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各显其能——《福建、江西漆画展览》代前言
作者: 王朝闻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漆画   物质材料   中国画   美术工艺   主要特征   江西   绘画性   材料的特性  
描述: 漆画,顾名思义,它既是绘画,又是以漆为重要物质材料的美术工艺。绘画的因素和材料的特性这两重性,决定了漆画与其他画种和其他漆器的差别。 当然,这种区别是相对的。不论所用物质材料如何,它主要特征是绘画性。就题材而论,难道漆画就不可以象中国画、油画以至水彩那样,既反映自然界的花鸟虫鱼,天光水色,又反映人的社会生
赵无极画展在京举行
作者: 张士增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界   吴作人   水墨画   无极   美术家   中国美术  
描述: 应中国美术家协会的邀请,《赵无极画展》9月16日至2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了法籍华裔美术家赵无极1935年以来的油画、水墨画作品计30幅。中国美术家协会代主席吴作人为展览撰写了前言,前言中写道:赵无极先生虽长期在国外生活,但他始终怀念着祖国故土。他一方面向我国美术界
美术动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宁   民族文化宫   展览   深入生活   中国画   版画   创作精神   座谈会   美术馆   国画作品  
描述: 由辽宁画院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辽宁画院作品展览,于4月12日至4月24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计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作品近百件,4月18日上午召开了座谈会,与会者赞扬辽宁画院的中、青年画家坚持深入生活,敢于触及重大主题的创作精神,并在革命历史画创作方面有新的进步。(羲)
“湖南工笔画展”座谈会发言摘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映现实   三中全会以来   工笔重彩画   深入生活   座谈会   油画创作  
描述: 工笔重彩是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 刘迅:三中全会以来,美术也和各条战线一样是有成绩的。各分会都按自己的特点抓工作,如山东抓风土人情油画创作抓了三年,河北省抓了中堂画创作,天津市抓了深入生活,湖南则抓了工笔重彩画,这样做是正确的,也是很有成绩的。因此,扬其所长是这次画展的第一个优点;其次,这个画展反映了湖南人民生活中很多很有意思的内容,在如
蒋玄佁和他的艺术成就
作者: 韩天衡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攻   教授   艺术成就   三十年代   中国画   中国瓷器   留学日本  
描述: 蒋玄佁(1903—1977),浙江富阳人,二十年代在杭州国立艺专攻习油画,三十年代初留学日本,专攻雕塑。归国后专注于考古学和古陶瓷的研究,兼工水彩画和中国画。生前为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美术教授。著有《长沙——楚民族及其艺术》一书和《中国瓷器的发明》、《中国绘画材料史》等考证文章,深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
编后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界   北大荒   版画家   四川   互相尊重   美术创作   旅日   作品   油画   爱国华侨  
描述: 这一期刊载了周晓冰和王菊生的两篇文章,对四川的油画作品提出了他们的一些看法;同时,我们又发表了旅日爱国华侨画家招瑞娟的《对我国版画的意见》。我们认为,听听这样的意见,对于促进我们美术创作的提高和开展正常的健康的批评风气,都是十分有益的。由于长期以来,在美术界形成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就是评介作品时,只能赞扬,
本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面包   广州   艰苦朴素精神   美术学院   青年教师   宁波   黄埔造船厂   扬州   黄山   油画  
描述: 一九八二年五月下旬,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七十三岁高龄的著名画家胡一川同志在美院一青年教师陪同下,自广州到杭州、绍兴、宁波、苏州、扬州、南京、黄山等地参观作画,历时一百天。胡一川同志沿途不找有关单位要求特殊照顾,不惊动亲朋旧友,住小旅店,吃大众餐,每天登山涉水写生作画,少则四、五小时,多则八、九小时,经常一边作画,一边吃面包充饥。此行共作油画三十多幅,美协广东分会、广
湖南工笔画展选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进步   风格多样   时代气息   青年画家   时代特征   民族特色   地区特色   中国画   作品   中国风  
描述: 湖南工笔画展选
吸泥土之香 抒湘楚之情
作者: 钟增亚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帛画   黄金时代   工笔画   全面繁荣   吸泥   延伸发展   东方文明   文人画  
描述: 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国就有了成熟的工笔画。长沙出土的楚墓帛画和马王堆汉墓帛画,可以说是东方文明和美术发达的一个标志,在唐代更走向了全面繁荣的黄金时代。由于文人画的兴起,习尚的偏见,工笔画一度不被某些文人重视。但是人民喜欢她,这个古老的画种才得以延伸发展。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为继承、发展工笔画作出
宽广的道路——工笔画刍议
作者: 雷正民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描述: 工笔画亦如其它美术创作一样,面临着创新这个时代提出的大课题。对其它艺术来说如果主要是需要提高、发展和突破的话,那么对于有着古老传统、然而又长期景况沉寂的工笔画来说,则是关乎它自身能否复苏的命运问题。 近几年来,各个画种都相继恢复和发展,工笔画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却还比较冷落,未能在社会
< 1 2 3 ... 55 56 57 ... 107 108 10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