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951 条
-
焙烧粘土制品隧道窑干燥带的结构与热工制度
-
作者:
汪玉
来源:
耐火材料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脱硅
锆英砂
耐火材料
锆刚玉合成料
-
描述:
焙烧粘土制品隧道窑干燥带的结构与热工制度
-
巴黎美术大学今昔
-
作者:
莫里斯·科达兹
冒怀开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修道院
艺术哲学
美术学校
教学大楼
美术学院
陈列馆
阿喀琉斯的愤怒
专科学校
雕塑
-
描述:
巴黎美术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美术学校,建校三百多年,为法国培养了许多出色的美术家。《艺术哲学》的作者、大哲学家和艺术评论家伊波利特·泰纳盛赞这所学校,称它“是建造在广场中央的一个水泉,它把来自远方的流水汇聚起来,再通过各种渠道将泉水源源不断地奉献给所有的人”。
-
探求真实感—美国新写实派雕刻家西格尔
-
作者:
高木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家
亨利·摩尔
当代美国
艺术发展
超级写实主义
现代派艺术
西格尔
抽象表现主义
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派
-
描述:
乔治·西格尔(George Segal)的名字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凡是论述当代美国艺术发展的比较严肃的著作,几乎没有不提起这位雕刻家的。1979年,纽约哈里·N·艾布拉姆斯出版公司为西格尔的作品出版了装璜讲究、设计美观大方的专集,使人们对他的创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美国当代艺坛,西格尔确实有独特的面貌。当然,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我们中国美术家和读者很难完全理解像西格尔这样一位从波普派过渡到新写实派雕刻家的创作意图和手法。我个人就是常常带着赞叹好奇和疑惑的心情来翻阅他的雕塑作品集的。
-
世界各地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世界各地
自然灾害
档案馆
现代艺术博物馆
皇家图书馆
现实主义传统
学院派
雕塑家
日结束
-
描述:
《莱奥那多·达·芬奇自然素描展览》 于三月份开始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于六月七日结束。展品的主体是英国温莎堡皇家图书馆所收藏的约600张素描中的50张(已于冬季在加利福尼亚州马利布的保罗·格蒂博物馆展出过),加上该博物馆本身的有关藏品。这次展览是著名的“芬奇学”专家柏德·勒底组织的。英国皇家收藏的这一份珍品是1570年芬奇死后由雕塑家列昂尼装订成册的。落入英国皇家之手约在1690年。这部份藏品的题材极为广泛,包括:解剖、植物、航运、城市景色、人像、自然灾害等。
-
卢佛尔宫——历史珍品的宝库
-
作者:
皮埃尔·卡邦
何瑛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路易十四
杰作
博物馆
历史
十九世纪
珍品
艺术品
陈列室
十八世纪
油画
-
描述:
这座法国最伟大的博物馆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改进。卢佛尔宫表明:通过这些不朽的杰作构成了现代的精神文明。“我到卢拂尔宫参观了不下百次,”
-
丢勒作品案
-
作者:
陈疆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人
文艺复兴
德国人
所有权
美术史
艺术品
作品
纽伦堡
退役军人
肖像画
-
描述:
自从德国文艺复兴大师阿尔卜列希特·丢勒(1471—1528)的两幅肖像画作品失而复得以后,为这两幅画所有权的问题,已经打了12年官司。最近,美国地方法官判决,原艺术品持有者,美籍犹太人艾利克芬,应将它们送还德国方面。艾利克芬于1946年的某一天,向一位退役军人以450美元购得这两幅油画。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只觉得它们很美而已。1966年这两幅画被一位美术史家认出,是丢勒在1499年所作的一对纽伦堡夫妇汉斯和斐丽希达·度赫的肖像画。这两幅画于1945年
-
赤道几内亚的木鼓和木鼓舞
-
作者:
钱朝发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胸部
羽毛
木鼓舞
妇女
贝壳
舞蹈
群众性
赤道几内亚
民间
打击乐器
-
描述:
木鼓舞是赤道几内亚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无论是在周末和节日之夜,还是在政府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庆祝活动中,木鼓舞都是不可缺少的。跳木鼓舞时,妇女们头上插着五彩缤纷的羽毛,腰间围着用各种兽皮缝制的“裙衣”,小腿上绑着成串的贝壳、龟甲片和小铃铛;男人们则赤裸着上身,胸部、两臂和两腿涂抹着黑白相间的花纹。在木鼓等打击乐器的伴奏下,跳舞的人有节奏地扭动着四肢、腹部和臀部,做出种种舞姿,羽毛和兽皮闪闪发光,贝壳
-
“失落在大西洋中的明珠”——马德拉岛
-
作者:
燕诚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摩洛哥
非洲
五彩缤纷
旅游胜地
葡萄牙
失落
大西洋
共和国
旅游收入
总收入
-
描述:
葡萄牙共和国的自治区马德拉位于大西洋东部,与非洲的摩洛哥隔海相望,是个方圆730平方公里的小岛,距离葡萄牙本土有1,000多公里的海路,故被人们称为“失落在大西洋中的明珠”。马德拉岛上的花草繁茂
-
日本水上芭蕾
-
作者:
江衡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机
有机玻璃
标新立异
五彩缤纷
广大群众
芭蕾舞团
七十年
日本
水上
大阪市
-
描述:
日本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电视机全面普及,剧场生意清淡,不少剧团难以维持,只好解散。大阪市“鹤”舞剧团从巴黎“水上剧院”的兴旺景象得到启示,根据日本是个岛国、广大群众对水有着深厚感情的特点,大胆改革,标新立异,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水上芭蕾舞团。水上芭蕾的舞台是一个巨大的水柜,长32米,高12米,宽11米,用有机玻璃板拼接而成。清澈的水充满这个“舞台”。灯光从后面照射,水的颜色显得五彩缤纷。演员借助
-
艺术之岛
-
作者:
明炫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奇异
神仙
庙宇
艺术作品
宗教
石基
横梁
浮雕
巴厘岛
面积
-
描述:
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有一个独特的堪称艺术之岛的巴厘岛(旧译峇厘岛)。在这个面积5,600多平方公里的岛上,每个村子都有村庙、祖庙、灵堂、家祠、族祠、土地庙、神殿等等。所有庙宇的墙壁、神龛、横梁、石基上面,几乎没有一处不布满浮雕,使人目不暇接。浮雕上有各种奇异怪趣的神仙脸孔,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千姿百态的奇花异草。这些庙宇与其说是宗教的场所,毋宁说是艺术的殿堂。使人惊异的是那里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由当地村民完成的。在巴厘,无论是那个小村落,每个男孩出世之后,便和雕刻结下不解之缘,世代因袭相传。你如果来到巴
<
1
2
3
...
79
80
81
...
94
95
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