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五彩缤纷欢乐夜 笙歌曼舞迎千年
作者: 暂无 来源: 三水乡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五彩缤纷欢乐夜 笙歌曼舞迎千年
看妻子美容
作者: 肖树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圈   斑迹   地图   口红   美容店   洗面奶   美容化妆品   妻子   西施   研究所  
描述: 刚结婚时,妻子长得小巧玲珑,十分清秀。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步入中年以后,妻子昔日那苗条的身段不见了,柳腰变得粗壮起来,尤其是过去那细白嫩皮的脸上,多出一些地图似的斑迹,眼圈周
油画的你
作者: 吴义龙   来源: 散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蕉   苹果   黑纱   金属的   镜框   定格   黄瓜   照片   油画   微笑  
描述: 怎么也不相信,你突然成了一张披着黑纱的照片!如今,我面对微笑的你;就像面对油画的静物,可望而不可及,触摸的距离茫远而又切近。总想油画的你会从镜框里走出来,如苹果、香蕉或黄瓜、青豆,悄悄地给我鲜亮的颜色、温馨的气息,安抚我的平淡和疲惫,补充我的空洞和枯萎。也许你不曾注意,我总把你定格在我眼里!像此时此刻一样,无言的你和无言的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默契。你装饰我的粗糙和残缺,我衬托你的细腻和深邃。无声无息,我在你的时间里,享受时间的含蓄、典雅和你的平稳、沉静。与时间友好相处。油画的你,是一张披着黑纱的照片,永远微笑,只有朝露而没有眼泪。而今重读你的过去,希望在油画的静物里寻找到一匹奔马或者一只刚刚脱壳的小鸡,希望揭去照片上的黑纱,发现一些金属的棱角或者一些木质的坚硬。你不肯走出镜框,不肯脱离油画。在没有你的时间里,我跌跌撞撞,走过雨季和旱季,走过板
油画树
作者: 晨义   来源: 散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指   季风   苹果   灼伤   青瓦   布满裂纹   疏叶   棱角   奇美   石榴树  
描述: 布满裂纹的石榴树秋天裂了。秋天的裂纹粗壮美丽。像丰乳冲破了衣衫。布满裂纹的石榴树,站在深秋的画框里。秋日摔碎在远处的石榴树上,红一块青一块黄一块,血肉重叠,肝胆涂抹,奇美不可收拾。纤枝疏叶间,一只只轮廓端庄的石榴,幻化成光彩流射的鼎炉,灼伤了摘取的手指。遥想那时,鲜花的红颜燃过,烈日的赤心烧过,季风吹拂,阵雨拍打,此刻紫气袅袅,炼出了真金纯银。不忘记的,还有你一瓢井水浇在树根,其实那是最干的柴,让她昼夜沸腾。秋月起来,照着石榴树,照着青硬的枝叶,照着枝搓叶摩的铜皮石榴。石榴的脸颊棱角清楚,俊朗优雅,不似苹果的浑圆。透过曲折的裂口,月光为不甘虚度的佳果注入生命的精华。秋夜风清,吹动一树的沉重。炭火熄灭了,爱在冷却中一一凝聚。一只石榴在手,秋色盈握。咔嚓掰开,珠玉蹦跳,一片灿然。哦哦,这多殊的贝壳,捧的是沧海之月;这滴蜜
参观密特朗故居博物馆
作者: 石楠   来源: 散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巴黎   长途汽车   密特朗   法国   肖像   大屏幕   火车站   故居   老年  
描述: 十多年前,我友杨光素为法国前总统密特朗作过一幅油画肖像。密特朗逝世后,这幅油画就收藏在他的故乡夏多·西弄故居博物馆中。我看过肖像的照片,但没见过原作,很想一睹原作的风采。可夏多·西弄在法国南部,距巴黎有七百公里,火车又只能通到半道上的那畏哈,还得从那里转乘长途汽车方可抵达。密特朗曾经关照过杨光素,她也想再看一次她的作品。我们有了共同的心愿,商定于元月七日(1998年)同往,当天来回。六日晚,我们到巴黎南部的里昂车站买火车票,先购买了老年卡。有了老年卡,车票半价。七日晨,我们赶到火车站,在自动剪票机上剪了票,又从大屏幕上找到了这趟去马赛慢车在九号站台。车厢很空,随便坐。座椅松软,前面有台子。我们选了个临窗位子。
心中的老柳
作者: 侯燕琦   来源: 散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散文   散文   当代   人物事迹  
