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3576 条
-
元枢府瓷“宪台公用”青花铭碗
-
作者:
王晓莲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宪台公用
文物考证
元枢府释残碗
江苏
-
描述:
1998年春,我在江苏省扬州市一建设工地,采集到一件极为特殊的元枢府釉残碗(图1)。其器心印花十字宝杵,并环以缠枝莲花;外壁以青花环圈足外沿楷书:“宪台公用”四字铭,文字顺序呈十字排列。经查考,我国
-
陶工寄语小题大做说跳刀
-
作者:
高峰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跳刀纹
跳刀
制作工艺
装饰方法
-
描述:
在中国的陶瓷界,说起“跳刀”,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一种装饰方法;它曾与彩陶、绳印、色釉、青花等许多技法一起,构成了中国古陶瓷装饰华彩的乐章;很少有人了解,它是陶工在利坯时,将坯体放在飞转的辘轳上,手执坯刀,以一定的角度和力量与坯体相切,走刀操作,坯刀因受特定阻力的作用,产生急促有序的跳动,使刀头对坯体进行断续而规律的浮雕式刻花。跳刀装饰,
-
日本侵华的重要罪证幕府和天皇的御瓷
-
作者:
刘晓路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天皇
葫芦形青化瓷
造型
侵华战争
御瓷
日本
幕府
-
描述:
最近,我发现4个瓷瓶,分别出自日本的江户幕府和近代天皇。日本瓷器没有中国式的官窑,按照中国的说法几乎都是民窑,朝廷和幕府的御瓷往往出自一些著名的民窑。这些瓷瓶类似于中国的青花瓷,有的结合五彩工艺,在当时的日本是登峰造极之作。在中国所藏的日本瓷器,它们无疑属于翘楚之作。其中,有日本天皇“御赏”乃木希典和张作霖的3个瓷瓶。乃木希典(1849—1912年)是日本陆军上将、甲午战争以来侵
-
印花税(之三)
-
作者:
暂无
来源:
哈尔滨税务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工承揽合同
购销合同
印花税
规定
金额
划分
-
描述:
一般解款和规定。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的加工、定作合同,凡在合同中分别记载加工费金额与原材料金额的,应分别按“加工承揽合同”、“购销合同”计税,两项税额相加数。即为合同应贴印花;合同中不划分加工费金额与原材料金额的,应按全部金额,依照“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
-
“南阳”四画家
-
作者:
侯稚民
周昭坎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特色
水彩画
民间美术
南阳
美术交流
中国水墨画
点彩画法
台湾美术
艺术创作
油画
-
描述:
“南阳”四画家
-
白宫和国会山庄
-
作者:
郭毅生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宫
国会
-
描述:
各国的王都和帝宫 ,都崇隆尊宠 ,以其气势和华贵 ,令瞻仰者心灵受到一种无形的压抑。我曾两度造访白宫和国会山庄 ,却给人以宽舒之感!许多人都把华盛顿那座穹顶高耸、庄严宏伟的白色罗马式建筑称作白宫 ,其实这是个误会 ,这里是美国的国会大厦 ,真正的白宫却在它两里外规模稍小的平顶式白楼中。美国初时的政治中心在费城。1789年 ,乔治·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议员们请他挑选一个建都的地点。华盛顿看中了美丽宽阔的波多马克河(R·Potomac) ,决定在这河中游一块兼山水平原之胜的地段 ,建立国家的首都。于是河北岸的马里兰州 ,河南岸的弗吉尼亚州各捐献出一块土地 ,构成了这方圆十多英里的华府哥伦比亚特区。天才的都市建筑师法国人郎方先生被礼聘前来作整体规划。他选择了市中一个高岗来建造国会。那时一切都属草创 ,国会最先建造的是一座两层楼的长方形建筑 ,中央大厅圆形拱顶 ,先后花了70年才装修完成 ,圆顶上站着一个高达19.5英尺的大理石自由神像。各国来宾和观光者都不胜赞叹大厅的气魄恢宏 ,采光明亮 ,给人以自由和舒畅的愉快。圆形大厅的壁上 ,镶的是12幅美国历史图卷的大型油画 ,使人们勿忘记过去。国会大厦的左翼是18...
