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64 条
-
镌时代魂魄 倾民族心声--徐君萱油画作品选刊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
钱塘江时代
江南
西湖
魔术
凤凰山
历史文化底蕴
杭州
传说
展示
-
描述:
镌时代魂魄 倾民族心声--徐君萱油画作品选刊
-
色线的交融 乡情的延伸--金一德油画作品选刊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台
钱塘江时代
江南
西湖
魔术
凤凰山
历史文化底蕴
杭州
传说
展示
-
描述:
色线的交融 乡情的延伸--金一德油画作品选刊
-
西湖古代雕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回归
学生
民生
茶艺
夏令营
中国
浙江
钱江
茶道
雕塑
-
描述:
西湖古代雕塑
-
丹青百世 斧凿万年--记雕塑大师刘开渠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浙江画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回归
学生
民生
茶艺
夏令营
中国
浙江
钱江
茶道
雕塑
-
描述:
丹青百世 斧凿万年--记雕塑大师刘开渠
-
定期定额有奖储蓄不宜贴息提前支取
-
作者:
王建忠
来源:
浙江金融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提前支取
农业银行
编辑
储蓄
同意
贴息
定期定额
农行
贴花
意见
-
描述:
编辑同志:看了《农业银行定期有奖储蓄也应允许贴息提前支取》一文(87年第3期),我同意戴顾夫同志关于农行开办的“贴花另整定期有奖储蓄”可以贴息提前支取的意见,但认为“定期定额有奖储蓄”也可以贴息提前
-
有奖储蓄应当降温
-
作者:
程柔龙
来源:
浙江金融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国家建设
群众生活
八十年代
储蓄利息
农业银行
工商银行
定期定额
人民银行
降温
-
描述:
有奖储蓄是较受群众欢迎的储蓄种类。尤以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举办的零存整取、定期定额、贴花有奖储蓄为佳,确有聚集群众手头闲散资金,服务群众生活,支援国家建设的作用。从五十年代人民银行创办有奖储蓄,八十年代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续承办理,经历三十余载,盛而不衰。其奥妙在于:一是适应性强,职工按月领工资,贴花
-
富阳县农行推行“三定一奖”储蓄责任制见成效
-
作者:
徐振华
来源:
浙江金融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支行
责任制
储蓄余额
农行
储蓄工作
储蓄所
富阳
被动局面
推广实施
完成指标
-
描述:
今年,富阳农行在恩波桥储蓄所试行“三定一奖”责任制以后,陆续在富阳镇的南门街、市心北路和新登镇的新城、新街四个储蓄所,以及支行储蓄柜推广实施。几个月来,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储蓄工作的发展,扭转了一月份因贴花兑付而形成的集镇储蓄下降的被动局面。到五月底止,全县集镇储
-
我省股份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对策建议
-
作者:
周庆治
冯国祚
来源:
浙江经济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股份制企业
实行股份制
集体股
公有制企业
国营企业
股份化
对策建议
股份经济
股份企业
个人股
-
描述:
(一)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对所有制形式改革的探索,我省出现了一批股份制企业。它们大体上分为三类:一是推行股份化的原来公有制企业,二是农村新办的股份制企业,三是不同企业之间通过横向联系形成的股份制企业。公有制企业中最先推行股份制的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如绍兴市二轻总公司于去年8月开始制订股份化方案,9月15日起,二轻所属的绍兴皮件厂、绍兴家具制镜厂、绍兴制动器厂、绍兴贴花印刷厂已实行股份制,今年争取在全系统铺开。富阳县二轻所属的无线电二厂也实行
-
从统一科学到统一艺术
-
作者:
戴钢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与艺术
传统艺术
综合艺术
概念艺术
艺术作品
艺术现象
非艺术
绘画
《泉》
雕塑
-
描述:
(一)从统一科学谈起谈论统一科学的问题几乎成为一件时髦的事情.时髦并不总是意味着昙花一现,或许那些长时期均能立于时髦之地的物件便是那个时代的大趋势.出于不同侧重的需要,人们有时又用科学的一体化和科学的综合来系指我们所说的统一科学现象.近一个世纪来的自然科学发展,较之文艺复兴...
-
文化中心、社教馆展览室经营之我见
-
作者:
谢义勇
来源:
社教双月刊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网络战争
书架
《沉思录》
网络洗钱
房地产泡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描述:
近年來,由於政府大力推展文化建設,使一向沉寂的文藝活動顯得非常蓬勃。尤其藝術工作者紛紛將其個人辛苦創作的結晶適當的展現,展覽風氣大開,舉凡國畫、書法、油畫、水彩、雕塑、攝影……等,莫不爭奇鬥艷,開創了我國五千年來藝術創作的新局面。藝術創作風氣鼎盛,帶動了藝術生活化的熱潮,也使藝術家積極尋求發表的管道。自從民國六十八年政府決定每縣市建立一所文化中心以來,公設畫廊大為增加,燈光、空調均屬一流,理應可以疏解過去場地缺乏的窘境。但是,幾年來文化單位與藝術家之間,仍有若干見解未能充分溝通,少數藝術家甚至對展覽場地的主管人員略有微詞;而主管當局亦因無法拿出具體可行的辦法而深感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