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用于釉下五彩瓷的效果
作者: 陈丽佳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运用效果   写意花鸟技法   釉下五彩瓷  
描述: 写意花鸟画和釉下五彩瓷都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釉下五彩瓷传统的表现手法多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工笔画,以勾线和分水为主,较难掌握。文章根据对此方面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写意花鸟技法运用与釉下五彩瓷的效果,供大家参考。
张小兰陶艺工作室 百年窑火 几番创新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手工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官陶   张小兰   釉下五彩   年窑   艺术风格   蝶舞   装饰技法   当代陶艺   条流   东方艺术  
描述: 蝶舞张小兰擅长高温釉下五彩瓷艺术及当代陶艺创作,创作手法多样。在继承传统釉下五彩装饰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陶艺设计理念及创作手法,在艺术创新上大胆尝试陶与瓷相结合,发明了一种新的釉下五彩装饰技法,首创了铜官陶与高温釉下五彩瓷结合的新工艺,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东方艺术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此件作品线条流畅,设色清淡,花朵雍容富贵而不艳俗,枝叶繁多而不杂乱,清新雅致,富有韵味。
走进瓷艺堂
作者: 汤鹏天   来源: 中国作家(纪实)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南醴陵   一束束   雅韵   釉下五彩   时空隧道   花丛中   二沙岛   五彩斑斓   渌江   在世人面前  
描述: 它穿越时空隧道,把沧桑化作史诗。它身披五彩斑斓,将春光摇曳。它携着芬芳,身影婀娜,仿佛万花丛中闪现着一位衣袂飘飘的美少女。于是,一束束注视着她的目光醉眼迷离。诞生于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它聚天地日月精华,
罗磊光收藏
作者: 罗磊光   来源: 诗歌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瓶   底款   釉下五彩   宣统元年   专题展   金漆   鹤图   瓷尊   瓷业   中国古陶瓷  
描述: 清·釉下五彩百鹤图尊高60.5cm底款:大清宣统元年湖南瓷业公司此花瓶上绘画了满满的一百只仙鹤,栩栩如生,艺人将连天碧水搬上瓷尊,湖畔有寿石突兀,石旁是苍松参天。放眼望去,尊上团团的一片烟波浩渺,白鹤们或引颈欢鸣,或结伴翱翔,真个是白鹤千姿,在瓷器的烧造史上,像此白鹤尊目前是首次发现,故此瓶极为珍贵罕见!
刘劲松 在陶瓷上展现艺术
作者: 李雪   来源: 投资北京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意手法   陶瓷艺术创作   釉下五彩   创作构思   层次感   塘边   芙蓉花   动静相宜   孩童时代   令人  
描述: 朝阳下,荷塘边,阵雨初停,荷花洁白、清艳。塘中的小鱼儿不时浮出水面,呼吸清新空气,好不悠闲惬意。一只白鹭游戏其间,置身于雨后的荷塘。空气中弥漫着清香,令人陶醉……这样一幅动静相宜的图画,用工笔手法细致地描绘莲花和白鹭,其中的游鱼则采用小写意手法处理。画面工写结合,富有层次感,清新大气、层次丰富,带着明显的乡土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醴陵瓷 从清廷用瓷到“红官窑”
作者: 雷虎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远销海外   釉下五彩   罗霄山   陶瓷工艺美术   吴寿祺   釉下彩   汾水   经济结构转型   湖南省东部   瓷业  
描述: 醴陵瓷的生产,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但一直到近代诞生"釉下五彩瓷",成为清廷用瓷之后,才声名鹊起。新中国成立后,醴陵成了"红官窑",曾专门生产"毛瓷"和"文革瓷",还远销海外。但进入新世纪后,醴陵瓷受到经济结构转型的冲击,其传人相继辞世,老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怕苦不学,正面临人才缺失的威胁……醴陵位于湖南省东部,是罗霄山下一个靠河的小城,湘江支流渌水在这里蜿蜒流过,滋润着这座小城,也为小
沈奇的诗
作者: 沈奇   来源: 西部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急不躁   沈奇   漂泊者   天气晴朗   一时兴起   等等灵魂   那山那人那狗   捣衣   长安一片月   下五彩  
描述: 海魂 海潮退去了 抛下五彩的贝壳 慵倦的游人随意拾去 ——做烟缸 做项链 做摆设
五彩缤纷 晶莹光润醴陵釉下五彩瓷牡丹纹饰
作者: 汤兆基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下五彩   高温烧成   青釉   绿彩   黄釉   窑彩   红彩   褐彩   瓷胎   釉下彩  
描述: 釉下彩,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釉下彩是在瓷胎上先作彩绘,再在彩绘上旌釉,最后入窑通过高温烧成。因彩绘处在釉层的下面,故名。釉下彩瓷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最早的釉下彩见于汉代后期,南京三国东吴墓中出土一件"青釉釉下褐彩彩绘双系带盖口壶",这是已知以釉下彩绘手法美化瓷器的最早实例。晚唐至五代,湖南长沙窑釉下铜料和铁料的巧妙运用,出现了绿彩、红彩、蓝彩和褐彩等。如"黄釉釉下彩褐蓝云纹瓷罐",釉下以褐
“釉下五彩”是集大成之陶瓷艺术
作者: 郭芳华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成   釉下五彩   陶瓷   艺术  
描述: “釉下五彩”是湖南省醴陵市首创于清末的汉族传统名瓷,是在半成品素胎上运用国画双勾汾水或写意彩绘创作之后再施釉进入高温窑炉经“三烧”焙烧而成,素以“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品质著称于世,这在陶瓷领域是独一无二的。“釉下五彩”在色彩运用上突破了釉下单彩的传统技艺,运用蓝、绿、红、黄、黑五种原色料(故谓五彩)制成,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晶莹透亮,永不褪色,令人耳目一新。
探访醴陵瓷
作者: 雷虎   阮传菊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下五彩   粮食酒   北洋政府   把数   釉下彩   陶瓷研究所   梅瓶   瓷业   窑口   实业救国  
描述: 中国是一个以CHINA为名的国度,但是站在现代瓷艺之巅的却不是中国,而是曾经以中国为师的日本。1904年,抱着实业救国梦想的清朝官员熊希龄(后任北洋政府总理)考察日本,以日本为师改造的首选竟是"CHINA",于是,曾经只产粗瓷的醴陵诞生了全新的瓷种——釉下五彩瓷。尔后,集全国之力制造的"毛瓷"更为其博得"红官窑"之名。计划经济时代远去,举一国之力生产一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各大国营瓷厂巨大的厂房内长起的荒草
< 1 2 3 ... 18 19 20 ... 21 22 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