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上海交通】搜索到相关结果 35 条
-
绽放个性之光
-
作者:
苏剑秋
来源:
留学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艺术学院
上海大学
油画艺术
美术学院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沈钢
文学艺术研究
上海美术
绘画创作
油画系
-
描述:
沈钢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1979年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和版画,1981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文学艺术研究所工作,1985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和进修。1987年赴美留学,1990年就读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服装设计艺术学院,学成后从事绘画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沈钢是一位勤奋的画家。他将绘画艺术当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沈钢学习油画艺术有其偶然到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先的理由很简单,"文革"时期为了不荒废时间,为了性灵的充实,为了作为绘画名家子弟的名誉。
-
玲珑轮胎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展废旧轮胎综合利用项目
-
作者:
王妍
来源:
轮胎工业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据预测
高科技手段
山东省招远市
上海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丁文江
黑色污染
招远
综合利用项目
王锋
-
描述:
2016年4月21日,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玲珑轮胎)与上海交通大学就废旧轮胎综合利用项目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山东省招远市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丁文江院士、招远市常务副市长郝永平、玲珑轮胎董事长王锋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自从发明了合成橡胶和子午线轮胎,废旧轮胎的处理就成为世界性一大难题。根据统计数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废旧轮胎产量将达到2 000万t,治理废旧轮胎造成的“黑色污染”刻不容缓。
-
上海交大老校区景观集锦
-
作者:
侯筱君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建筑平面
混合结构
校区
上海交通大学
香樟树
砖木结构
南洋公学
图书馆
鹅卵石
-
描述:
上海交通大学有很多分校,但徐汇校区历史最久远。校门是1935年建造的,砖木结构显现出传统的华美。离校门不远处有一块南洋公学碑,与其他被放倒的断碑一起,放置于一片鹅卵石之上。校内图书馆建于1919年,原为南洋公学图书馆,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是三层混合结构,建筑平面为"山"形,入口处设有大平台,平台上方是二楼阳台,站在上面可以欣赏到交大全景。此外有新建的包兆龙图书馆,五层通体白色,馆前有喷水池,水池前有抽象雕塑,寓为孕育知识的意思。图书馆对面是一大片绿意盎然的草地,四周有许多香樟树。
-
关福雕塑艺术
-
作者:
毛关福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紫砂艺术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艺术
总工艺师
美术学院
工作室
青铜艺术
学会会员
雕塑艺术
-
描述:
1946年生,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师承徐宝庆、林翌。198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1989年受聘于上海遗珠阁紫砂厂,任总工艺师、艺术总监。紫砂艺术在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南非、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几度展出。媒体纷纷报导,彼有影响。1993年被上海文史馆雕塑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第二工作室主任,1995年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任特约研究员、天翼艺术雕塑工作室任主任。近几年悉心于青铜艺术的创作,业绩辉煌。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设计家分会副会长。
-
当代工笔人物画中的新面貌作品研究
-
作者:
刘媛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学
紫砂艺术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艺术
总工艺师
美术学院
工作室
青铜艺术
学会会员
雕塑艺术
-
描述: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最古老的画种之一,从有记录开始是湖南出土的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一直到唐代达到工笔人物画的鼎盛,工笔人物画一直以其独特的语言占有一席之地,可是随着纸本的出现,全新的审美意识以及国外艺术的渗透影响,中国工笔人物画慢慢被写意画所代替,退出主流的位置,落寞到不为人知的角落。
-
“鲁迅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及论文
-
作者:
李浩
来源:
上海鲁迅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上海交通大学
萧伯纳在上海
左翼文艺
鲁迅研究
中国鲁迅研究会
人文学院
鲁迅精神
上海鲁迅纪念馆
吴为山
-
描述:
2013年9月23—24日,"鲁迅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鲁迅研究会主办,上海鲁迅纪念馆和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来自国内外150余位鲁迅研究专家出席会议。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举行前,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了鲁迅铜像揭幕仪式。由具有国际影响的雕塑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吴为山专门为上海鲁迅纪念馆创作的鲁迅铜像,不仅忠实地再现了鲁迅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审
-
朱膺(1919-2008)
-
作者:
陶文婕
来源:
上海文化年鉴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著名画家
艺术专科学校
上海交通大学
城市规划
澳大利亚
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馆
大学建筑
-
描述:
浙江萧山人。著名画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曾任海派现代油画会会长,兼任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上海科大及澳大利亚多元艺术研究院艺术顾问、教授。1940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吴大羽、潘天寿等,研习中西绘画。1956年9月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执教,长期从事绘画创作与美术教育工作。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早期水墨画《虎与子》获美国慈善画展优秀奖;油画《山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朱膺画选》。
-
读萧纯园山水花鸟画有感
-
作者:
黄可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艺术实践
花鸟画
上海交通大学
山水
艺术美
海派文化
研究所
-
描述:
萧纯园,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教授。画家萧纯园在艺术实践中感悟和把握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辩证关系,并力求在创造艺术美中营造自己的面貌。早年相继求学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科班的严格要求,让其学了中国画、水彩,还学了油画、粉画,加上潜心的长期钻研,使他兼长中西绘画。长期的艺术实践,炼就
-
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木心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人民大会堂
总设计师
艺术博物馆
大雪
专科学校
美术创作
工艺美术
-
描述:
生平经历——木心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的一个富庶家庭,自幼饱读诗书,受到了良好的私塾教育,迷恋绘画和写作。1946年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油画,后转入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先生。由于对文学的挚爱,创作热情高涨。后曾担任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美化生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等职务,并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的设计。1982年,55岁的木心自费远赴纽约完成瞻仰西洋艺术的夙愿,从此在大洋彼岸开始美术创作,并在绘画之余笔耕不辍,继续文学生涯,对在美留学的陈丹青等人产生深远影响。2001年至2003年,木心的个人画展在耶鲁大学美术馆、纽约亚洲协会、檀香山艺术博物馆巡回展出,其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
与天线结缘之路——记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梁仙灵
-
作者:
宋洁
来源:
科学中国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机导航
电子信息
微带
广播节目
上海交通大学
车载天线
无线通信
天线技术
五彩斑斓
阵列天线
-
描述:
当车上播放着实时更新的广播节目,当电视里出现五彩斑斓的动画人物,亦或是目前人人都离不开的手机导航,这些看似与天线毫无关联,却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而天线,作为一种无线电波的接收/发射器,在其中就恰恰充当着“桥梁”的关键之举。“无线通信都是以电磁波作为载体的,那么天线的主要功能就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所以,无线通信与天线是‘难舍难分’的关系。”上海交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