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唐风遗韵
作者: 徐光福   张泽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庄重典雅   文化品格   唐风   艺术精华   文化艺术   汉魏   遗韵  
描述: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在历史的长河中,唐朝文化艺术极具魅力和代表性,其影响不仅泽及后世,而且远播海外。唐朝艺术广收前代特色,承继汉魏风骨,又吸纳了西域风情和佛教艺术精华,演绎出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特点,深刻诠释了开放、多元、包容的文化品格。盛唐的气魄与胸怀,于诗歌和绘画中传承千年,随丝路绵延万里。
2011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举办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艺术节   国际   大同市   中央美术学院   传统文化艺术   中国美术家协会   双年展   雕塑艺术  
描述: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和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2011中国·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于9月28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开幕。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暨第十届大同云岗文化艺术节也同时举行。据介绍,本届雕塑双年展以“开悟”为展览主题,旨在推动当代雕塑与传统文化艺术实现交流互动
城市与艺术
作者: 方金武   倪昌立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女神像   人类物质文明   文化艺术   精美绝伦   雅典城   小景   艺术形式  
描述: 的帕特农神殿到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从北京宏伟的故宫到苏州精美绝伦的苏绣,每一座底蕴深厚的城市都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建筑、雕塑、绘画、刺绣、音乐等艺术形式使城市充满内涵、灵动与生命力。艺术使追求事业的人充满
节奏与平衡
作者: 曹戈   王旭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华民族   传统民俗   中国传统   平衡   重要地位   内心情感   文化艺术   艺术形式   节奏  
描述: 节奏是鼓乐的灵魂。或紧或慢的节奏是演奏者内心情感的体现。太平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艺术形式,人们随着鼓点节奏载歌载舞,表达祈福驱邪,生活太平的美好愿望。平衡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始终追求的一种美感
3D打印技术在文化艺术中的应用
作者: 秦建华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景观设计   3D打印技术   文物复制   数字雕塑   文化艺术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手段,被建筑景观设计师和文物保护工作者应用。文章着重介绍3D打印技术的概念和3D打印技术在雕塑设计、建筑景观设计与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关于中国当代油画发展与趋向的一点思考
作者: 张强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融合与创新   现当代艺术   文化艺术   后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   发展变化   发展方向   发展趋向   中国油画  
描述: 在全球化进程的今天,对比国外不断发展变化的艺术格局,我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日益受到国外文化艺术环境的侵袭,特别是现当代油画绘画的发展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等众多风格主义流派之后,艺术的发展趋向
广西铜鼓的平面艺术成就
作者: 姜俊岐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广西壮族   平面   构成层面   艺术成就   广西地区   文化艺术   民族特色   铜鼓艺术   广西特色  
描述: 广西壮族是中华民族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她根植于岭南丰厚的文化艺术土壤。广西地区在油画、国画、服装、建筑等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似乎对传统的和最具广西特色的铜鼓艺术提及的不多,美术方面的文字更是少之又少
马振西国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协会   陕西省   美术学院   文化艺术   西安   海内外   中国美术   院长   国画作品  
描述: 马振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壁画研究会主席、陕西省秦汉绘画研究院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出并获奖,不少作品先后被海内外文化艺术机构收藏。
我和中国文脉很亲近:台湾当代艺术家黄致阳
作者: 张想苹   方志敏   来源: 两岸关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台湾   中国传统艺术   艺术中心   当代艺术   文化艺术   二战以后   作品   世纪初   文脉  
描述: "20世纪初,法国巴黎是一个草肥水美的艺术中心;二战以后,这个中心转移到了纽约;现在,北京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将成为下一个艺术中心"——黄致阳2010年5月,上海世博会。壮丽的中国馆旁,一座透明的圆锥形玻璃帷幕中,展示着一组大型的山水雕塑作品"座千峰"。绿色草地、银色山丘,梦幻般的造型瞬间把观众带入辽阔的原野,展开与大自然无声的对话。这件秀丽的作品出自台湾当代艺术家黄致阳。
晚明社会审美思潮对景德镇民窑青花山水的影响
作者: 解荣昌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安画派   洲渚   中国古代文人   文化艺术修养   阳刚美   文人士大夫   斧劈皴   长江万里图   吴道子   吾心  
描述: 中国古代文人借助于山水画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态度,晚明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大动乱时期,山水画成为很多文人的选择。民窑画工的文化艺术修养比文人差,但面对十分糟糕的社会现实,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是一样的,都希望
< 1 2 3 ... 43 44 45 ... 109 110 1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