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像】搜索到相关结果 7056 条
-
浅析油画创作中图像的借鉴
-
作者:
王威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时代
油画发展
艺术成果
使用图像
-
描述:
图像借鉴现已成为艺术家油画创作中的一种必要的手段。但图像借鉴必然有利有弊。在绘画创作中如何科学地使用图像,辩证的分析图像借鉴的优劣,如何更好的帮助艺术家完成艺术创作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将在这篇论文
-
浅谈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唐宋石窟造像的情感差异
-
作者:
胡雪
张艳珍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唐代
传统雕塑
石窟造像
-
描述: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主要以陵墓雕塑和石窟造像为主,朝代的繁盛兴衰与雕塑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唐代的美术,达到了中国古代美术的全面发展阶段,而这一时期下的雕塑艺术也自然占有精彩的篇章
-
浅谈民间雕刻家范庆云生平
-
作者:
范雄峰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
塑像
民间雕刻
-
描述:
民间雕刻的蓬勃发展促进中国雕塑的进步,其中民国至新中国时期民间雕刻尤为重要,作为这一时期雕刻艺术的代表,范庆云先生的作品有其独特的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记载和史料对范庆云生平作了稍微详细的介绍,通过缅怀这位艺术家的一生,以不一样的角度来了解民间雕刻艺术的发展。
-
架上绘画之图像交叠的视觉冲击
-
作者:
周晓宁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奥·劳赫
图像交叠
表现形式
大卫·萨利
架上绘画
-
描述:
如今,架上绘画的表现形式发生了两个特征性的转变:一是表现形式从具象转变为抽象或意象;二是由再现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其中,图像交叠是当下架上绘画中颇为显著的表现形式。以尼奥·劳赫和大卫·萨利两位当代西方画家的作品为范例阐述这一转变,归纳绘画表现形式发生转变的原因。
-
浅析现代派绘画对民国时期女性画家的影响
-
作者:
汤璐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奥·劳赫
图像交叠
表现形式
大卫·萨利
架上绘画
-
描述:
时的欧洲早已被印像派的室外瞬间变化的光影绘画所吸引,各种画派纷至而来,风格迥异,开起了现代派的绘画之路,现代派的发展充斥着中国新时代的女性画家的思维,她们也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现代派之路,致力于中西融合,彰显油画的东方性,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世界之巅而努力。
-
论绘画语言中的线条特点
-
作者:
张琦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奥·劳赫
图像交叠
表现形式
大卫·萨利
架上绘画
-
描述:
线条是构成绘画艺术视觉艺术形象的最基本的语言,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油画,最初都是用线条造型。无论是最远古的岩洞壁画,还是现代所谓的前卫艺术绘画。我们都能够在绘画语言中发现线条的存在。线条,是大自然的事实,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千万年来启发了人类的艺术,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线是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线是最简单最直接地能用来划定范围和组成形象的手段,是能将物象转换出意味并能直接体现情感的符号。
-
伊慧其人其画
-
作者:
杨参军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奥·劳赫
图像交叠
表现形式
大卫·萨利
架上绘画
-
描述:
伊慧,200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代绘画工作室,获学士学位,后留学法国土伦美术学院归国。举办多个个展,参加国内外多个联展并获奖。作品被多家机构和个人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理事、欧中文化艺术促进会理事、“亚洲艺术联盟”中韩美术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女艺术家协会会长等。
-
图像学分析《星月夜》
-
作者:
雷萌
张自然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奥·劳赫
图像交叠
表现形式
大卫·萨利
架上绘画
-
描述:
《星月夜》也叫《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先生创作的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在这幅画中,可以看出作者体现的别具一格,以线条为主题,来突出画中富有的生命力,一是粗犷豪放的长线条,二是与之相反的粗短的线条,使之具有相互呼应的神奇的炫目景象。在构图中,作者夸张的表达,是其幻想中的,动态的天空和乡村的宁静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二十一世纪有影响力画家马虹个案研究
-
作者:
贾德江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奥·劳赫
图像交叠
表现形式
大卫·萨利
架上绘画
-
描述:
六十几幅油画作品,命名为《山水系列》,以一种平实而简朴的语言,不仅表达出画家马虹对家乡周围景色的钟爱和依恋,也透析出画家的架上绘画有意于对东方传统山水精神的追寻和复归田园的向往.
-
大芬村,深圳梦
-
作者:
余海波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尼奥·劳赫
图像交叠
表现形式
大卫·萨利
架上绘画
-
描述:
大芬村是深圳的一个城中村,位于特区关外的龙岗区布吉镇。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与他的同行们来到这里。租用民房仿制世界名画(俗称行画),然后通过香港的中间商向海外销售,获利颇丰,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从全国各地来到大芬村。如今大芬村年出口油画过500万幅,拥有画家、画工和相关产业人缘近万人,在他们中间,有的人是为了生存,有的人是为了寻梦。他们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一个村庄,使大芬村成为一个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特别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