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199 条
-
博物馆的善意 博物馆·文化·建筑
-
作者:
方晓风
来源:
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古城
欧洲人
文化
波兰
建筑
-
描述:
2009年9月去波兰参加一个文化论坛,被波兰教授带着参观了十来座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尤其在古城克拉科夫,一天看3座博物馆,体力都快不支了。当时就颇有感慨,欧洲人对博物馆的重视让人肃然起敬,深层的原因是
-
旧水塔,新宿舍
-
作者:
孙莹莹
来源:
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感
设计
室内空间
宿舍
工业改造
水塔
建筑特点
学生公寓
-
描述:
这个项目突破了一般工业改造思路,将废弃水塔改造成了一个学生公寓。设计充分保留了原有建筑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具有雕塑感的外形和舒适的室内空间,在设计思路和改造方式上都有独到之处,很有借鉴价值。
-
旧水塔,新宿舍 水塔的改造
-
作者:
Jens Markus Lindhe
Torben Eskerod
孙莹莹
来源:
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借鉴价值
雕塑感
室内空间
改造思路
新功能
娱乐中心
设计思路
水塔
建筑特点
学生公寓
-
描述:
工业改造新思路这个项目突破了一般工业改造思路,将废弃水塔改造成了一个学生公寓。设计充分保留了原有建筑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具有雕塑感的外形和舒适的室内空间,在设计思路和改造方式上都有独到之处,很有借鉴价值。
-
用艺术解读历史 观陈志光的《古戏台》有感
-
作者:
邹跃进
来源:
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解读
雕塑家
戏台
蚂蚁
-
描述:
以创造动物,特别是蚂蚁形象而著名的雕塑家陈志光,在2006年出人意料地创作了一件引人关注的作品:《古戏台》。说其出人意料,是因为从蚂蚁到戏台,其间的距离实在是过于巨大。说其引人关注,则因为在当代艺术中,很少有艺术家像陈志光那样,花费巨资和长时段的劳作,把一个高7.8m的古戏台,用现代的不锈钢,以手工的方法,完整地呈现给了
-
远逝的风景与当下的痕迹:陈文令近作解读
-
作者:
王明贤
来源:
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奥地利
现代艺术博物馆
视觉冲击力
解读
中国
痕迹
维也纳
-
描述:
去年深秋,我到维也纳参加中奥文化年学术论坛,并参观了由中国美术馆与奥地利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划并联合主办的中国:面对现实展。在欧洲最大的博物馆建筑群维也纳博物馆群的广场上,陈文令的不锈钢雕塑《中国风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有一种特别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近年来国际上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展中,《中国风景》是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震撼效果。
-
果冻
-
作者:
傅刚
费菁
来源:
城市环境设计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果冻
不锈钢材质
钢模型
板模型
PVC
北京师范大学
电脑模型
-
描述:
项目名称:80梦/果冻原型0612设计者:傅刚+费菁建筑师建设地点:北京设计类型:永久建筑/雕塑装置设计规模:3.10m×10.75m×6.08m占地面积:72m2使用材料:不锈钢、钢、漆设计时间:2006-2007年委托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1980届校友90周年校庆筹备组
-
红色情怀与时代风貌的交融:浅谈吴为山教授作品渡江战役纪念馆大型主题雕塑《千帆竞渡》的形式理念
-
作者:
郎钺
来源:
城市建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星
形式理念
风帆
红色情怀
柱体
时代风貌
-
描述:
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教授作品,大型主题雕塑"千帆竟渡"在南京渡江战役纪念馆落成.其形式理念打破了革命题材雕塑作品贩以写实性的英雄人物来塑造的一贯模式,融入了抽象形式与符号化语言;使得作品一目了然而又回味无穷,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形式上充满力度与动感,并把现代科技手段应用在传统题材,兼具历史感与现代感.作品在城市雕塑的传统题材与当代城市的建筑环境和时代气息相适应方面作出了全新的尝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红色情怀与时代风貌的完美融合.
-
邱新良:扎根泥土的艺术家
-
作者:
暂无
来源: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艺术创造力
创造理念
-
描述:
邱新良,男,艺名邱拙,1953年正月十五出生.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 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教授; 兼中北大学客座教授; 北京崇文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
如何搞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
-
作者:
张上海
来源:
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耐久性
创作设计
城市雕塑
原创性
-
描述:
城市雕塑作品是城市的标志也可以说是城市的眼睛,其内容即要突出主题反映时代特征、塑造城市特色、传承城市文化、促进城市文明,又要体现雕塑本身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做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
-
李象群雕塑艺术馆设计
-
作者:
陈晗
梅洪元
来源:
城市建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连接
建筑物
设计
坡形屋面
适应性改造
艺术馆
雕塑
医科大学
-
描述:
一、项目概况李象群雕塑艺术馆的前身是医科大学的疗养机构所在地——1栋3层的废置建筑物。原建筑的主体空间为类似旅馆的单元式住宿功能,顶层为人字坡形屋面;主体侧翼是1层的厨房,中间由2层的餐饮和管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