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生物形态美感研讨
作者: 安嘉净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物形态美感   语言手段   语言规则   语言元素  
描述: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着生物形态美感的世界里。天空中展翅飞翔的雄鹰,水里自由自在游走的鱼,海底五彩斑斓的珊瑚,都带给人类由衷的赞叹和对无限美的心理感觉。生物形态美感,它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特征?研究它又有何意义?本文从分析生物形态美感的内涵为着眼点,探讨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思维过程中,是如何探索和体验生物美感的。理性认识生物形态之美,将有助于人类从多层面、多角度的去体会并发扬这种独特的美感,是本文目的所在。
现代报刊版面设计探讨
作者: 王悦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面设计   个性化   报刊  
描述: 随着注意力经济的概念被引入报业经营领域。版面设计已经成为报纸塑造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吸引广告客户、提高经营收入的重要一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报纸纷纷追求第一眼效应,力求在五花八门、五彩缤纷的报摊上独树一帜。如何以更具个性魅力、更为引人注目的版面包装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激发更多人的购买欲。并以此为报业经营良性循环提供重要的推动力,成为众多报社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从传播学角度对我国现代报纸的版面设计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剖析问题.科学借鉴,提出思考,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民族化包装设计的再思考
作者: 燕杰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化   民间艺术   包装设计  
描述: 现代社会,包装设计在商品销售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令人瞩目,包装使产品五彩缤纷、魅力十足。作为意识文化和经济活动的双重载体,民族化包装不仅是获取经济效益的竞争手段,也是民族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发展民族化包装的同时与现代设计思维紧密结合,民族性与国际化互相吸收并借鉴,必将形成具有中国代表性的优秀包装。
玲珑瓷碗的创新设计实践
作者: 桂明   黄生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瓷   陶瓷设计   3D打印  
描述: 、用户分析、计算机三维建模、3D打印、玲珑吹砂工艺(1)等现代设计方法和工具,设计出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的玲珑瓷碗,并实现了标准化量产。
浅谈雕塑在商周青铜器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作者: 杨远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设计   商周青铜器   雕塑  
描述: 从商代前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圆雕、浮雕、透雕等雕塑技法,和装饰工艺技术相结合,在青铜器的装饰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不仅丰富了青铜器的造型艺术,改变了青铜器几何造型的单调感,也丰富了青铜器的装饰形式。其与薄浮雕的纹样性装饰相辅相成,形成了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装饰艺术效果,赋予了青铜器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展现出了商周时期独特的青铜文化艺术。
高更:变形记(gauguin:Metamorphoses)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设计   商周青铜器   雕塑  
描述: 2014.3.8-6.8 |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此次展览聚集了高更罕见而精彩的版画和素描作品,展示了这些作品和那些已经被人们熟识了解作品、木头、陶瓷雕塑之间的关系。本次展览展出作品共150件,包括120幅纸上作品和30件相关的绘画和雕塑,这些作品是首次全面的展出,创作时间为1889-1903年,反映了艺术家对各种媒介的尝试,从木质浮雕到“原始的”木刻版画,再到水彩单版画,以及大型而神秘的摹绘素描。
浅析雕塑风时装的形式美
作者: 王春晓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风   形式美   面料设计   时装设计  
描述: 雕塑风时装之所以备受当代时装设计的追捧,是此类设计风格的服装既保留了复古主义的设计元素,又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增加了新的因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力求达到人们对美的要求,不论是柔与美还是力与强,根据不同人体的需要,使穿着者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服装是“行走的雕塑”,它是对人体美的展现与塑造,它们是画卷着身,也是布料构建,呈现出千种风情的雕塑结构之美。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中雕塑功能的研究
作者: 李欣然   高峰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功能   公共空间   城市   雕塑  
描述: 城市雕塑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对中国城市雕塑的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强调雕塑设计的内在要求,展现其真正的魅力。着重分析了城市雕塑的文化功能、审美功能、经济功能、宣扬功能和安抚功能。如何引导城市雕塑与城市环境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它的功能性需求,是现代城市雕塑艺术家都应重视的一个课题。
浅析亨利·摩尔雕塑
作者: 张莉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蕴   情感   人文主义   自然  
描述: 20世纪伟大的雕塑家亨利·摩尔以一种积极的尝试心态进行着雕塑的创作。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从现实生活和历史经验中汲取灵感,用他独特的风格来表现生命的意蕴。文章将通过分析摩尔雕塑中“自然与生命意蕴”的表现,重新认识其雕塑作品及蕴含的深意,体会人文主义精神对于雕塑艺术的影响。
西方古典雕塑的挣脱——安东尼·格姆雷艺术装置创作思维的研究
作者: 洪紫林   来源: 艺术与设计(理论)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思维   古典雕塑   艺术装置   安东尼·格姆雷  
描述: 在雕塑历史上,从古希腊、古罗马到19世纪期间的雕塑被称为古典雕塑。这个时期崇尚理想主义并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在雕塑的题材选择上,以描绘圣经为主,大多为人格化的神以及英雄人物等。艺术家安东尼·格姆雷经历过60年代欧洲的反叛运动,他反对古典雕塑注重在身体上的名利、美貌、权利和强加给观者的政治思想,提倡雕塑应该更加关注人体的本身,强调观者的主体地位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
< 1 2 3 ... 17 18 19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