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把爱情献给爱情
作者: 黄春   来源: 中华文摘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文昌帝君   伦理观   道德规范体系   阴骘   终极关怀   道教   道德信条   官僚士大夫   劝善书  
描述: 女友曾经发给我一条短信:如果你不相信爱情了,那么去看看夏加尔的画吧。 马克·夏加尔是白俄罗斯裔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他的油画,色彩鲜艳,别具一格,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看夏加尔的画时,我常常会被一种叫做爱情的东西所感动,他怎么可以这么忠贞地迷恋一个女子?《粉红色爱情》、《绿色爱情》、《褚石色爱情》、《黄色爱情》这4张画里,都是他和她——夏加尔和妻子蓓拉。 从他们22岁结婚,到她57岁去世,他们的爱情始终是一种很透明的状态——每年她的生日,他都给她画一张像。
后窗
作者: 约翰.迪克森.卡尔   来源: 中华文摘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文昌帝君   伦理观   道德规范体系   阴骘   终极关怀   道教   道德信条   官僚士大夫   劝善书  
描述: 画中走下来的女子 布朗先生的后窗正对着老邻居梅森的卧室,以前,他们常常隔着窗户聊天。可是,这几个月梅森先生的心脏病犯了,他只能躺在床上,一日三餐和他的药都是由家庭护士送到床边。 梅森再没力气和老朋友聊天了,布朗心里感到很遗憾,但他还是会习惯性地走近后窗,注意着老朋友卧室里的动静。当护士拉开窗帘时,布朗就能看到对面卧室里的一面墙和墙上的一幅油画。 画中是一位身穿宫廷鲸骨撑裙的古代美人,据说她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情妇,这个女人以行巫术和下毒而著名,最后她被国王遗弃,下场凄惨。布朗曾经问过梅森先生,他为什么要在卧室里挂这么一幅女人肖像。梅森解释说,她是自己家族的一位祖先。布朗很不喜欢这幅画,但每当他走到自家的后窗时,他都不得不面对这幅画。 这天晚上,布朗踱到后窗前,习惯性地朝梅森的卧室望去,室内灯火通明,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儿,让布朗先生简直难以置信:只见那幅油画上的古装美人竟飘飘然地从画上走了下来,手里还举着一个托盘。她走到梅森先生的床边,将托盘放在一旁的小桌上,然后开始给梅森先生灌药。梅森先生似乎在抗议,他嘟囔着什么,但那个女人不由分说将药灌进了他的喉咙,梅森挣扎了几下,终于瘫软在床上不动了。
人有三大失败
作者: 潘国本   来源: 中华文摘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文昌帝君   伦理观   道德规范体系   阴骘   终极关怀   道教   道德信条   官僚士大夫   劝善书  
描述: 人有三大失败,应当力免。 第一,把做人当一门深奥学问修炼。开始,《三字经》、《弟子规》,读中学大学又将卡耐基的著作立为成功指南,出了校门,听专家讲座,看做人文章,跟儒生体悟“吃亏是福”,“打了你的左脸,送上你的右脸”。有剑走偏锋的,官场通行的“厚黑学”、贾雨村赏识的“护身符”,也成怀中宝典。 好端端一个人,做着做着,就成了假山、盆景,玲珑乖巧是有了,但也歪着脖子扭着腰了。人的99%的烦恼都是“做”出来的。人会越做越浑浊,越做越别扭,越做越需要再做。如果尝试不做,将自己还原为本本分分,简简单单的本我,一定轻松、自如、可爱。 不做,才是为人捷径。 本分的人,一定善良,不会失去道德底线,也一定记牢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清澈的人,一眼见底,与他在一起不用设防,不用担心吃亏上当,不用担心中暗箭吃闷棍;简单的人,是什么让你看什么,没有花花念头,它的反面是复杂,复杂总是生隙和误会之源,总容易顾此失彼,将自己缠成死疙瘩。什么人愿意与这样的人结交、共事?简单的人也会错,但因为简单,改正起来也特别容易,活得必然轻松。清澈的人也伤害人,因为在明处,就是伤害了,也清清楚楚摆在那儿,容易得到对方的宽容和谅解,口碑不会差。
梁思成泪别北京牌楼
作者: 王军   来源: 中华文摘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文昌帝君   伦理观   道德规范体系   阴骘   终极关怀   道教   道德信条   官僚士大夫   劝善书  
描述: 1952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公安局交通管理处认为,大街上的牌楼附近交通事故频繁,牌楼影响交通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这一年,在文津街北京图书馆门前发生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原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总建筑师李准回忆道:那里的交通环境的确不好,自北海大桥下桥向西正逢下坡道路,车速一般较高。而前面原北京图书馆门前附近的“三座门”有3个门洞,开间不大,一般只能通过一部汽车,再向前又遇到向北的弯道,行车视线受到较大的障碍。 当时一部汽车自东向西疾驶,在快要进三座门时突然发现转弯过来的另一部汽车迎面驶来,这位司机看到迎面来的车里有前苏联专家,在已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躲避的情况下,这位司机出于对“老大哥”的尊重,毫不犹疑地把车撞在三座门的门垛上,专家的车有惊无险地顺利通过,这位司机却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1952年5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就牌楼影响交通的问题向中央请示:拟拆掉朝阳门、阜成门城楼和瓮城,交通取直线通过;东四、西四、帝王庙牌楼一并拆除。5月9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这个方案。 北京市副市长吴晗担起了解释拆除工作的任务。梁思成与吴晗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梁思成认为,城门和牌楼、牌坊构成了北京城古老街道的独特景观,这类似于西方都市街道中雕塑、凯旋门和方尖碑等,可以用建设交通环岛等方式合理规划,加以保留。
