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防范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几点思考
作者: 周富保   来源: 金融与经济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防范金融风险   银行资产安全   国有企业   化解金融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   积极措施   化解不良资产   银行不良资产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描述: 李鹏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保护银行资产安全,……采取积极措施,努力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金融风险、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既有宏观的原因,又有微观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
反流性食管炎误诊为心绞痛13例
作者: 江爱民   来源: 江西医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病例报告   误诊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表现  
描述: 以胸骨后疼痛为主要表现,缺乏烧心、反胃、反酸等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易被误诊为心绞痛。本人在1993年8月至1997年12月期间对我院59例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而初步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析鉴别,发现其中13例为反流性食管炎,现报告
武汉市梁子湖古瓷窑址调查
作者: 武汉市博物馆   来源: 江汉考古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足径   梁子湖   青釉   古瓷   晚唐五代   南丰窑   青白瓷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武汉市  
描述: 武汉市梁子湖古瓷窑址调查
唐英年先生谈香港工业路向
作者: 肖遥   来源: 开放导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回归   香港工业   高科技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制造业   香港经济   唐英   服务业   未来发展   亚洲金融风暴  
描述: 唐英年先生谈香港工业路向
唐英制青花缠枝莲觚式瓶
作者: 于文荣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纯净度   造型结构   乾隆时期   可塑性   历史博物馆   英制   喇叭形   商周   唐英   青花  
描述: 唐英制青花(纟厘)枝莲觚式瓶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清代乾隆时期精品之一,瓶高63.5厘米,口径26.5厘米,底径29.1厘米,基本按照商周青铜觚的造型加以改进制成。口呈喇叭形,外侈,圆唇,长颈,斜肩,收腹,圈足作成覆缽形,端庄宏伟,古朴典雅。该瓶胎泥陶炼精细,纯净度较高,可塑性强,高温烧结后胎质洁白细润,尽管其形体高达63.5厘米,但器形规整,没有丝毫变形的现象。该瓶由于造型结构
建筑 技术 经济:迈向21世纪的中国建筑
作者: 马德祥   来源: 安徽建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1世纪   技术·经济   建筑设计   建筑工业化   "四新"成果   科技进步   设计方案   建筑创作   工程建设  
描述: 和水平均实现了质的飞跃,具体表现为:1.一大批工业与民用建筑拔地而起,迅速地改变着城乡面貌从建国以来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自1979年到1997年所实现的基本建设投资额相当于建国前30年(1949
全力以赴建设优质住宅小区,实现居者有好屋:马鞍山珍珠园小区创优纪实
作者: 尹维贵   来源: 安徽建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住宅小区   马鞍山市   质量监督   工程质量   施工企业   施工单位   试点小区   质量通病  
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百姓得到了不少实惠。衣、食、住、行的变化,充分体现了改革的成果,受到了人民的普遍欢迎。人们的衣着五彩缤纷;食物既有营养又卫生;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水陆空交通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相比较而言,人们在居住条件方面就差得多了.尽管政府近年来下了很大力气,盖了不少住宅,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仅数量上满足不了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在质量上更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质量通病到处可见,使用功能难以满足.如不着力解决,一来有损建筑业的声誉,二来不利于房地产业的发展。三来阻碍了住房制度改革,同时有损政府的形象。为此,马鞍山市政府积极参加建设部第三批城市住宅小区试点,大力支持省房马鞍山市公司开发建设珍珠园小区,探索抓好住宅建设,尤其是建设好住宅的路子。经过3年的努力,一个环境优美、居住舒适、配套设施齐全、质量优良的住宅小区建成了。经过部级验收,工程质量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60%,并出现了5个部级样板工程。在全国第三批城市住宅小区竞赛中一举夺得了金牌,并被评为1997年度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实现了居者有好屋的目标。实践证明,尽管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提高工程质量的难度很大,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严...
安徽文化史──建筑·园林·雕塑部分(一)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艺术蓓蕾
作者: 潘国泰   朱永春   方咸达   来源: 安徽建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空心砖墓   虞姬墓   商周时期   墓群   春秋时期   画像石墓   安徽文化史   耳室   九女  
描述: 编者按:安徽文化史·建筑、园林、雕塑部分是《安徽文化史件的一部分,已由潘国泰、朱永春和方咸达三位先生编撰完成。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共分七章,约5万余字。内容相当丰富,论述十分清晰,并有独到的观点。为了使本刊读者在全书出版前,能够先睹为快,编辑部征得潘国泰等先生的同意,从本期开始,逐期按章节刊登发表。安徽省的古建筑、园林、雕塑与全国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在全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安徽地处华东腹地,早在王、四十万年以前便有原始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人类的足迹逐渐踏遍了大江南北、孕育了灿烂的原始文化。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没其缓慢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很难地造穴和营巢开始,逐步掌握户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水架建筑,满足广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要求。雕塑艺术也在原始社会出现.人类在石器使用中.凿五为器.以谋生存一便是雕塑艺术之始。到公元21世纪一随着夏王朝的“禹会诸侯平涂山”(在今怀远)、标志着氏族社会的解体.文明社会的到来。历经夏、商、西周、春秋.在奴隶社会中.大量的奴隶劳动和青铜器的使用.使建筑有了巨大的发展,出现厂宏伟的城市、宫殿、宗庙、陵墓等。商未皇家园林开始出现。雕塑的巨...
安徽文化史──建筑·园林·雕塑部分(二)第五章 宋元时期
作者: 潘国泰   朱永春   方咸达   来源: 安徽建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园   方塔   两宋时期   宋元时期   净居寺   芜湖县学记   寿春   造园活动   安徽文化史   广教寺  
描述: 安徽文化史──建筑·园林·雕塑部分(二)第五章 宋元时期
安徽文化史──建筑·园林·雕塑部分(二)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作者: 潘国泰   朱永春   方咸达   来源: 安徽建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构   化城寺   民居形式   建筑史   南北朝时期   建筑风貌   中国山水园   安徽文化史   佛教建筑   道教建筑  
描述: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魏晋南北朝建筑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微的建筑和园林表现出四个基本特征:首先,防御型建筑得到发展。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割据时期。淮河、长江横贯其间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安徽常常处于对峙政权的交界线。如王国鼎立时期,淮北地区为曹魏属地,皖南归孙吴所有;南北朝,淮河以北先后又为北魏、东魏、北齐诸政权所据,淮河以南则基本上为迭更的南朝政权拥有。频繁的战事,使得城墙、楼台、地道等防御类型建筑被摆到重要位置。虽然战火水患使得该期建筑实物已荡然无存,但从一些遗址残遗迹分析中,大致能勾勒出一个基本轮廓。其中较重要的有合肥三国城遗址、迢迢津古战场和教管台遗址,六安的六朝东古城遗址,舒城县东汉末周瑜城遗址,基州古运兵道。第二,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建筑风格一次重要转折期。秦汉古朴凝重的风格,到魏晋变得圆润成熟。促成这一变化,有建筑艺术内在发展动力。当木构技术日臻完善,粗放走向精巧,风格上便很难留住质朴的古意。促成这一变化的另一基本因素是外来文化影响。随着佛教的传播,印度建筑雕刻化的细部处理,逐渐被中国建筑吸收融化。从现有形象资料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徽建筑,也完成了这一变化。第三,...
< 1 2 3 ... 36 37 38 ... 290 291 29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