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3113 条
-
中国百年城市雕塑艺术(下)
-
作者:
王克庆
来源:
新文化史料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艺术功底
程允贤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孙中山
烈士纪念碑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华东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经济开发速度快与规模大,文化艺术建设也都领先。上海市的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发展城市雕塑艺术事业,成立领导机构,制定长远规划与近期规划,拨专款,严格管理,保证质量,是全国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先进城市,全国城雕委宣传上海五条经验的文件,发至全国。华东地区的雕塑家主要集中在上海与杭州,还有南京、济南、青岛、厦门等集中了一部分雕塑家,我国前辈雕塑家李金发、刘开渠、王静远、、王临乙、曾竹韶、程曼叔、卢鸿基、周轻鼎、张充仁都在这里活动,开发国家城市雕塑艺术事业最早,开办雕塑艺术教育最早,培养一批又一批的雕塑人才。当今,20世纪90年代,华东地区的城市雕塑艺术的发展得天独厚,方兴未艾。陈
-
中国百年城市雕塑艺术(中)
-
作者:
王克庆
来源:
新文化史料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雕塑规划
建设部
指导委员会
刘开渠
艺术事业
程允贤
雕塑家
雕塑公园
雕塑艺术
文化部
-
描述:
五、全国城市雕塑艺术事业蓬勃发展 1979年,国家计委主任顾明召集刘开渠、潘鹤、田金铎、陈启南、王卓予等人商谈发展国家城市雕塑艺术事业。刘开渠等向中央上书提出建议。1982年是我国城市雕塑艺术事业极其重要的一年。当时全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华君武告诉我“周扬同志非常关心雕塑事业,要我们一周内写出一份关于雕塑方面的‘建议书’,他要亲自送中央,你赶快写”。在华君武、刘开渠的领导下我与程允贤共同起草这份‘建议书’,当时我们回忆雕塑界数次上书中央关于发展雕塑事业建议书的情况后,采取简明扼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为了有利于开展室外雕塑事业,当时采用发展“城市雕塑”的提法。我们去刘开渠处征求意见,《建议书》草
-
走进一个全新的黎明——记《新闻六十分》和它的新人们
-
作者:
则思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事件
时代脉搏
新闻栏目
分配制度
道德重建
大容量
记者们
河南电视台
新闻主持人
准备工作
-
描述:
清晨,当你从睡梦中醒来,打开电视机收看河南卫视的时候,包你眼前一亮,睡意全消。旭日东升、万物复苏……五彩缤纷天下事,都随卫视入眼中。这是河南电视台新年为广大观众精心准备的一道可口的“早餐”——一档全新的、综合的、大容量的新闻栏目《新闻60分》。带着一种全新的感受,前不久,我专程走访了河南卫视《新闻60分》栏目组。 荟萃天下精品,感受时代脉搏 记者赶到河南卫视《新闻60分》栏目组时,已经到了晚上6点多钟,节目组的主持人和编辑记者们正在开始紧张的准备工作,正在值班的总制片魏光河接待了我。也许因为是新闻同行的缘故,魏总和他的栏目组的同志们给我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那些在荧屏上“风光无限”的主持人和记者编辑们挤在办公室里一边匆匆
-
努力去调“众口”
-
作者:
施中阳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节目
有线电视台
众口
节目构成
电视事业
内容和形式
时间组合
服务功能
吸引观众
省级电视台
-
描述: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拥有近千家电视台、7000多家有线电视台和500多家教育电视台,全国各省级电视台都有了卫星频道,加之中央电视台的八套上星节目和当地电视台的节目,使大部分地区都可接收到十几套甚至三十几套节目。“美味佳肴”越来越多,为观众在同一时段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满足娱乐、欣赏、获取信息等不同需要提供了条件。这是观众的福音,电视人为此欣慰,也为此压力日增。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五彩缤纷的节目满足观众的同时,亦难奈观众的“喜新厌旧”和品位的不断提高,迫使电视节目内容和形式要马不停蹄翻新、创新。二是电视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加速了行业内部激烈的竞争。前所未有的压力,使电视台出于主动也好,出于无奈也罢,必须变着法儿吸引观众,寻找自己的卖点,让观众至少是相当一部分观众能手持遥控器调整到你的频道上来,收看你的节目。可面对众口难调又怎样去“调”众口,尽力满足不同口味观众的需求呢? 首先是力争播出节目种类齐全,比例合理,让任何一个观众群体都有可看、想看的节目,并根据发展适时调整节目构成比例。电视拥有宣传、娱乐、教育和服务功能,一套电视节目中应该通过各类节目体现出这四种功能。 其次是科学合理编排播出节目。一要充分考虑观众收视时间和习惯,?
