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休闲衢州 迈入美丽中国的生态旅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山   休闲区   生态环境   浙江西部   东方民族   古诗词   古学   钱江源   守拙  
描述: 古老的东方民族尊崇“淡看浮华,心归原乡”,其实背后隐藏的是守拙归真的从容境界。衢州地处浙江西部的钱江源头,作为首个国家休闲区创建试点城市,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71.5%,有着无可比拟的生态环境、跨浙闽
留住大地上的艺术
作者: 白雪松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地艺术   地上   都市生活   环境艺术   工业文明   艺术观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   艺术形式  
描述: 地景艺术(Land Art),又称大地艺术(Earth Art),是环境艺术(Environmental Art)的一种,通过在自然中植入一些人为装置来表达艺术观念,引导人们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藏品通关全解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海关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客   藏品   放行   出境   数量   通关   行李物品   申报  
描述: 办理好收藏品出入境手续可没那么简单,需要提前做足准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除去申报单提示需要申报的物品外,"自用合理数量"也是一个重要概念,关系到行李物品能否正常放行。根据规定,进出境旅客行李物品应以
文物出境勿忘审批申报
作者: 杨左涛   来源: 中国海关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政复议申请   行政处罚决定   出境   国际机场   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关申报   文物  
描述: 2005年10月20日,香港旅客陈某欲乘班机从某国际机场出境前往香港,未向海关申报任何物品。但A海关在随机检查中发现其行李箱中装有用旧衣服包裹的青印花芒口碟、碗各1件,青花三足炉1件。A海关将上
因情立体 以象兴境-中国文论的话语系统刍议
作者: 牛月明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话语系统   因情立体   艺境   以象兴境  
描述: 趣说,兴象、神韵、境界说与西方的模仿论、表现论、情感形式论、典型论、象征论、接受论、审美论等对接起来;突破言述文本中心的局限,把间接形象创造与直接形象创造(绘画、雕塑、影视、录像等媒体形式)合二为一;将审美与审丑都涵蕴于"以象兴"的过程中.
天府画派系列展落地域上和美艺术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航空旅游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境   油画家   和美新   企业实体   罗发   唐悟   学术主持   当代油画   张靖   何多苓  
描述: “美域文——2015域上和美新当代油画邀请展”于11月21日—12月5日在坐落于成都东湖之滨的域上和美艺术馆展出。本次展览是作为“天府画派”系列画展而举办的,特别邀请了高小华、何多苓、胡峻涤、胡
散文,一个美丽的细节
作者: 王前锋   来源: 散文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细节   无意   闪烁   星光   过实   散文   日光   珍珠   无技巧  
描述: 如一粒珍珠在手,无论对着日光月光星光,都会闪烁动人的光芒。散文,有了一个美丽的细节,就自有文采,自有情思,自有意境……从而变得玲珑剔透,摇曳多姿。细节,不可有意而为之,有意会浮华;亦不可无意而为
青花艺术
作者: 田万里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感觉   艺术境界   智慧   艺术能力   青花瓷器   花纹   机械工艺   语言交流   数字化电视   对话  
描述: 闲下来时经常翻阅这一只宣德年间青花三凤穿花纹碗,与这只碗的对话,首先肯定不是用语言交流的。而是在静谧之中用心默默感受的。面对这只碗,我感叹先人的艺术能力,在电脑、手机、数字化电视等等先进机械工艺迅
梦境与梦境
作者: 蔡红娟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境   大提琴   食肉动物   顺时针旋转   枣树   沉浸   旋转弹   舞蹈   猫头鹰   音乐  
描述: 白天的幕布隐去,暗夜渐次降临。灯火亮了,塔吊、高楼渐渐遁入黑影里,站成排排雕塑,朦朦胧胧中,似进入梦境。 梦的主角是大提琴和蛇。地点:森林空旷处。四下里静静的,一切都还沉浸在淡灰色的薄雾中,冲淡
缺憾的美
作者: 张昕之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指   出现在   最高境界   追求真理   人类心灵   维纳斯   雕塑艺术   二十世纪   窗户   生命力  
描述: 1缺憾本身并不美。但任何美中都有一丝缺憾掠过。人们能懂得什么是缺憾,是因为他们的脑海中已经有了美。一个不分善恶、不明是非的人,永远也看不到缺憾中的美,更无法辨明美中隐藏着的缺憾。美——缺憾,形影不离
< 1 2 3 ... 50 51 52 ... 797 798 79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