-
马华文商两界翘楚云里风
-
作者:
潘亚暾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协会
马来西亚
华文
联谊会
云里风
-
描述:
云里风连任马华作家协会主席和马来西亚儒商联谊会会长,堪称“两手抓两手都过硬”的大马文商两界杰出帅才,可喜可贺。记得1992年,笔者应邀访马与会讲学,只因签证迟误,飞抵吉隆坡时,第三届亚细安文艺营早已落幕,东南亚文友久候未见,亦已打道回国了。云里风知我心情欠佳,特地与夫人到机场迎接并安排我住在他府上。他善解人意,安慰说,赶不上这次盛会也无碍,已安排我在首都中华大会堂和北上怡保南下新山、马六甲等地讲学,各华文报已发表我到访的消息和行程。他边说边开动小车,一路谈笑风生。这时已是黄昏时候,一路上小车如过江之鲫,笔直的高速路竟也发生塞车现象,大马现代化速度令我感到意外。小车在吉隆坡边缘奔驰,巨大扇形的芭蕉树和密密层层的椰树棕林十分壮观,万绿丛中隐现出各式各样的的洋楼大厦,多姿多彩,可谓世界建筑的集锦,到处是烟花形象的灯饰,把首都打扮得更加娇艳和神奇,使人赏心悦目,惊喜这个多民族的融洽和谐和神速的变化进步。风山花园———云里风的家小车在五彩缤纷的夜色中奔驰了45分钟,终于来到加影风山花园,只见云里风按了一下遥控电器,一座独立式洋楼的两扇铁门双双自动打开,呵,这就是云里风的家。这座洋房只有两层,但四周有宽敞的草坪和花木,环...
-
百岁艺术大师——李剑晨教授
-
作者:
唐洁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历程
教授
艺术大师
世纪
李剑
东南大学
-
描述:
李剑晨教授 ,1900年生于河南省内黄县 ,自谓“世纪同龄人”。1937年赴伦敦大学院作研究工作 ,后又去法国巴黎研习绘画和雕塑。抗战回国在重庆国立艺专任教务长和西画系主任 ,后被中央大学聘为建筑系教授 ,历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际水彩画联盟理事、亚洲水彩画会主席、中国水彩画会名誉主席 ,现为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李剑晨教授的水彩画具有浓郁鲜明的中国民族情韵和强烈的个人风格 ,其格调浑厚淳朴。他以娴熟的西画技法为基础 ,结合中国风物、生活及东方情调 ,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李剑晨教授还对水彩画的内容、色彩、结构作了大量开拓 ,贡献巨大 ,被誉为“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在祝贺李剑晨教授百岁华诞之际 ,李剑晨获“全球杰出人士暨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艺术大师奖”。新世纪的钟声刚刚敲响。在东南大学幽静的兰园 ,笔者专程采访了走过整整一个世纪人生历程的李剑晨教授。这位年已满百的世纪老人娓娓而谈 ,如同翻动历史的册页 ,让人们看到了艺术的博大 ,岁月的沧桑 ,人生的传奇……自谓“世纪同龄人”的李剑晨教授 ,1900年出生于河南省内黄县的一个书香门第 ,可以说是天才画家。六岁上私塾 ,对《四书》、《五经》兴趣不大 ...
-
造访阿尔巴特街53号
-
作者:
高陶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
巴特
-
描述:
人的一生走过多少街道、进过多少房舍,自然是数不清的。然而俄罗斯的那条街、那幢房子,却令我终生难忘。 这是一条古老的、知名度很高的小街。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凡是了解俄罗斯、到过莫斯科的人,就不会不知道它。它历来都是令人心动与瞩目的地方。十几年前,俄国作家雷巴科夫在自己的长篇巨著《阿尔巴特的儿女们》中,披露了三、四十年代这条街上年轻一代的悲惨命运。使这条街在人们心中又增添了许多深沉的意蕴和传奇色彩。 它的街面不宽,大约十几二十米,长也不过一、二百米。小石砖铺成的道路由东向西略微向下倾斜着,路面宽窄不一。从街东头向前望去,克林姆林宫的红墙和塔尖清晰地在蓝天白云下出现。 相隔约有二、三米左右,便矗立着一根黑色的灯柱,依然是 18世纪的样子,一根灯柱上挂着三个透着朦胧白光的圆灯,古朴而漂亮。街上最高建筑是三幢紧挨着的 8层楼房。那些过去属于贵族们、十月革命后为新贵们占用的老宅,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在那里。它们的气派不减当年:圆柱顶立、雕塑精美、造型生动……鲜绿的屋顶、浅蓝的墙壁,和带着钮扣般考究的皮大门,无一不吸引着路人好奇的目光,把他们的想像带进托尔斯泰书里的贵族豪宅中。 人们还记得, 20世纪 3...
-
访杰出油画艺术家吕佳
-
作者:
莫利亚
来源:
海外文摘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海事组织编码
卫星追踪装置
荷兰
浮雕
海上运输安全
海盗
高压电
-
描述:
访杰出油画艺术家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