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西部寻亲记
作者: 张立新   来源: 西部散文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一 正是三夏大忙时节,那年的六月天气异常的热,天上的骄阳执拗的炙烤着大地,没有空调的普快列车上更是让人透不过气来。到处都是人,站着的、蹲着的、椅子底下的、甚至行李架上的。虽然车窗是开着的,可每个人脸上依然满是细密的汗珠,浓烈的汗臭味依然刺激着我的神经,欲呕又止。大多都是赶着回家收麦的返乡民工,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他们最辛苦、忙碌的季节。 我费力的在车厢里来回搜索着,眼巴巴的看着那些骄傲的坐在位置上的人们,暗自揣度,看这境况,是别指望下一站的空位了,更别指望哪位雷锋先生从天而降。我强撑身躯,挤在距厕所相邻的一角,双脚常处于离地状态,似腾云驾雾般,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此刻,我正羡慕的看着对面坐在行李包上的中年人,他一只手托腮,一只手随意的搭在腿上,专注的凝视着窗外一掠而过的风景,若有所思的神情让我想到法国雕塑艺术大师罗丹的不朽名作“思想者”。 也许是受“思想者”的感染,我把视线从车厢内移到窗外,漫无目的的看着外面的山水、田园和树木飞逝,不由自主的勾画着老家斑驳而又新鲜的面貌…… 是啊,老家,我自己的老家,我也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老家。此刻在回家的路上,那份莫名的激动、渴望、期待、迷茫还有些许的彷徨交织着、搓揉着我的情感,完全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只知道“我要回家,回家……” 这是我近而立之年的第一次回老家啊,之前在我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这个老家,是一个偶然的奇遇,让我冒然解开了关于自己的藏匿多年的密码。
去看嫁妆
作者: 暂无 来源: 西部散文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就全国来说,云南的高速公路是最美丽的。 过水田,过旱地,过洋房市镇,过茅屋山寨,时而青山绿水,忽高忽低,时冷时热,不到半小时,快客就翻过了享有“全国八小佛教名山”之称的武定狮子山,然后舒服舒服地向北行驶,进入元谋。 放眼到疆,元谋热坝上凡有树绿的地方皆为人踞,四周皆山,可山若象身,不长树木,岩石裸露,软土皆被季雨溶化,坍塌成了坝子、土林和沟壑,由于差缺绿化,元谋就像小时候玩“过家家”的那堆细土,只要冲上一泡尿,便流成田地,流成雕塑,流成河川…… 从冷地方来,我们像几块吸热的冰渣,立刻就将热坝上的热风暑气吸来,很快,我们又成了蒸笼里馒头,一滴水汗都没有了。宽敞的马街除了灼气还是灼气,人们老裸着一半是古铜烟熏的身子,老在树下或屋里呆着,让我老觉不舒服。 几只小狗看见我们一溜外乡人来,知道主人就要做好吃的,就一溜地跟在我们身后,避着暑气,躲着炎蒸,也跑进“艺海培训中心”,肚皮贴地,口吐红舌,迎门兜风趴着。 闲聊中,元谋弟兄说:“听说政府要把‘元谋人遗址’打造成‘东方人类祭祖坛’,凡那里有山有地的农民,都已密密麻麻地种了树。” “为什么?”我顿然觉得奇怪。
苍茫大美
作者: 林文钦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直到如今,我的记忆中仍存留一幅叫《月出》的油画。这幅画作曾在2003年的国际画展上展出,并被业界评为金奖作品。 油画上表现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北部一静谧的夜晚,夜空里深蓝而澄澈,一点也未受工业化的污染,新出的月光洒着原始的银白,冲击着人的视觉感官,又清冷得高傲,透着一层淡淡的忧郁。这幅作品因捕捉了月光的宇宙生命力,展现出大地的野旷之美。 随着视线在画面上逡巡,我的眼前闪过“苍茫”这个词语,同时也掠过思想家卢梭的一句箴言:不经历苍茫,你就不知天地的宽广。 当记忆倒回到2005年的深秋,那时我正站在甘南的桑科草原上。 触目而来的是一望无垠的原生态景象:奔腾的水,磅礴的山,湛蓝的天空,翱翔的鹰,凌厉的风,在这样一个与天地相接的地方,最美的还数那里的民众。喧嚣之外,他们依然保持着原始的赤诚和淳朴。那朝圣路上的虔诚跪拜,是一种原始的、至真至纯的表达。我想每一个身影后面,必定是一个饱满而圆润的灵魂。只有在这里,心灵才会感受到无法言说的震撼;只有在这里,灵魂才找到了真正的归宿;也只有在这里,人与天地,与宗教才结合得如此完美。原生态的山水和她的赤子,那升起的风幡,那转动的经筒,那缭绕的香雾,那传诵的箴言……神秘的宗教气氛对没有灵魂归属感的我们来说,就是一种致命的诱惑。
普者黑四季走笔
