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1 条
-
玲珑剔透情趣盎然——简析《小两口争灯》
-
作者:
刘琳
来源:
天津演唱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翻译理论
中国文化
文化交流
等效原则
民族文化特征
文化色彩
各民族
译文读者
汉译英
-
描述:
玲珑剔透情趣盎然——简析《小两口争灯》
-
广东画院《海南行》画展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天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展
国画
广东
龙虾
可可
海南
油画
-
描述:
广东画院《海南行》画展选
-
贝壳(外一章)
-
作者:
蔡运民
来源:
天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废物
牺牲者
彩斑
银白
贝壳
大海
珍珠
沙滩
风浪
退潮
-
描述:
退潮了,沙滩上丢下一枚枚贝壳:紫红的,金黄的,碧绿的,银白的……五彩斑烂,美极了。有人说:这是大海扬弃的废物,惧怕风浪的典型。这纯属误解。它们是一批壮烈的牺牲者。在同惊涛骇浪的搏
-
珊瑚街
-
作者:
蔡宗周
来源:
天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水
生命活力
充满
孔雀
三亚
艺术品
大海
游龙
珊瑚
雕塑
-
描述:
三亚,有一条十分惹人喜爱的珊瑚街。一条白晃晃的街,红艳艳的街,绿莹莹的街。一条五彩的花街呀。一条‘孔雀’的街,‘奔马’的街,‘游龙’的街。一条充满生命活力的街呀。一条海水雕塑的街,浪涛镂刻的街,巧手裴扮的街。一条巧夺天工的艺术品的街呀。
-
晨雨
-
作者:
韩庆元
来源:
天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层硫
山路
水雾
新鲜气
收容所
百色
树林
土地
明亮
雨带
-
描述:
沙沙沙……一阵晨雨过后,在晨光熹微中,在山路之沿,在树林深处,在僻壤幽谷,我经常看到一层层氤氲水雾,一屏屏微翠烟梦,似天仙撒下来的芳霏腊粉,如大地轻轻的扬眉嘘气,把绿原碧野薰染点缀成五彩百色。那些花未经过晨雨精心
-
油画家谈油画 祝愿与希望
-
作者:
冯法祀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气息
油画艺术
教师
观众
中央美术学院
陈列馆
深入生活
作品
基本功训练
油画
-
描述: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览,于五月九日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揭幕。参加这次展出的教师二十八人,每人最多展出四幅作品,共一百零八件作品。由于场地所限,不少外系教师的油画作品,不能与观众见面,甚为可惜。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三十余年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重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重视深入
-
油画家谈油画 奋力攀登
-
作者:
闻立鹏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师
电视台
音响
重荷
条件
深入生活
雕塑家
作品
油画
电视片
-
描述:
前些时,电视台播放了表现雕塑家刘焕章的电视片,介绍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辛勤劳动。电视片开头和结尾时,都从一间狭小的屋子里传来阵阵的凿石声。沉重有力的音响撞击着人们的心灵,使人思绪万千,深刻难忘。这次,我在油画系教师作品的展厅里流连,看着这些与我朝夕相处的同志们的一百多件作品,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一群人过中年的画家,肩着重荷,拖着疲惫的身躯,
-
油画家谈油画 言、象、意之间
-
作者:
钟涵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者
印象派
组画
题材
中国画
历史画
绘画
船工
黄河
油画
-
描述:
我这次画了一组以黄河为题材的油画,还没有全画完,先展出四幅。自己感到力不从心,言不逮意,所以把创作中的想法再说一说。 为了画革命历史画《东渡黄河》,我曾经到晋陕之间的河上去过几次。自此以后,逐渐对那里的水上劳动者产生了敬爱之情。这样,去年又跟一个班的年轻学生一起去了两个月,接着就着手这组画。那里的生活令人感奋不已。或是船工们呐喊着冲过
-
油画《路漫漫》
-
作者:
刘千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泪
风景画
长征
色调
艺术作品
老同志
组画
革命历史
雨花石
油画
-
描述:
油画家李天祥、赵友萍的新作《路漫漫》组画,是由一张主体画“永恒的怀念”和渣滓洞、白公馆、雨花石、长征路四幅风景画组成。五张连成一体很有气势,主体画中的几个人物如真人般大小,在沉重的镣铐之中缓慢但坚定地前进着。站在画面前,他们仿佛在你面前走过,使人肃然。暗冷的色调,更增加了整幅画面的悲壮气氛。一位老同志在看这套组画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也许是对作品最恰当的评价吧。
-
油画家谈油画 走自己的路
-
作者:
吴小昌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极左思想
丹青
呼伦贝尔
苏联
中央美术学院
天空
文字
油画
生活速写
-
描述:
回首往事,有两点要说:一是要永远记住师友的教诲,学然后而知不足;二是要研究自己,找到自己的道路。这两点紧密相联,至关重要。 我从初中就迷上了艾青的诗,虽然我不能深解其意。我考上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后,很自然地爱上了以生活速写作创作的苏联画家皮缅诺夫的画。平常的东西,他画出来却那么有趣,那么美。从附中到大学,我一直迷恋速写和色彩,以致素描成了我至今难以挽回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