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6606 条
-
朱志斌军事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军事记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事
作品
油画
-
描述:
朱志斌军事油画作品
-
战友的遗孤(油画)
-
作者:
李向阳
来源:
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
-
描述:
战友的遗孤(油画)
-
同一个梦想(油画)
-
作者:
游健
来源:
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
-
描述:
同一个梦想(油画)
-
强渡湘江(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油画作品)
-
作者:
张庆涛
来源:
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题材
国家
重大
湘江
美术创作
强渡
作品
工程
入选
油画
-
描述:
强渡湘江(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油画作品)
-
新兵营的小丫头(油画)
-
作者:
罗敏
来源:
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技法
红土地
寻甸
艺术历程
亚热带植物
美术创作
艺术语言
入伍后
精神观念
艺术信息
-
描述:
新兵营的小丫头(油画)
-
伟人足迹:革命圣地油画写生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军营文化天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投敌叛变
人物命运
中国军人
战友情
军事题材
军旅题材
太极旗飘扬
铮铮誓言
李长顺
令人
-
描述:
伟人足迹:革命圣地油画写生作品选
-
今晚,我要和雨一起醒着(外二首)
-
作者:
素梅
来源:
骏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格拉底
血液
植被
萨克斯管
修饰词
平滑
今晚
伦理
褶皱
绿色
-
描述:
我要看 那些平滑的水面 怎样被雨掀起了浪花 那些褶皱的时光,又 怎样被雨细致地抚平 我要看 那些绿色的植被,和 干净的泥土 热切地咬住一滴雨时 留下怎样细小轻微的齿痕 我要看 那些近的、远的;那些高的、低的 那些往来路上的,和 那些前生今世的 还有那些骨子里,血液中 被雨一次次深爱着的 带着疑问,我要看 那个深夜走过雨季的人 我要听他亲口对我说 “雨的家园,一切安好” 致先哲——苏格拉底 你过早地涉足伦理 不合适宜地泄露了美德 因为 信奉无知者无罪 原谅身边一切过错和罪行 你左手擎起一块夜空 右手握紧一道闪电 雨滴洒向千秋万代 有无数后人饮用你的恩赐 冬 夜 冬夜,持续地寒冷 持续地黯淡 语言中的白色部分 在雪地里一遍遍盛开 大多数人都已沉入梦乡 只有你,还在怀想 一支萨克斯管里 流淌出的村庄,和油画里 飘出的麦香。
-
森森林木
-
作者:
席慕蓉
来源:
骏马·创刊三十周年作品选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建筑物
草坪
河流
鲜花
树木
格调
公园
城市建筑
雕塑
-
描述:
席慕蓉:生于四川,祖籍内蒙古,成长于台湾。自幼修习绘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洲深造。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关协两项铜牌奖、台湾金鼎奖最佳作词等。曾任新竹师院美劳教育系专任油画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选集及译文等共四十余种。 从小到大,我始终在期盼着一片森森林木。偶尔能走进台湾中央山脉里的杉林,或是欧洲什么地方的一处杂木林,都会让我欣喜莫名、流连忘返。 一九九八年第一次踏上内蒙古高原之后,原本只是栖息在内心深处的隐约渴望,逐渐转化成为一个比较具象的目标,这目标就是——走上大兴安岭,寻找并且进入一片真正的原始森林。 大兴安岭原是“巨树的故乡”,也是北亚游牧民族最初始的发源地之一。在成为草原上的游牧族群之前,我们之中有许多先民原是在深山游猎的林中居民。大兴安岭如此的巨大与丰饶(南北长约一千四百公里,东西的宽度大约两百到四百五十多公里,海拔在八百到一千七百公尺之间),一如母亲的胸怀,是从太古之初就开始哺育一切,耐心地等待我们逐日成长的郁郁苍苍的圣山啊! 我心中对森森林木的期盼,其实是遗传基因里就已经深植的渴望。
-
追赶岁月的歌谣(组诗)
-
作者:
刘文
来源:
骏马·创刊三十周年作品选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建筑物
草坪
河流
鲜花
树木
格调
公园
城市建筑
雕塑
-
描述:
刘文:笔名阿文。呼伦贝尔生人。现为《骏马》编辑部副主编。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秘书长。八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中国作家》《民族文学》《绿风》《草原》《燕赵诗刊》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等400多篇(首),多首诗歌作品被收入各类诗丛,并多次获得各级文学奖项。曾出版诗集《寻觅生活意象》《守望心灵家园》。 草和草的生命 把日子高高地举起 草和草的生命就会鲜活 在呼伦贝尔草原 一棵草 就会 摇荡起万顷碧波 草尖上 凝结着 一个马背民族圣洁的誓言 扯起 大野长风 就扯起了一杆 五彩斑斓的旌旗 一棵草 就是 呼伦贝尔草原的属性 那是 草原彪汉的铠甲 左手 擎起套马杆 呼唤着万马奔腾 右手 弹出长调的音符 让马头琴的风骨激昂 一棵草 擦亮了身子 草原的骨骼咯咯作响 有谁在一棵草的身体里 省察风暴的魅力 面对草原生动的景象 牧人只能攥紧命运 才能抵达草原的品格 秋风,季节的旗语
-
风啊,风
-
作者:
何德权
来源:
骏马·创刊三十周年作品选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建筑物
草坪
河流
鲜花
树木
格调
公园
城市建筑
雕塑
-
描述:
何德权:(1939~1993年),曾任《骏马》文学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戏剧家协会会员。长篇小说《细菌狂与慰安妇》《北陲风云》(合著)曾在报刊连载;短篇小说《彼岸樱》(合作)曾获内蒙古文学戏剧电影创作三等奖。 一 “呜——”汽笛长鸣。内燃机车头拖着长长的旅客列车,驶出了自治区首府青城市,一直奔向遥远的草原。 车门开了,列车长领着一个姑娘走进来。他指了指六号下铺说:“记者同志,请——” 女记者是一个装束人时、气宇不凡的年轻女子。她缓缓向六号卧铺走去,那颀长的身子,就像荷花在静静的水面上飘荡。她把小巧玲珑的白色手提兜儿挂在衣帽钩上,看见靠车窗坐着的人正专心致志地看书,她就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她顺手拿起了铺位上的一本杂志,礼貌地说:“我看一下可以吗?” “噢——”那人愣了一下,忙说,“可以,可以。” 女记者看着杂志封面,这是一本日文书。她向靠窗看书的人扫了一眼,那人看的是一本拉丁文厚书。 “看英文资料,带日文杂志,这个人起码会两种外文!”女记者判断着,轻轻嘘了一口气。经常外出采访,她很怕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