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0002 条
-
陶瓷造型的形式美琐谈
-
作者:
王小玲
刘中荣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
陶瓷造型
技术
能效
美观
形式美感
形式法则
要素构成
-
描述:
一、序言陶瓷造型是由功能效用,物质技术和形式美感三方面要素构成的,其中功能效用应放在首要地位,在前两者得以确定之后,按照陶瓷造型的形式法则,因材施艺发挥物质技术的特点,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陶瓷新造型。陶瓷造型虽然是建立在功能效用和物质技术基础上的,但在设计过程中,功能效用和物质技术的运用是否合理、恰当、对于设计者来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便于检验,是理性的,而陶瓷造型的形式美,相对前两者来说则更具有灵活性和随意性,是感性的。
-
陶艺作品风格散论
-
作者:
夏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个性
艺术规律
科学
舞蹈
风格
绘画
音乐
-
描述:
“科学是讲实用的,艺术是讲风格的”。“风格”就是个性,这是艺术规律之一。不管是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诗词、陶艺、雕塑等等,无一不讲究风格。“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最初的含义是柱子或棍子,后来把写字的棍子叫“风格”,逐渐演变成另一个含义,就是“笔调”,再后来此词义越来越广,超越了语言学的范畴,进入了艺术领域,演绎为现在的含义——作品中所具有的精神和特色(包括音乐、舞蹈、文学等作品)。“风格”有个人风格、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等,本文所谈的是陶艺家的个人风格,即陶艺家的个性。
-
悠扬婉曲 虚处传神——试析杨万里诗中的虚词运用
-
作者:
韩晓光
来源:
井冈山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词
杨万里
诗歌
审美效应
-
描述:
“诗用实字易,用虚字难”。在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虚词能有效地增添诗歌的声情韵致,显现诗句的意脉流动,丰富诗歌的审美情趣。古代诗人中杨万里是继杜甫之后善用虚词的高手,恰到好处的虚词也是“诚斋体”独特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值得作深入地探讨。[著者文摘]
-
论中国陶瓷艺术品的民族情结
-
作者:
周雍楠
赵世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意识形态
创造力
发明
融于自然
物质生活
中国人
陶瓷艺术品
-
描述:
陶瓷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以强烈的生命热望和极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陶瓷艺术精品,这些陶瓷艺术品记载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程,包容了中国人深沉婉约、融于自然,却又慷慨激昂、粗犷豪迈的情怀。从平民百姓到皇室贵族,从物质生活到意识形态,中国人与陶瓷艺术品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陶瓷艺术品以自身独特的“泥”的精神,“玉”的品质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
-
浅论陶瓷器皿造型与装饰结合的重要性
-
作者:
刘畅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
装饰
艺术形式
陶瓷器皿
-
描述:
陶瓷器皿是实用和艺术的综合产物,它既有实用的功能,又具有一定的艺术形式,给人以物质和精神的享受。陶瓷器皿的造型与装饰的结合会使人感到整体和谐、浑然天成。
-
电阻应变负荷传感器检定系统开发与应用
-
作者:
孙胜平
来源:
计量技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通讯
VisualBasic6.0编程语言
负荷传感器
-
描述:
介绍了利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实现Agilent数字繁用表(型号:34401A)与计算机的串行通讯,完成电阻应变负荷传感器检定系统软件开发,并在计量检定中得到了应用。
-
浅谈日用陶瓷的适用性与审美性的关系
-
作者:
万镇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厨房用具
现代生活
生活用品
品种比较
日用陶瓷
适用性
人类历史
审美性
-
描述:
日用陶瓷在人类历史上和现代生活中一直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应用范围广,使用数量多,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日用陶瓷包括的品种比较多,有餐具、茶具、咖啡具、酒具、文具、厨房用具,以及其它日用杂具等。日用陶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的是使用功能,因为使用功能是日用陶瓷的命脉和生命线,所以日用陶瓷是适用性较强的生活用品。由于日用陶瓷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性,因而它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但要满足物质上的使用需要,同时还需满足精神上的审美要求,这就说明,日用陶瓷除适用性外,还必须具备审美性。因此,任何一件日用陶瓷产品都必须包括适用性与审美性,两者在日用陶瓷的设计中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怎样才能使适用性与审美性完美地统一在产品中,这是有待于我们每一个设计人员深入研究,不断探索的课题,下而就日用陶瓷的适用性与审美性的相互关系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
略论余文襄的雪景山水画
-
作者:
李復荣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传统技法
国画
艺术
雪景
陶瓷绘画
陶瓷美术家
-
描述:
国画山水自东晋为独立画种以来,至隋、唐朝时已趋成熟。之后发展到宋代,已为盛阶段。以李思训、王摩诘为首的南北派为我国千余年的山水画之发展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陶瓷美术家,享有雪景大师盛誉的余文襄,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南北宋的传统技法。在艺术造诣上独辟蹊径,自立门户,在我国陶瓷绘画史上立下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
环境陶艺与公共艺术
-
作者:
张建敏
伍庆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性
环境
建筑
环境陶艺
公共艺术
-
描述:
环境陶艺本身具有泥性的温暖、自然的质感和温和的色泽,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特征,环境陶艺受到中外艺术家的青睐得以介入公共艺术领域是必然的。环境陶艺不是简单的叠加到建筑环境中,而是要求"人、环境、陶艺作品"三者之间构成的一种和谐的状态。
-
论艺术市场化
-
作者:
刘丽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市场化
艺术
科学技术
历史变迁
需求结构
经济增长
文化产业
-
描述:
中国市场经济中,文化产业及艺术市场的兴起,纪录和承载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变迁过程。持续的经济增长,民众收入水准的大幅度提高,需求结构的突破,科学技术的推动,全球化浪潮的拉动,是中国文化产业尤其是艺术产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