-
历史长河的凝聚 时代精神的雕塑——谈《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的拍摄
-
作者:
姚嘉
来源:
新闻爱好者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寓言故事
民族精神
《愚公移山》
民族情结
人文精神
河南电视台
时代精神
电视剧创作
雕塑
红旗渠精神
-
描述:
当本届“飞天奖”一等奖的奖杯落定《难忘岁月——红旗渠故事》这部电视剧时,我们感到一种由衷的欣慰,因为我们对这个题材的选择,被实践印证了,被专家和观众认同了。 也许有人会问,河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为什么联手拍《红旗渠故事》?是预见到它会拿奖呢,还是误打误撞碰上的呢?其实,我们选择这个题材,是基于对现实生活和历史生活的某种思考。首先我们河南是农业大省,我们拍电视剧,就是要瞄准农村题材,这是我们的长项。再则是红旗渠的故事发生在30年前,那时人们看它,是把它作为一种先进典型;而它自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情结却没有被很好地发掘,以至于它的价值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第三点,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底要不要包涵艰苦奋斗的精神?到底要用一种什么精神去支撑我们的民族?红旗渠精神能否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融合?最后一点,电视剧创作怎样才能完成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作出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才能和时代共谐振,从而达到教育人、鼓舞人、提高人的目的? 于是,《红旗渠故事》就在众多的题材中脱颖而出了。应该说,它的成功,首先在于对这个题材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有人说历史老人偏爱那些善于思考的?
-
耕耘方寸荧屏 描绘五彩世界:奋进中的周口电视台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闻爱好者(上半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选活动
新闻特写
周口
广播电视
《新闻联播》
方寸
电视台
宣传工作
专题片
中央台
-
描述:
周口电视台于1990年10月正式建立。近10年来,他们始终坚持以宣传工作为中心,把握导向,狠抓质量,努力在“栏巨创名牌,节目出精晶”上下功夫;不少节目和作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广播电视评选活动中获奖。其中《沧桑巨变黄泛区》在中央台一套《新闻联播》节巨中连续播出一周,并获全国好新闻一等奖。新闻特写《保护价,俺满意》,专题片《王安
-
凝思聚情大自然:记“业余”油画家姜衍波
-
作者:
孔新苗
来源:
新闻出版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油画
艺术评论
-
描述:
凝思聚情大自然:记“业余”油画家姜衍波
-
撷文清丽 独具风格——评曾敏之先生的《古诗撷英》
-
作者:
魏晓虹
来源:
新闻出版交流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术著作
审美感受
曾敏之
《水经注》
郦道元
散文
审美情趣
社会背景
古诗
中国古典诗歌
-
描述:
香港作家曾敏之先生精于散文,近读他的《古诗撷英》,才知道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此钟爱,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如此精深。曾先生潜心探索古典诗词的艺术奥妙,对诗词进行审美鉴赏的文章写得小巧玲珑,别致可爱,颇似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清丽自然的文风,在舒卷自如中不乏真知灼见,增加了这部学术著作的可读性。本书以中国诗史为线,采撷了作者有深识精见的古诗二百余篇。在诗苑的百花丛中,文体自有其时代兴衰,诗人自然有成就的高下,但作者认为:“其实,诗的创作,代有佳篇,不应忽视,否则就会有沧海遗珠之憾。”因此,该书不仅采撷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同时也遴选了许多常见选本不选的佳句,以时间为序,分别融铸成篇。
-
联手献“活鱼”
-
作者:
袁凤鸣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岗职工
编辑人员
新闻故事
小而精
绿豆
活鱼
标题
通讯员
稿子
番茄酱
-
描述:
的。这一个月里连续发表的5条"活鱼"是9月22日的《下岗捡个"钱罐子"》;9月29日的《重访"富民屯"》;10月1日的《孙俭不为下岗忧》;10月14日的《说说"多多"番茄酱》;10月22日的《绿豆寄情
-
方成其人其画
-
作者:
张浅
来源:
新闻记者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漫画语言
武大郎
河南农村
相声
连环漫画
孙女婿
漫画家
感到身体不适
人民日报
画漫画
-
描述:
方成是漫画家,是漫画界的老兵。我和他同在人民日报工作,一起离休下来,相交已有四十七年了。 一个美术“世家” 他是画家,我当编辑,一同下过乡,一同下放河南干校劳动。那次下放不同的是,我们是单人下去,他却携妻带子,全家下放。在人们的眼里,方成一家定是落户河南,永当农民了。我去过河南农村的方成之家,他有三个儿子在身边,他的妻子陈今言原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