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境】搜索到相关结果 7990 条
-
“诗意地理” 南疆行四首
-
作者:
柯言
来源:
地理教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音布鲁克
世界自然遗产
南疆
中国境内
诗意
地理
天山山脉
托木尔峰
-
描述:
下天山天涯山幽风正好,落木斜阳意犹豪。远忆烽火随秋起,回首笑看车履遥。天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也是距海洋最远的山系。天山在我国境内绵延1700千米,约占全疆面积三分之一。海拔7435.3米
-
崂山绿石
-
作者:
耿戈军
来源:
地球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翡翠绿
晶面
观赏石
石英
海底
云母
岩浆
青岛崂山
特定环境
绿色
-
描述:
青岛崂山出产一种以绿色为基调的名贵观赏石,名叫崂山绿石。因其大都蕴藏大海底,故又名海底玉。崂山绿石是海底岩浆喷出后,在特定环境下沉积生成的。其石质坚硬、细腻,具有透明的翡翠绿或黛绿色的石英晶面,内含金鳞似的云母和五彩斑斓的长石微粒。彩色缤纷是崂山绿石的独有特点,其它观赏石难以比拟。
-
恐龙雕塑与展陈艺术——让昔日巨兽“复活”
-
作者:
乐圆
尹超
来源:
地球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陆路口岸
鬣蜥
霍金斯
禽龙
中蒙边境
古生物学家
维多利亚女王
自然历史博物馆
城市地标
神态各异
-
描述:
当你漫步在二连浩特这个蓬勃发展的边境之城,一组巨大的恐龙雕塑群映入眼帘,它们不仅高大威武,而且神态各异,活灵活现。为二连这个中蒙边境线上最大的陆路口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雕塑要数
-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现代化风采
-
作者:
贾飞龙
来源:
地球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质遗迹资源
地质矿产
古生物化石
矿产资源储量
地质博物馆
国土资源
地质环境
现代化
恐龙化石
河南省
-
描述: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位处郑州郑东新区,建筑面积5800,布展面积4100m2。建筑形式新颖别致,独具风格。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物厅、4D动感影院
-
地下空间心理与设计
-
作者:
郭黎阳
来源:
地下空间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下建筑
纪念碑
外部空间
地下空间
地下环境
空间感
地下街
雕塑
口部
地面建筑
-
描述:
编者按:本文是一位新秀--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写的,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而独到的观点,而且描述生动。特向读者推荐,本刊欢迎有更多新观点,新成果的稿件和讨论。
-
郑州东明路站站位调整设计难点与施工对策
-
作者:
孙双篪
刘锟
来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坑降水
有效措施
基坑开挖
地质环境
-
描述:
以郑州1号线东明路站为例,分析了由于站位调整,车站在设计阶段以及在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其中重点介绍了基坑周边雕塑"和谐之林"对基坑开挖的影响,通过监测点沉降计算与有限元分析
-
玲珑的栅栏无法逾越(外一章)
-
作者:
陈卓
来源:
滇池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咀嚼
苹果树
栅栏
姿势
心境
无声
荒原
相容
地平线
-
描述:
上,出其不意地闯入你布满云翳的眼帘,这突然来临的逼视令你泪如泉涌……不期而遇的那一刻,你的心境很坏,宛若萧条荒原,以至于你漫不经心地一掠而过之后总有一种奇异的感觉,细细思虑,你才砉然醒悟,在苹果树高大伟岸
-
接触未来——五彩缤纷的E3 2001
-
作者:
MaomAO
来源:
电脑爱好者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PC平台
滑雪游戏
粒子系统
多边形数
平台移植
五彩缤纷
经典艺术
开发环境
操作方式
展区
-
描述:
为了更好地报道今年美国E3娱乐大展的盛况,我们特地请在美国工作学习的玩家-=MaomAO=-进行现场报道,为读者提供独家的、亲身经历的E3大展之体验。
-
规范评估行为 防止国资流失
-
作者:
方翔
来源:
产权导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估质量
国有资产流失
国资委
执业质量
注册资产评估师
执业环境
资产评估机构
企业国有资产
资产评估准则
评估报告
-
描述:
资产评估,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第一道屏障。但评估机构存在着执业环境欠佳、执业行为不规范、执业质量不高、监管不力等诸多问题。近年来,在评估行业屡屡发生的违规评估行为,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
-
关于环境陶艺与城市形象的思考
-
作者:
杨林林
来源:
科教文汇(下旬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公共空间
环境陶艺
-
描述:
城市形象是城市经济实力与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影响一个城市形象的因素众多,包括建筑物、街道、广场、绿化、景观设施及城市文化、居民素质等等。本文试从环境陶艺的角度出发,分析环境陶艺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形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环境陶艺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及其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