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中国美术家协】搜索到相关结果 1219 条
-
“态——王少军艺术展”开幕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实践
文化传承
艺术展
党委副书记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知识分子
-
描述:
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雕塑协会主办的“态——王少覃艺术展”于2015年12月27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分“事儿”“角儿”“趣儿”三个板块,展现了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覃先生多年以来的创作实践和学术思考,以及他本人所因循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追寻、回望古代哲学思想与关注、关怀当今社会中,所呈现的“新文人态”。
-
“态——王少軍艺术展”开幕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思考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古代哲学思想
-
描述:
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雕塑协会主办的"态——王少軍艺术展"于2015年12月27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分"事儿""角儿""趣儿"三个板块,展现了著名雕塑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少軍先生多年以来的创作实践和学术思考,以及他本人所因循的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追寻、回望古代哲学思想与关注、关怀当今社会中,所呈现的"新文人态"。
-
诗意的表现——读张立农的油画作品
-
作者:
刘迎春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优秀作品奖
生存状态
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
在自然中
自然性
人与自然
中国油画
画如其人
-
描述:
在读张立农的油画作品时,诗意的表现是萦绕在我脑海中的关键词。他的绘画是自然主义范畴内的表现,这首先体现在作品题材的自然性。自然主义的绘画从19世纪的印象派开始真正进入成熟期,画家以自然风景以及自然中的人或物为表现对象,抒发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情怀,这与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很多艺术家都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阐释人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或焦虑或激昂或颓废或温情,他在自己个性语
-
一方水土、一方情——刘绍昆个人油画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艺术学院
油画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
个人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一方水土》
研究生班
-
描述:
2010年7月24日,由广西美术家协会、榜样·中国-东盟艺术馆(以下简称榜样艺术馆)联合举办的<一方水土、一方情--刘绍昆个人油画作品展>将在榜样艺术馆开幕.
-
表现自我生存境遇与心理状态——周春燕油画作品简评
-
作者:
廖上飞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艺术学院
油画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
个人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一方水土》
研究生班
-
描述:
表现自我生存境遇与心理状态——周春燕油画作品简评
-
打造北部湾文化品牌 “北部湾画风——北海水彩画作品展”誉满京城
-
作者:
谢麟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化品牌
作品展
水彩画
北部湾
北海
中国美术家协会
画风
-
描述:
7月5日上午,由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北海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北部湾画风——北海水彩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冯远、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张发祥、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詹建俊、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副主任刘斌、《美术》主编尚辉、《美术观察》副主编赵权利、中国艺术报副主编康伟,广西文联主席潘琦、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唐华、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檀庆瑞、北海市市长连有农、广西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北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廖德全、广西文联副主席赵如峰、广西书协主席韦克义、广西美协主席、北京画院副院长雷波、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石才夫等领导和专家,首都各界人士10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广西文联副主席赵如峰主持,连有农市长、吴长江书记、潘琦主席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冯远、陈建功、吴长江、詹建俊、范迪安、潘琦、唐华、连有农为画展剪彩。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著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导邵大箴、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张祖英等领导和专家观看了画展。 “北部湾画风——北海水彩画作品展”是国家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战略以来,第一个北部湾文化建设成果和美术品牌走进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这是广西文化建设配合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对宣传和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具有积极意义。这也是广西文化建设的成果向首都和全国人民汇报。画展共展出80多幅北海水彩画作品,作品以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艺术面貌吸引了广大观众并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画展。通过这次画展可以看出,广西北海这个美术群体正在不断发展变化。他们的作品有浓厚的地域特点,有水彩的韵味,而且风格迥异。我相信这次画展会在全国造成很大的影响。”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自2008年国家决策把广西北部湾开放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这是第一个以北部湾为主体的美术作品专题展在首都展出。美术创作当随时代,美术事业的发展应与时代同步。这也是美协积极配合中央大的战略决策而实施的艺术活动,很有意义。这个画展有两个特点:一是以反映北部湾为主题的水彩画展,二是作者都来自北海市。