作者: 李顺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春 在滇东南的丘北县,有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春天里,漫步在淡霭空濛、垂柳依依、湖水青青的普者黑,相映相拥的山水远观近看犹如收藏界的至宝青花瓷,有着翡翠之秀色,碧玉之润泽。我每次把身心融入普者黑時,总是心醉于湖中自由徜徉的水鸟和随处可见的梨花、桃花,还有那迂回在娇小孤峰之间的湖水。
哦,额尔齐斯河畔的小黑鸟
作者: 梅朵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现在,请听我说一说额尔齐斯河,以及河畔的小黑鸟吧。 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在冷湖路一家名为“青花廊”的茶艺里,归来的吐蕃特友人打开手机,为我们放一曲哈萨克民歌。右侧的木格窗上,透进淡淡的天光,烛光熹微如豆,如闪烁不定的眼神,和着乐声微微眨动。 它说—— 额尔齐斯河 旁边有一道深深的山坳 深深的山坳 一匹小马驮着缰绳 无助地在奔跑 小黑鸟 孤独地落在大树枝头大树枝头 歌唱在旷野有谁知道 是谁挥动了魔法的杖尖。
穿越雷雨封锁线
作者: 魏红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2018年6月13日,刚刚开完上合峰会的青岛,正以最美的姿态展现着她独有的魅力和风采,街道两旁处处繁花似锦,五彩缤纷,那些花儿惬意地随风起舞,像是在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傍晚,我驾车从海尔路一转到跨海大桥的高架路上,视线豁然就开阔了,远远地看到,有一大片深灰色的云就像布幕一样,从西北往东南方向慢慢地着拉过来,铺天盖地,虽然缓慢却很有张力,黑压压的,那翻腾的云黑灰间隔的排列了几排,像是托塔天王布的阵,有种天兵天将压境、怎么逃也逃不掉的感觉。
亿昌博物馆:一座艺术的殿堂
作者: 张新民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在鄂尔多斯亿昌博物馆。五彩斑斓的祥云,在日光的照耀下,格外地鲜红、紫蓝、清翠、洁白;在微风的吹拂中,特别地奔放、飘逸。《周易》曰:“云从龙,风从虎”此时的云,似龙虎旋天,如烈马腾空,像绵羊飞绒,若跃鱼展鳞,形象生动逼真,映衬得亿昌博物馆越发有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气息。 鄂尔多斯在蒙语里是“众多宫殿”的意思。
《延安文学》杂志社贺信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 在中國西部散文学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延安文学》全体同仁特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国西部,是一片悍野粗犷的土地,是一片五彩斑斓的土地。中国西部散文,以其浓郁的地域色彩,昂扬的生命激情,至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以来而备受当代文坛关注。 十年来,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团结西部各民族散文作家,在散文泡沫铺天盖地的流淌中,拒绝尚品时代金钱和物欲的诱惑,坚守西部散文的元素和审美品质,坚守知识分子的人文良知,不媚俗,不追风,开创了西部散文创作的新时代。
一个人的牡丹园
作者: 高彩梅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园!微风撩拂着我的长发,不知名的小鸟在婉转唱歌,偶尔有布谷鸟合几声,我置身于锦团簇拥、香云缭绕的牡丹丛林和大自然的美妙的音乐之中,我从这朵雍容华贵的粉牡丹,扑向那朵亮丽富有而华贵的黄牡丹、花瓣呈紫色的紫牡丹、花型宽厚的白牡丹,然后再扑向被称为百花之王的红牡丹…… 这是初夏的早晨,我从钢筋水泥丛林中溜出来,驱车来到了鄂尔多斯植物园里的牡丹园。
刘龙华的散文
作者: 刘龙华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朵朵   丁香紫   独自一人   人面桃花   桃花岛   老夫妻   樱花红   花都   一朵花   人的悲剧  
描述: 阿里的冬天来了 阿里山上,从21日开始的大风吹了两天两夜,吹的人头发干枯、皮肤缺水、口鼻干燥、尘土满身,终于在秋分的这天下午吹走了持续了四五个月的艳阳天,吹来了阴云漫天的雨雪天。当天晚上,风住雪至,零碎的雨雪飘飘洒洒而来,我们下榻的陕西大厦开始供暖,阿里的冬天已不容置疑地到来了。 远处望去,云雾中笼罩着的燕尾山和连绵的山脉,朦朦胧胧中勾勒出山体雄奇的轮廓,山梁上的五彩经幡和已经被薄雪覆盖的山顶隐约显现出来,看不见满山的黄沙砾石,没有了平日的荒凉苍茫,反而让我有种熟悉的感觉,云雾中的南山不也是这样吗? 早上上班,没有像往常一样全副武装,今天我赤裸着头和脸迎接我到阿里的第一场雪。
< 1 2 3 ... 18 19 20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