完美的猎物莫洛迪·坎贝尔 张维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华文摘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文昌帝君   伦理观   道德规范体系   阴骘   终极关怀   道教   道德信条   官僚士大夫   劝善书  
描述: 上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 萨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 “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萨莎乐不可支,强忍着不动声色。“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她飞快地回答,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屋内高档家具顿时映入了她的眼帘。 “正打算养,”老妇人颤巍巍地说,“找钟点工就是为了帮我照料猫咪。” 萨莎朝老妇人笑了笑。她确信自己很有把握做这个活——她以前从未失过手。白发苍苍,不爱打扮,衣着朴素……这样的老家伙最容易摆平。萨莎要的薪酬比那些中介机构开价低得多,只要给现金就行,有了现金干什么事情都方便。 老妇人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她的猫,萨莎的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瞟来瞟去。昂贵的家具,可观的雕塑,餐柜上摆放着银光闪闪的蜡烛台,那八成是纯银做的。毫无疑问,主人的卧室里肯定还有许多珠宝和大量的现金,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不大喜欢银行卡。萨拉沾沾自喜,想象着即将到手的果实。寻找贵重物品的藏匿之处对萨莎来说是小菜一碟。 “亲爱的,再加点茶?” 萨莎欣然应允,笑容可掬。老妇人拿茶壶的那双手青筋毕露,满是皱纹的手背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
政治的依托与心灵的归宿
作者: 斯东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华夏文明   中国红   中国文化   “中国”   中国人   心灵  
描述: 小是龙袍的黄,不是青花的蓝,在中国文化留有烙印的诸多美色中,只有红色被冠以“中国”,称之为“中国红”,红色到底凭借怎样的魔力博得了中国人近乎偏执的嗜爱,又是如何在华夏文明的熏染下,成为最中国的美色?且得中国人与红色的故事。
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 打开的京剧衣箱
作者: 刘札福   陶钧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京剧   私人博物馆   艺术馆   服饰史  
描述: 这是一个被打开的京剧衣箱,徐徐近前,能翻找出蟒、帔、靠、裙、衣等五彩斑斓的戏衣。这是一家独特的私人博物馆,踏入其间,也正如看到了一部活色生香的京剧服饰史。
最民族的美色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   社会归属   各民族  
描述: 色彩是一种标志社会归属的符号。一个民族究竟崇尚什么色彩,大抵可以从民族的族徽和保护神——图腾中寻找答案。如果仔细梳理那些流传久远的民族传说,会发现,在“五彩斑斓”的表象背后,各民族对黑、白、红、青几种正色竞有不约而同的尊崇。
诗词里的青绿红白
作者: 骆昱含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词   中国人   文学艺术   衣食住行  
描述: 中国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其间有令人品味不完的优美的词句、意境、情感。透过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我们还可以看到荡漾在古人衣食住行里的青绿红白。传统的中国人,有着五彩斑斓的雅致生活和对美色的追求。
铜镜上的吉祥
作者: 夏居宪   来源: 中华遗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镜   彩绘   吉祥   象征意味   汉代   铜质   出土  
描述: 古人珍爱铜镜,因为它不仅可以正衣冠,也充满天地有序的象征意味——镜体为圆、乳钉为方。为了加强这种象征意味,汉代还流行对铜镜施彩绘,利用朱砂、白垩、空青搭配黑漆,以及铜质本身的金黄,便可以构成吉祥五色。图中这只汉代彩绘铜镜,出土于西安北郊,其上犹可见五彩彰施的痕迹。
< 1 2 3 ... 1830 1831 1832 ... 1848 1849 185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