在一个城市,有几十名画家,长期以水彩画形式表现自己的家乡,持之以恒,并形成有较高学水平,有鲜明地域特征和审美趣味的艺术面貌,取得了较好的创作成果,这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北部湾画风——北海水彩画是中国水彩画坛的一支生力军和鲜艳的奇葩!她不仅仅是北部湾响亮的文化品牌,为北部湾和广西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也是中国当代地域美术的代表,为中国当代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海水彩画每个画家都有共同的追求,但他们更注重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所以作品在水彩画表现力上、在表现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著名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导邵大箴在专门为北海水彩画撰写的文章中评价:“北海水彩画家们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们不满足客观地呈现周围的现实生活和自然景观,而把重点放在表现面对沸腾现实生活时自己真实的感受上。对生活的挚爱和感情的率真,是这群画家做人的准则,也是他们共同的审美追求。因此,他们的艺术语言自然、质朴,力戒矫饰、虚夸,力求诚实而流畅地向人们倾诉自己的情怀。每位画家接触社会生活的面和切入点不同,感受有异,采用的手法各具特色,但都围绕着改革开放大潮中北部湾新气象这一主题。他们的作品既有在豪放大气中不失自由烂漫、在写景中坚持抒情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面貌,彼此风格、手法毫不雷同。写实中注重神韵,写意语言不忘形的暗示,象征和抽象手法中蕴含着内在的人文精神……人们从中形象地感受到今天北部湾的勃勃生机和前进的步伐,感受到画家们活跃的思维、敏锐的眼光和生动的技巧,并得到感情的陶冶、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满足。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艺术报、《美术》、《美术观察》、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广西广播电台等媒体对展览进行了采访报道;画展引起学术界和首都各界的广泛关注。 “北部湾画风”——北海水彩画“是产生于北海市本土的美术形态。北海水彩画群体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10多年历史,主要创作骨干有20多人,代表画家有蔡道东、肖畅恒、张国权、蔡群徽、吴明珠、张虹、吴志刚、黄小其、张国楠、包建群、张斌等。他们的作品大部分表现北部湾题材,因特有的文化和地域背景,他们的作品体现了“海洋文化”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很多优秀作品入选大型全国美展并获奖,被学术界誉为“北海现象”。在一个城市,有如此多的水彩画家并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平,组成一个群体,表现本地域题材,产生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这在全国都是少有的。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地表现北部湾,并在艺术风格上各有追求,以鲜明的艺术个性形成整体面貌,表现出很强的文化指向和鲜明的艺术追求。他们还克服了巨大困难,自己掏钱买房子组成“北海画家村”,作为“北海水彩画”的创作基地,在市场大潮汹涌澎湃的北海,潜心研究创作,执着地追求自己的艺术,并取得很大的创作成果。 “北海水彩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没有大家趋同的形式,而是各位画家在自己对北部湾的感受中探索合适自己的艺术语言。同样是表现海港、渔船和太海,不同画家的感受和艺术语言都不一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但不管差异多大,在画面上呈现出来的审美精神和人文情怀,都涵寓了“海洋文化”的特点。比如艺术语言上,“北海水彩画”与传统水彩画的表达形式不完全一样,它既保留了传统水彩的某些技法和特征,又根据画家不同的艺术感受创造出适合自己的艺术语言,并吸取其它绘画语言的因素,形成自己的面貌。体现了多元融合,勇于开拓的“海洋文化”的精神。从而具有新颖、现代感和地域特征鲜明的审美特点。 “北海水彩画”既保留了水彩画润透、柔美的特点,又具有阳刚大度的气象,充分地凸现了大海的性格。 如今,“北部湾画风”——北海水彩画成为了广西、北海美术创作的一个品牌,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以群体的艺术面貌和地域的文化特征成为中国美术创作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
在马背上安顿灵魂——孙志钧近作观后
-
作者:
邵彦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美术
中国工笔画
美术学院教授
艺委会
工笔重彩画
中央美术学院
国画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
孙志钧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描述:
孙志钧1951年生于北京,1978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87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副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长,中国画学会理事。
-
心相本真以象达意:品鉴陈春剑水墨花鸟画
-
作者:
斯林锋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审美
表达载体
书写性
文化审美
走进大自然
品鉴
剑水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创作
陈春
-
描述:
画,乃一人之本真,是画家内心精神和文化的表达载体,诚如佛语"世事无相,相由心生"。陈春剑绘画所表现出来的"相"正是他内心的体现,也是他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继而在不断探索中所流露出的本真。带着这份心绪我走进了陈春剑的花鸟世界,沿着他艺术创作的墨迹探寻他内在的心相。陈春剑的花鸟画延续了传统的双钩技法,融合传统的工笔和写意技法以及当代的视觉审美布局构图理念。在用笔技法上,强化了线条的书写性和筋骨性,在线条的审美定位上融合了楷书的正气
-
游刃笔墨于心境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审美
表达载体
书写性
文化审美
走进大自然
品鉴
剑水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创作
陈春
-
描述:
何二民,艺名何人,生于60年代初,长于湖南湘潭,一方水土养就了质朴率真的性格,他常用自己的名字来自谦自嘲为“二等公民”。当年毕业于湖南师大美术系的他,擅长工笔人物,兼攻写意花卉。1994年,随着滚滚而来的经济大潮,把他冲到了广西北海,而他凭着艺术的技能和敏感开始投入装饰设计领域,并在这里得到了许多创作灵感,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勤奋,不久便在装饰界声名鹊起,在北海民航机场大厦有他的浮雕《追梦曲》,在北海老城有他的群雕作品,第24届世界客家恳亲大会的吉祥物也是他设计的。
-
满纸清香满幅风姿——青年女画家冯琎
-
作者:
冯远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规训练
女画家
老莲
中国画专业
中国人物画
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美院
绘画创作
专业成绩
-
描述:
青年女画家冯琎,喜工笔,亦嗜爱文学,尤擅作诗歌。冯琎的画,和她的人一样清纯朴实。认识冯琎已经有十余年了,这是一位舍得下功夫,也确实下了许多功夫的女画家。在她的儿子刚满两岁的那一年,为了心中追求的艺术,她顽强地顶着各方面的压力,通过文化和专业的考试,以较好的成绩迈进心中向往的全国权威美术学府——中国美术学院,进行中国画的全面学习,在学校的正规训练,不仅为她奠定了艺术之坚实基础,而且使其有机会系统地学习国内外历代艺术大师的不同风格,在校园生活中,她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技巧,并且深得老师们的器重和赞赏。在美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