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塑造
作者: 刘程程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塑造   城市雕塑  
描述: 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带来了精神生活的追求,城市雕塑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在城市环境的塑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适当的雕塑语言塑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成为重心。
考尔德活动雕塑创作手法的分析和启示
作者: 俞磊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活动雕塑     写意  
描述: 阐述考尔德活动雕塑中运用重力达到平衡和谐,运用风动来产生作品的指向性以及营造观者想象空间的一套有效创作手段。说明考尔德通过真实的力来传达作品中力的结构样式更加直接和真实,具有创建性。论述选择运用不可操控自然力是考尔德对运动本质不可预知性表达的需要。论述不可操纵动力的运用与考尔德反映自然和社会的主题相契合。指出不可操纵力引入雕塑为雕塑写意提供了手段。
试用图式形态的视觉分析手法解读我的荒诞超写实的雕塑作品
作者: 高苏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荒诞超写实   超写实   荒诞  
描述: 在真实之上其实还存在着某些种更高层次的具象组成方式,它们的极度真实只存在于极不真实或荒诞的艺术表现当中,但它们却能精准的达到现实事物的本质。荒诞超写实手法就为这种更高层次的组成提供了一种可能。
浅谈模仿的艺术
作者: 韩静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模仿   艺术   自然  
描述: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无处不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涉及绘画、书法、雕塑、文学、音乐、舞蹈、电影等各个领域。人类对艺术的探究从未间断和停止过。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对自然的模仿,艺术的创造是模仿自然创造的过程。艺术的模仿不是徘徊于自然的外表,而是深深透入真实的必然性。
以心理时间体验的角度分析现代主义雕塑
作者: 王玖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   运动   心理体验   时间维度  
描述: 时间体验发展被作为艺术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他本身依托了各个时代的精神也从实质上借助科学的发展一直不断的延续了人文精神。
“诗意”的塑造
作者: 李兵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诗意   雕塑  
描述: 本文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当代雕塑,得出新颖的结论。
浅析唐宋设计艺术之异同
作者: 李小茹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唐宋   金银器   建筑   雕塑  
描述: 宋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辉煌的时代,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空前,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艺术领域百家争鸣,现就唐宋的设计艺术的不同展开叙述。
解读波伊斯作品中的生死意象
作者: 易小燕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生死意象   波伊斯   现代艺术  
描述: 波伊斯的艺术观念已广为人知,不论是“扩展的艺术”概念还是“社会雕塑”,都有不同程度的阐释。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而不赘述,从波伊斯作品中有关生死意象的解读,阐释他如何用艺术的手段对进行二战反思、实现他所能及的“疗伤”作用。
龙门石窟北魏时期艺术研究
作者: 王雅静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门石窟   北魏时期   造型艺术  
描述: 石窟文化中包含了美学艺术,宗教艺术。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浅议中国公共艺术中的"公共"缺失
作者: 侯文生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土化   公共艺术  
描述: 公共艺术的公共艺术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广义上是指发生于公共领域的艺术,它不仅包括我们惯常所说的城市雕塑和壁画,还包括具有设计性和审美价值的公共建筑,具有群众参与性的行为表演和大型装置,以及宣传画、招贴、海报,甚至涂鸦,公共艺术不是一种艺术风格或者流派,而是相对于"私有艺术"而言的艺术形式.这也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概念达成的基本共识.
< 1 2 3 ... 7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