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天趣可乘的浪漫情怀:马美芹油画作品欣赏
作者: 马美芹   来源: 中国金融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芹   延安宝塔山  
描述: 天趣可乘的浪漫情怀:马美芹油画作品欣赏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浙江省委系统部分老同志获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作者: 吴渭文   鲁非   来源: 浙江档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顾问委员会   民族精神   区委书记   抗日活动   战地服务团   革命工作   沂北县   缅怀先烈   延安宝塔山   主题设计  
描述: 纪念章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作主题设计。其中,抗日战士浮雕——体现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抗战,寓意伟大的抗战精神;延安宝塔山——体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抗战历史的记录 延安精神的展示:周武发油画《延安颂》赏析
作者: 美文   来源: 前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相   延安精神   宝塔山   艺术处理   革命历史   体虚   延安颂  
描述: 巍巍宝塔山下,滔滔延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怀着崇高的爱国理想和信念,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延安是抗战的灯塔,指引着民族的未来。2004年年底,画家周武发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委托,创作油画《延安颂》。如何从宏观上
习近平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下一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活动   纪念地   独立自由勋章   中共中央总书记   全民族抗战   老战士   英勇献身   主题展览   延安宝塔山   程中  
描述: 2014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纪念日。古老的卢沟桥迎来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他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活动伊始,习近平和抗战老战士代表、少年儿童代表一起,为"独立自由勋章"雕塑揭幕。
城饰
作者: 高洪波   来源: 当代杂志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聂耳   故城   塔山   阿诗玛   云南玉溪   首饰   公园   红塔   音乐家   卷烟厂   城市   雕塑  
描述: 一座城市如一个女子。随处可见的雕塑便是这女子的首饰。云南玉溪是一座小城,但却很出名,一是因为了不起的玉溪卷烟厂,他们生产的"红塔山"巍然屹立于烟民的心头,"阿诗玛"同样用明媚的微笑征服了众多的烟客
王树声选房址
作者: 余玮   来源: 党史文汇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见"   王树声   选房   宝塔山   家具   解放军报社   50年代   军械  
描述: 。这样,王树声一家就住在当时的总军械部(现解放军报社)大院内极其普通的一幢平房里,用的是寻常的家具,没有特别的装饰,墙上的一幅“延安宝塔山”油画显得格外醒目。
|西部国情考之八|青花残记·同治杂议
作者: 赵一凡   来源: 书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议   经世派   能源带   北塔山   最大风力   中国皇后   剑桥中国晚清史   达坂城   西部省   巴里坤  
描述: 5月10日(周二),乌鲁木齐378公里至北塔山牧场,晴间多云,6-23℃ 今日继续北疆之行。走哪条道呢?就在繁忙喧嚣的三一二国道北面,还有一条风景壮美的三○三省道:它横穿巴里坤,斜入哈密城。昨晚
再回延安
作者: 刘福奎   来源: 政工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贺敬之   延安   宝塔山  
描述: “心口呀,莫要这么激动地跳。灰尘呀,莫要把我的眼睛挡住了。……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不知多少次吟咏过贺敬之的名作《回延安》,心也随着诗的起伏而跳跃。这是我第一次去延安,可是,我的心却在
魂系陕北
作者: 夏超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之树   叶浅予   民间剪纸艺术   学术研究   古元   民间美术   宝塔山   蒋兆和   艺术创作   胡各庄  
描述: 靳之林北京家里对他进行采访时,这位已经89岁的老人每当谈起延安时总是显得有一丝激动,那里留下了他太多的回忆。“俯吮延河水,脸贴宝塔山,十年不眠夜,热泪想延安。”当靳之林向记者吟诵起他年轻时创作的这首诗时,依旧显得
巍巍红塔——写在红塔集团创业60周年之际
作者: 宁志   来源: 中国商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塔集团   创业   红塔山   玉溪  
描述: 彩云之南,秀美玉溪,一座红塔山静静伫立。红塔山很小。在见惯了巍峨大山的北方人眼中,它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山包,站在近前即可一览无余,没有层峦叠嶂、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山”的气质。从山脚拾阶而上,登上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