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951 条
-
古都
-
作者:
川端康成
日高真也
李正伦
来源:
译林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子
地望
批发店
小村庄
双胞胎
工作间
母亲
衣服
独生女
二十年
-
描述:
《古都》这部影片是日本名演员山口百惠告别影坛的纪念作品,也是她从事电影事业以来第十七部作品。同名原作是日本著名新感觉派代表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的名作。川端的作品向以耽于纯文学著称,风格独特,状物则刻意描写日本山川的秀丽、优美;抒情则精雕人物性格,工笔刻划人物心灵之美。文思绮丽,语言凝练,被誉为“日本现代抒情的典范”,对当代日本文学界影响很大。他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逝世。到现在为止,《古都》已是第三次搬上银幕,在此之前,不同的编剧、导演、演员已经摄制过两部。影片忠实于原作,由山口百惠一身兼饰孪生姐妹。本文译自日本《电影旬报》1980年12月上旬号。
-
刻在墓碑上的浮雕——评小说《幼林里的墓碑》
-
作者:
唐耀华
来源:
芒种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元素
当代雕塑
艺术瑰宝
雕塑作品
艺术成就
装饰雕塑
生育神
雕塑艺术
装饰功能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刻在墓碑上的浮雕——评小说《幼林里的墓碑》
-
五彩巾(独幕戏曲)
-
作者:
李慧
来源:
河南戏剧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钱庄
庄园
琉璃
明朝初年
张祜
巩义市
图片说明
封底
-
描述:
五彩巾(独幕戏曲)
-
袖珍核反应堆
-
作者:
肖兴寿
来源:
核农学报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核反应堆
投资少
高等院校
辐照
放射性同位素
袖珍
安全可靠
加拿大
实验室
中子活化分析
-
描述:
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乔克河实验室于1970年研究成功一种叫做 SLOWPOKE 的反应堆,由于它的活性区直径仅为22厘米,总高度为22.6厘米,外形象个小鸟笼,整个反应堆的结构也较简单,反应堆大厅的面积也只有40平方米左右,显得小巧玲珑,所以人们称它为袖珍核反应堆。这种反应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投资少,用途广,特别适合于建在研究所、大学、医院、活化分析中心,作中子活化分析和生产少量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之用,也可供高等院校
-
户户都插柳 家家有柴烧
-
作者:
忱民
来源:
黑龙江林业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龙江
全国统一
大读者
发展进程
转化为生产力
编辑部
科技兴粮
科技园
公开发行
粮油科技
-
描述:
户户都插柳 家家有柴烧
-
雕塑
-
作者:
刘焕章
来源:
人民画报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文心
南京师范学院
熊秉明
法兰西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纸本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
中国国家画院
-
描述:
雕塑
-
袁晓岑的雕塑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民画报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文心
南京师范学院
熊秉明
法兰西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纸本
吴为山
中国美术馆
中国国家画院
-
描述:
袁晓岑的雕塑艺术
-
麒派花脸、武生和花旦
-
作者:
邓小秋
来源:
人民戏剧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旦
创始人
行当
袁世海
演员
京剧表演艺术
裘盛戎
周信芳
麒派艺术
唱腔特点
-
描述:
众所周知,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是老生行当“麒派”艺术创始人,然而,有趣的是不少学“麒派”艺术的人,并非都是老生演员。据说,周信芳曾讲过:“花脸演员裘盛戎、袁世海倒是很有‘麒派’特点。”裘盛戎早年曾与周信芳合作,耳濡目染,深得麒派艺术真髓,特别是他的做工,节奏强烈,边式凝炼,举手投足富有雕塑的造型美。看了他演的《秦香莲》中的包拯、《将相和》中的廉颇,都能欣赏到生动感人的“麒派”风貌。袁世海除了做工外,在租犷的花脸唱腔中也揉进了富有感情、色彩鲜明的“麒派”腔,《淮河营》中的唱腔就有《追韩信》中的唱腔特点。上海京剧院著名花脸演员王正屏无论唱、做、念都有“麒派”味,也可算是有成就的“麒派花脸”!
-
五彩缤纷的凉山漆器
-
作者:
王平贞
来源:
民族团结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奴隶社会
彝族漆器
木材
彝族人民
制作
手工艺
四川省
彝族地区
凉山彝族
原材料
-
描述:
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生产的漆器,特别是木制漆器,以美观耐用著称。凉山山区盛产漆和木材,有制做木制漆器取之不尽的原材料,因此这里的木制漆器业尤其发达。相传彝族的漆器是一个叫狄伍浦的人发明的,距今约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过去,由于凉山彝族长期停留在奴隶社会阶段,制作漆器的手工艺匠人多是土司的被保护民或奴隶。他们技术不很精细,工具简单而不齐全,在非常艰苦的
-
瑶族打陀螺
-
作者:
韦良
黄树祥
来源:
民族团结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茶
广西南丹
旋转时间
光照
文体活动
瑶族
脱皮
群众性
成年人
打陀螺
-
描述:
打陀螺,是聚居在广西南丹县境内瑶族群众喜爱的一种群众性文体活动。岁末时节,他们到山坡上砍回光照足,水分少,身干直的栗木、油茶、脱皮龙等树干,精心砍削成陀螺。陀螺顶部平滑,脚尖锲有铁钉,用树皮搓成的绳索缠绕旋放,旋转时间长的可达十分种。儿童玩的陀螺重半斤左右,成年人玩的陀螺重一至三斤,并用颜色染成红、黄、蓝、绿、青等色,所以成群旋放时,五彩斑斓,耀眼夺目,十分好看。新春正月,是瑶族社员打陀螺的月份。从年初一开始,村村
<
1
2
3
...
86
87
88
...
94
95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