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岛的风
作者: 叶鹏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期望   广场   情景   海中   青岛   宋代诗人   凉爽   雕塑   陈与义   习惯用语  
描述: 风尘仆仆,是人们形容旅途劳顿的习惯用语。风,使人蒙尘,在辛劳中平添烦倦。宋代诗人陈与义在中牟道上,苦于风沙扑面,曾风趣地期望: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不知这动情的请求,可曾赢得一阵清风。不过,如果你来青岛,你可不必与凉风预约,情景就完全不同。青岛的风,从海上来,尘沙早在蔚蓝的大海中洗涤干净,冰清玉洁初出浴,一尘不染,凉爽可人。
燕山脚下的居民(外一章)
作者: 王家新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窗烛   燕山山脉   李商隐   精神存在   居民   对话者   夜雨寄北   人生   诗意地栖居   艺术评论  
描述: 四五年前,在北京以北三十公里以外,在绵延起伏的燕山山脉脚下的一个村子里,陆续迁来了一些新的居民。他们之中有画家、雕塑家、摄影家、作家、艺术评论家,等等。我是他们之中的一个晚到者。
预言家的悲剧
作者: 张琳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家   美学家   系主任   文艺理论家   吕荧   青岛市   人民日报   大连   胡风   山东大学  
描述: 头几年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说是青岛市建了一座文化公园,里边有不少曾在青岛工作过的文化人的雕塑。我数了一下,光点名的就有二十多位:华岗、陆侃如、冯沅君、王统照、萧红等,但是没有曾在大连工作过一年,接着就在青岛山东大学任中文系主任的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吕荧先生。
艺事
作者: 小山   来源: 海燕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人院   艺术家   帕斯捷尔纳克   克洛   爱情   雕塑家   作品   里尔克   罗丹   茨维塔耶娃  
描述: 罗丹!罗丹!女雕塑家克洛岱尔在罗丹楼下的呼喊撕心裂肺。(让人想起挪威画家蒙克的那幅画《呐喊》)然后她开始砸碎自己的雕塑作品,疯狂地砸,一片狼藉。然后,她紧锁铁门,不漏进一线阳光,独自在屋子里百思不得其解。被送进了疯人院。在疯人院活到老,死掉。这是我在电影里看到的一些镜头:罗丹的情人克洛岱尔故事。曾经作为罗丹学生的克洛岱尔,在与罗
谈中国工笔画的发展趋势
作者: 张雄鹰   李大禹   来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趋势   发展  
描述: 中国工笔画在迈向未来的时候 ,应在传统血脉和民族精神的前提下完成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 ,使它在继承中发展 ,在保持中纯化 ,在开放和吸收中不断完善
北京的城市雕塑
作者: 于化云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书法作品   书法家   周文   艺术家   美术学院   创作   民族文化艺术   杭州市   雕塑  
描述: 北京的城市雕塑
纪峰和他的雕塑
作者: 李世跃   来源: 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现代纤维艺术   空间层次   相结合   壁毯   软雕塑   艺术作品   表现形式   建筑空间   天然纤维  
描述: 纪峰和他的雕塑
试论金代铜坐龙的雕塑造型及饰纹特色
作者: 陈雷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造型   金代文化   铜坐龙  
描述: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影响深远。在不同历史时期受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以及审美观念的影响,龙的造型和龙身上的饰纹也在变化和丰富。几千年来龙的造型主要有盘龙、卧龙、旋龙、腾龙四大样式,此外还有踞坐式龙型。但在清代以前踞坐式的龙型十分罕见。1956年在黑龙江省阿城市出土一尊金代铜坐龙,1969年国家将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且成为黑龙江省的标识与金代文化的象征。2000年国家邮政部推出一枚铜坐龙纪念邮票。由此可见金代铜坐龙在我国文化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2002年岷江上游考古的收获与探索
作者: 蒋成   陈剑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营盘山遗址群   经济生活   精神生活   中心聚落   岷江上游考古  
描述: 20 0 2年对茂县凤仪镇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的勘探和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 ,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又有新的突破性进展 ,在营盘山遗址发现了下压奠基人殉坑的可能属于大型广场性质的遗迹、各种类型的房屋基础、陶窑、灶坑等现象 ,出土了陶质雕塑人面像等大量高规格的遗物 ,初步确认营盘山遗址是岷江上游地区的一处大型中心聚落 ,其周围还分布有十余处中小型遗址。从而为探讨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大型中心聚落与中小型聚落的时空组合关系、地理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的互动关系等提供了实物资料。营盘山居民虽以定居农耕为主要生业方式 ,狩猎及捕捞业也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手段。围绕彩陶制作的装饰和造型艺术 ,尚红、人殉及猎头等习俗 ,是营盘山居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内容的具体体现。
冠绝中华的吴越青铜剑
作者: 燕云剑豪   来源: 中华武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越国   吴国   中国   青铜剑   文物   考古  
描述: “吴山开,越溪涸,三金合冶成宝锷。淬绿水,鉴红云,五彩焰起光氛氲。背上铭为万年字,胸前点作七星文。龟甲参差白虹色,辘轳宛转黄金饰。骇犀中断宁方利,骏马群騑未
< 1 2 3 ... 524 525 526 ... 528 529 5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