描述: 那是1968年,十七岁的我,一个正值花季的女孩子,插队农村做了知青。1969年,三十多岁的老柳来我们村,成了一名下放干部。老柳没有家眷,因此,队长将他安排在临街一间刚刚腾出的库房里。村里对他如此大的男人不娶媳妇大惑不解,不久,便风言风语传说老柳生理上有毛病。据说,老柳下放前是天津某高校的一名讲师,擅长西洋油画,且爱好国粹书法。因此,一贯因地制宜的生产队长,此时因人而宜地将书写大字报、大标语的任务一股脑儿交给了老柳。那个年代口号多、会议多、批判会更多,老柳常常忙得不亦乐乎。我与老柳的接触,是从去他的光棍儿屋开始的。
傻鸟
作者: 麦琪   来源: 散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浅蓝色   音韵   芦苇   色调   冯骥才   工笔   绒毛   倒伏   鸟语   笔法  
描述: 看冯骥才画集,有一幅名《傻鸟》。画上题字是:忽见傻鸟落秋塘。画的色调是淡金,浅棕的芦苇、沉甸甸倒伏向水面的芦花都是写意笔法,惟独那只鸟是工笔:白头,尖嘴,浅蓝的羽翅,肚腹间金黄的绒毛。它的脚爪紧抓着一根芦苇杆,浅蓝色的圆眼睛目光炯炯,不知在想些什么。工笔的鸟,认真得可爱,显出憨气。惟其憨气,才显出灵性。我住在山里。清早,将醒未醒的薄冥间,窗外林间的鸟语渐次进入我的意识。夜里鸟儿们也是睡的,只是起得早,趁着人还在梦中,尽情私语。凭它们各不相同的叫声我识得了不同的鸟,有一只奇妙的鸟居然会这样叫:嘀地嘀地嘟,嘀地嘀地嘟……五字一拍,音韵奇特,既高深又单纯,一只聪明欢快的鸟。我惊讶地怔住
烟台小吃
作者: 林深   来源: 散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闪   包饺子   红干椒   碧玉玛瑙   玉米面   鱼类   烟台   瓷器   小吃   鲐鱼  
描述: 小菜鲐鱼小菜熬鲐鱼是烟台的一种令人至死难忘的风味小吃。烟台人最喜吃鲐鱼,最讲吃鲐鱼,又最会吃鲐鱼。鲐鱼,在鱼类中属鲭科,雅谓鲐,俗名油筒鱼、青花鱼。体似那纺锤一般,背青色,有浪一样的花纹,白色的腹部如戴着白绸小肚兜。轻舟快网去捕来,上水时鲐鱼滑溜溜地闪着光、带着水,一条条像水里洗出的碧瓷器。鲐鱼是姓百家姓、进百姓家、佐百姓饭的。每当端阳时节鲐鱼肥时,烟台人便喜滋滋地去水市或码头提回几条鲐鱼,或敬父母或送亲友或自吃。去菜市或菜园弄一点嫩鲜的小菜,汲来一桶清水。先将小菜洗净,再将鲐鱼剖了腹,净了肚肠,水中一净即下锅。鲜的鱼是不讲究多洗的,为的是不走鲜气。做鲐鱼时,锅要烧得近红,油要滚得沸。最好用豆油,用面酱爆锅,加葱花,勿着姜,姜与鲐鱼不对味,做出来发苦。若加上几段蒜苔和红干椒,那是碧玉玛瑙样的好颜色。做鲐鱼的锅贴玉米饼子。玉米面要头年秋天的新玉米,且要掺上
怀望戈壁
作者: 简述全   来源: 散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力   自然之子   盘古   戈壁   沙石   草地   砾石   天空   心灵   地平线  
描述: 日月戈壁黎明的到来常常很突兀,玄色里无声无息就跃出一轮朝日,暗色大地立刻显出遥远的、分明的地平线,随之色彩也就绚丽多姿起来;高不可攀的蓝天似乎与飘逸的红霞同时从夜色里洇出。此时的戈壁大漠就如盘古初辟的洪荒那样浑然而充满张力。随着日头的攀升,天空渐渐地高远,万物越来越清晰;云彩更加悠闲,大地更加广袤。培根说,心灵应该比天空更高远,而此刻,蓝蓝的天上彩云飘,彩云下面虽没有马儿,也没有草地,甚至连一棵树也没有,但是那灿烂的阳光温孵着的空灵中,就是茫茫的砾石也显得圣洁而博大了。每当夕阳西斜,苍穹覆盖的大漠戈壁渐渐被染成桔黄。这是上苍的精气与大地相拥抱的时刻,缤纷的薄雾,便是自然之魂魄。蓝天上的白云也被这伟大的结合羞得满脸红晕,苍茫大地则一片一片地滑入五彩的梦乡。一切都融化了,包括有名无名的草,有棱无角的石,
美,盼着善待
作者: 张玉庭   来源: 散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远山   发现   露珠   篮子   珍珠   采集   收获   光泽   石头  
描述: 美,有时是不能采摘的。比如,早晨的露珠玲珑晶莹,不过,一旦把它们采集下来,那珍珠般的光泽就会立到荡然无存。美,有时是不能近观的。比如,远山如黛,美丽而且神奇,可当你真的走近了它,才发现那下过是一大堆冷漠的石头。美,有时是不能触摸的。比如,水中的月影清亮亮的,足以让你想起恋人的眼神,可你只要伸手一碰,那美丽的明媚就会立刻碎掉! 因此,总是想把美采摘到自己的篮子里的人,常常会收获许多失望。
< 1 2 3 4 5 ... 356 357 3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