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8263 条
-
动态雕塑设计考量要素
-
作者:
杨超翔
聂桂平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态平衡
地运动
基本原理
运动形式
心理需求
艺术审美
作品
设计考量
要素
雕塑
-
描述:
运用心理学和审美学的原理,通过对动态雕塑的研究和分析,归纳出考量动态雕塑设计的两个要素,提出动态雕塑设计既应该充分体现运动构成的基本原理,又应该充分满足艺术审美的心理需求,并陈述了关于艺术审美方面的六点要求。
-
动态雕塑的人机界面研究
-
作者:
唐骉
聂桂平
张家骏
戴一涛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界面研究
积极作用
动态
相结合
听觉界面
界面分析
装饰雕塑
造型
人机工程
学理论
-
描述:
动态雕塑可以通过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同时引入时间概念,在运动中表现其体积和造型,表达特定的寓意。由于动态雕塑在不同瞬间可以呈现不同的状态,所以与传统的静态雕塑相比更能受到人们的欢迎。本研究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通过对动态雕塑的人机界面分析,发现设计的相关线索,希望对我国雕塑行业的拓展有积极作用。
-
谈先秦时期青铜雕塑的制作工艺及造型风格
-
作者:
何婷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奴隶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社会
青铜器
铜雕塑
造型
风格
青铜文化
先秦时期
制作工艺
-
描述:
先秦美术包括夏,商、周以及春秋和战国时期,其中春秋以前属奴隶社会,战国进入封建社会,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青铜冶铸,制陶、玉石骨牙雕刻,髹漆及纺织等手工业日见发展,技艺日益精湛。本文主要对先秦时期青铜雕塑的制作工艺及造型风格进行分析。
-
流行文化与经典雕塑艺术
-
作者:
于明刚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行文化
雕塑艺术
-
描述:
本文从流行文化整体概况分析,说明流行文化和经典雕塑在历代不同的时期都存在一种交融,而传统文化对雕塑艺术也有一定的影响;雕塑艺术可以说在每个时代都是文化的呈现。
-
论大学校园景观雕塑的价值与运用
-
作者:
马宇威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载体
校园坏境
校园雕塑
审美精神
-
描述:
以校园景观雕塑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大学景观校园雕塑凝练文化价值,延展校园历史文脉、装饰校园环境,引发校园景观灵性、作为校园立体名片彰显校园,作为大学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园雕塑的发展和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
环境艺术设计中水的意义
-
作者:
王峰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物
水
环境
生态
空间尺度
雕塑
精神
-
描述:
水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水是地球万物生存的前提,水在环境艺术中的地位,早已脱离了它作为物质的价值。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但水并不高傲,它可以和建筑物、雕塑、自然石、植物、广场等作为环境的主体共同存在。
-
潞王陵石像生的雕刻艺术
-
作者:
王燕翔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皇陵
象征
王陵
艺术价值
寓意
陵墓雕刻
神道
石雕
雕刻艺术
雕塑
-
描述:
潞王陵神道石像生,是封建墓葬特权形成的产物,其象征"权力与生命永恒"的寓意实乃封建糟粕。但超乎众藩王乃至皇帝的石像生雕塑却凝聚了皇陵石雕的艺术精华,竭力表现潞王生前骄横和死后奢想的逾制与僭越,本文以潞王陵石像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雕刻艺术。
-
浅析中国的水陆画艺术
-
作者:
刘忠国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陆画
艺术
中国
-
描述:
中国水陆画艺术是古代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一种宗教宣传画,是中国历史画卷园地中的一朵盛开的奇葩。中国水陆画所描绘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形式有轴画、壁画、雕塑等。本文还论述了我国水陆画的艺术特征、水陆画所体现的宗教思想以及水陆画的功能与作用。
-
工业遗迹的艺术化改造:艺术作品在入口景观中的运用
-
作者:
宋宁宁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遗迹
艺术化
绿色公园
入口设计
-
描述:
艺术作品在景观空间中的作用在于传达真实的物质媒介所承载的抽象特征。波普艺术与达达艺术中的非常规的材料、鲜明的色彩和戏剧性形式,以及对材料的拆解与重构,为景观入口设计提供了新的美学标准。废旧的厂房、设备等也可成为艺术创作的材料;废物雕塑则是用废品、废弃物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后工业社会废弃的概念,两者都带有一定的戏剧性。同时,极简艺术、大地艺术或其他艺术思潮都尝试过工业材料的应用。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艺术成为处理工业废材废料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思想和构图法则丰富了后工业景观的设计语汇。
-
亦中亦西的水墨油画艺术
-
作者:
苗瀚文
来源:
现代装饰·家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材料
火山爆发
油画艺术
跨界
油画布
美术学院
环境问题
中国画
湖北
飞机
-
描述:
当中国画的传统教育背景与西方当代艺术思潮发生激烈碰撞时,一种跨界合作的创作情感浮出水面。出生于1985年的苗瀚文在2004年考入湖北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并选定工笔画研究作为自己的创作方向。毕业创作——工笔纸本作品《空间》为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荣获第十一届湖北美术作品展“湖北美术奖”银奖。大学毕业后他又申请到英国北安普敦大学学习当代艺术,由此开始了绘画材料上的转变和艺术思维的实践。 在英国,苗瀚文开始尝试在油画布上进行艺术创作,把墨在宣纸上自然渗化所产生的水墨氤氲的流动感和气韵节律,运用西方绘画材料和油画布表现出来,赋予油彩一种中国绘画惯有的流动性和透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