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国传统几何纹饰在现代日用陶瓷上的应用
作者: 廖舒婕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几何纹样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   应用  
描述: 传统几何纹样被广泛应用于古今中国的装饰领域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日用品的物质和精神功有了新的定义和理解,如何把传统的唯美的几何元素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中以新的形式得以体现,这是一个设计师需要不断
纽约街头的壁画
作者: 一乃渡胜彦   陶吉开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工作室   壁画   建筑物   纽约市   现代高层建筑   唐人街   几何图形   法律事务所   贫民区   曼哈顿  
描述: ,便会映入眼帘。在沿街的建筑物山墙上,既可看到醒目的几何图形,又可见到推门可进而实际开不开门的“面包店”和“法律事务所”,还有身着西裤的华裔少年男女在街上缓缓而
大海与虚无
作者: 方振宁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工作室   壁画   建筑物   纽约市   现代高层建筑   唐人街   几何图形   法律事务所   贫民区   曼哈顿  
描述: 我喜欢太海,一个是自然的海,另一个是绘画中的海. 每次见到自然的海,都有另一个大海的世界在我脑海中出现,那就是19世纪德国早期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所画的大海,其中最著名、给我启示最大的作品,就是他在1809年所画的油画“海边的僧侣”.
奥斯陆维格兰德雕塑公园,挪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几何形   奥斯陆   装饰图案   浮雕   挪威   雕塑公园   上层水   托盘   四十年   青铜像  
描述: 格兰德雕塑公园”。公园的正门由五扇门组成,门的铁栏杆做成几何形装饰图案,每扇门有六幅表现人类与恶运抗争的青铜浮雕。石桥边围栏上有58座单人或双人的青铜像簇簇而立,桥两端四根高柱上安放四组表现人与危险搏斗
第三届全球豪瑞奖创新三等奖:复杂几何形状建筑构件的高效制造系统,伦敦,英国
作者: 波维拉斯·切帕迪斯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构件   雕塑语言   几何形状   制造系统   手工制作   伦敦   英国   创新  
描述: 评委评语该项目之所以能够获得评委会的特别关注,原因有多种。伦敦建筑协会的学生提交了一个解决当地建筑根本问题的方案:虽然复杂几何形状的设计越来越容易,但其建造却颇为棘手。凭借其可塑性和灵活的成型
带空间
作者: 尚晋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构件   雕塑语言   几何形状   制造系统   手工制作   伦敦   英国   创新  
描述: 对于一座带有历史屋顶的普通建筑,用透明胶带反复包裹它的柱子就会形成一个复杂的不规则表面,整个过程犹如有机体的生长。这个想法源于舞蹈演出的一组设计理念:它的造型由舞者在柱子之间的运动演化而成。舞者在运动中拉开胶带,所形成的造型就是编舞的录像(带)。一维的线条演化出来的表面是韵力非凡的有机造型。而走入形体之中的观众则使雕塑转化为建筑。带空间的理念进而发展为更具雕像性的建构形式。它实际上是通过混乱的包裹“形成的”,而一维的线条(“带”)慢慢变成二维的平面,最终扭曲
林间小屋,阿斯特,纽约,美国
作者: 威廉·罗伊厄   辛梦瑶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挪威云杉   弯折   耐候钢   主卧   几何形态   阿斯特   独户住宅   天然材料   住宅设计   瓦岗  
描述: 林间小屋是一座独户住宅,它位于美国纽约阿斯特县肖瓦岗山脚下一片3.4hm~2的密林中。这座446m~2的住宅设计思考了两个对立几何形态的关系:一道披着耐候钢板的雕塑般的墙,以及仿佛从布满卵石的地面上
利通广场,广州,中国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城市中轴线   珠江新城   几何造型   广州   地理位置   中国   建筑主体  
描述: 利通广场是珠江新城城市中轴线北大门上收口的一个关键项目。突出的地理位置要求一个标志性的高塔,因此产生了本方案简洁、高雅、通透、线条清晰、具有精致几何造型的建筑主体。楼顶是一个鲜明的斜坡屋面,其层层玻璃营造出雕塑般的效果,就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的冰晶体。
德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新馆
作者: 戴林琳   崔光海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械库   展厅   贝氏建筑   几何空间  
描述: 2003年5月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落成,贝聿铭在巴洛克式军械库对面的边角地块上创建了新馆。新馆造型厚重凝炼又富于光影变化,极具雕塑感。贝聿铭再次采用三角造型、米色石灰岩和混凝土、弧形玻璃幕墙、螺旋楼梯以及中庭,建立了与周围历史建筑的联系。
托里斯住宅 巴塞罗那1996-1997
作者: 苏绮莉   来源: 世界建筑导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好相反   雕塑感   周围环境   设计考虑   几何体   巴塞罗那   自然采光   使用空间   外围结构   住宅  
描述: 朝北,该立面采用了通过特别限定的、具有很强雕塑感和塑性三维的几何体,这种设计可以使住宅自然采光。另一面则朝南,与北立面正好相反,该立面与外部建立了更加广阔的关系。住宅室内外之间的协调有赖于玻璃外围结构和铺地的连续性。托里斯住宅 巴塞罗那1996-1997@苏绮莉
< 1 2 3 ... 17 18 19 ... 58 59 6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