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作文心理】搜索到相关结果 1 条
-
给学生一片遨游的蓝天
-
作者:
杜丽宏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想
学生
想象
作文心理
状态
培养
小学作文教学
社会生活
-
描述:
教育生活是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如何把它演绎得更神奇、更有魅力,就用教育随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的“随笔”来源于教学,回归于教学。 一、课上小组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初三语文教学是初中的高级阶段,课文内容的掌握已占主流,怎样让学生从字词的理解基础上升到对课文的熟知?我认为课上讨论的方法比满堂灌效果要好得多,在学生的小组讨论过程中,他们会为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在得不出圆满的结论时,学生们会求教于老师,这样老师在简明扼要的点击后,他们会对讨论的问题印象更深刻,思路更清晰。同时,有的学生还会借助电脑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语文课上的小组讲座,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自己的天空,比命令式的布置效果要好得多。 二、学生作文学生评——阅读、写作能力提高。针对提高作文水平缓慢的现状,我采用了“学生作文学生评”的方法,每次作文写完,让同学间交替互看,为同学找出作文中的弊病,例如错字、错句、修辞不当。老师把作文修改要点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写批语。刚开始,好多学生无从下笔,因为他们找不出同学作文的毛病,我就把作文批改的要求细化后展示在黑板上,然后我再下批语,让学生对照,看自己观察的角度与老师的异同,学生的批语水平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