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5973 条
油画《水族之二》
作者:
李晓伟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绿》
《水乡月夜》
《渔港》
油画作品
《雨后》
《初晴》
《雾晨》
薛行彪
描述:
油画《水族之二》
莫也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莲》
《丝巾莲荷》
《牵牛花》
莫也
油画作品
《金子的女儿》
《肖像》
描述:
莫也油画作品
年轻的"老画家"——郭宁画展散记
作者:
江松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风格
水彩画
个人画展
画家
郭宁
艺术语言
油画
描述:
泉州画院院长郭宁早入画道,31年前,12岁的他开始户外写生,大学三年级时创作的作品入选全国美展,24岁时就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所以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主任黄铁山先生称郭宁为水彩画界最年轻的"老画家" 国庆佳节,由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文化局、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郭宁画展"在泉州隆重开幕,展厅里洋洋洒洒,排满了他的水彩、油画力作80多幅。著名水彩画家关维兴先生发来贺词: "你正值盛年,艺术处于成熟上升期,勤奋、努力和天资,使你在水彩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令人钦佩!"
作品荟萃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室》
《耕》
水彩画
《我的桌子》
《养鸭场》
漆画
油画
《江南古寺》
描述:
作品荟萃
唐承华版画作品选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版
作品选
爱知县
名古屋
奖学金
教育协会
日本国
大学研究
油画
师范大学
描述:
唐承华 祖籍内蒙古、1964年生于福建。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1992年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日本佐藤国际文化育英财团奖学金、获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协会奖学金。1995年毕业于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研究生院油画专业、获艺术硕士学位。2000年在美国纽约亨特学院艺术研修。
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新作展
作者:
航峰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莱门
意大利
艺术家
元素
自画像
隐喻
运动
绘画
作品
通俗艺术
描述:
这是一次可谓久违了的著名意大利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Francesco CIemente)在爱尔兰的重头戏!展出作品总共将超过60件,包括20幅油画,10幅粉笔画和30幅水彩,大部分作品将是第一次露面。
上海艺事 中信泰富广场时尚沙龙新装开幕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行为
广场
陶艺制作
上海
多种形式
艺术家
当代艺术
时尚
作品
沙龙
描述:
11月3日,由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与中信泰富广场共同举办的"上海艺事——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在中信泰富向公众展出。展览为期六天,汇集装置、雕塑、油画、版画、陶艺等多种形式、近百件优秀艺术品,开幕当天,观众在现场观赏到精彩纷呈的行为艺术表演和陶艺制作表演。上海艺术家孙良展示了他的行为装置作品《面具》。在展览开幕第一天,艺术家用锡纸以突击观者的方式制作面具,
走进收藏生活
作者:
严颖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中国国情
上海
博览会
俄罗斯油画
中国重庆
艺术大师
艺术品市场
作品
艺博会
描述:
艺术大师梅尔尼科夫内心对中国和他画中那位学生的牵挂与心愿始终挥之不去。他委托上海艺术博览会组委会把《中国重庆画家肖像》原作带回中国,借2004 上海艺博会的盛况寻找当年的画中人,并希望许多当年曾经见过这幅
事件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版画
地点
艺术史学
爱尔兰
策划人
艺术家
展览
作品
莫兰迪
日结束
描述:
Giorgio Morandi 乔治·莫兰迪展览时间:到3月14日结束展览地点:范海德博物馆德国,乌帕塔尔由居住在 Florence(弗罗伦萨)的英国艺术史学者及资深策划人Tomas Sharman(托马斯·夏尔曼)策划的 Giorgio Morandi(乔治·莫兰迪1890-1964)静物作品展将会带给观众127件作品,包括油画、素描和铜版画。将艺术家从1914年到1964年的艺术生
海上青花
作者:
姜纬
王耀东
沐海云
来源:
大美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博物馆
视觉文化
上海
重大意义
审美情趣
青花
日常生活
市井生活
女性
描述:
这个案子里的十位女性,都在从事着有关视觉文化方面的工作,她们中有的生于上海,有的从别处迁居而来,有的一年中一半时间在外埠,但总是上海的女儿、上海的风景。我在海晨的店里,横想竖想,经她同意,把"海上青花"借来用于案子的名字,青花,蕴含中国人朴素、大气的审美情趣,可以是博物馆里价值万金的珍品,也可以是平头百姓家里的茶杯饭碗,这十位女性,也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蛮好,也比较真,同样美。她们并没有把生活作为一种等待去"深入"的莫明其妙的形而上的东西,她们每时每刻都在真实地生活着。我很高兴在事先的谈话沟通中,她们对重点表现日常生活细节的构想表示了认同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