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199 条
-
大遗址的大未来
-
作者:
陈西御
杨文秋
来源:
地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器时代
姜寨遗址
大遗址保护
洛阳城
秦始皇陵
欧洲国家
汉长安城
文化遗产保护
-
描述:
从石器时代的良渚遗址、牛河梁遗址、姜寨遗址……到夏商时代的二里头遗址、殷墟遗址……再到曲阜鲁国故城、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太和城遗址、辽上京遗址、西夏陵、南宋临安城遗址、景德镇御窑遗址、圆明园遗址……100个沉甸甸的名字构成了大遗址保护项目库的首批名录。这里面有些名字已经为人们所耳熟能详,得到广泛的宣传、科学的保护;有些却还非常陌生,就连生活在其上的居民也不知道它们真实的面貌。这就是我国大遗址的现状。大遗址是一个年轻的概念。放眼世界,比起欧洲国家几百年的遗址遗迹保护经验,才十多岁的中国大遗址保护工作只能说是刚刚起步,略显稚嫩。大遗址,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和新形式,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挑战,会有一个大未来么?
-
明代青花瓷的艺术与收藏
-
作者:
暂无
来源:
商业文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陶瓷装饰
装饰纹样
图案纹饰
收藏
艺术
明代
雅俗共赏
-
描述:
青花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瓷器种类,其装饰纹样在陶瓷装饰发展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是釉下彩的一种。青花瓷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强,瓷质细腻而洁白,蓝色釉下彩绘幽然可人,图案纹饰雅俗共赏,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唐代的青花是青花瓷的滥殇期。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
-
曹爱勤艺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儿女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美术家
海外联谊会
艺术作品
江西省
硕士研究生
协会会员
景德镇市
终身成就奖
-
描述:
曹爱勤,女,一九五四年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市陶瓷世家,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艺术实践与理论专业,获得艺术硕士研究生学位。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二00四年被誉为世界优秀专家人才,二00八年十月一日被国家授予共和国杰出艺术家,同时获得“中华艺术终身成就奖”和“共和国改革创新人物”荣誉称号,曹爱勤系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市海外联谊会理事。
-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徐江云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工大学
独特风格
江西省
现代艺术
陶瓷研究
陶瓷艺术
美术师
学会会员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徐江云,1962年12月出生于景德镇,祖籍江西丰城,1987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200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现任职于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雕塑专业会员。其创作的作品既注重吸收传统陶瓷艺术的精华,又融合现代艺术的审美取向;既注重造型与装饰的独特风格,又重视陶瓷材质的开拓与广泛利用,作品内涵丰富,风格新颖,在全国、省市级陶瓷评比中屡屡获奖。
-
权威解读资源枯竭型城市政策
-
作者:
王勇
来源:
大江周刊(纪实)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移支付
资源枯竭型城市
陶瓷产业
城市可持续发展
工作人员
陶瓷文化
政策支持
景德镇市
陶瓷企业
城市政策
-
描述:
2009年3月5日,景德镇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一石击起千层浪,资源枯竭城市这一消息迅速传播到各个领域,成为眼下瓷都市民最关注的热点问题。
-
人物介绍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介绍
景德镇陶瓷学院
铜川市
西部特色
烧制技术
文化部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耀州窑
-
描述:
孟树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耀州窑陶瓷烧制技术唯一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影响力的传承人”。1955年出生于陕西铜川市陈炉镇的一个陶瓷世家,198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现任铜川市陶瓷研究所所长。其作品严谨深邃而清秀飘逸,具有雄深豪放的西部特色和诚善睿智的个性灵韵。
-
最后的浮华光绪瓷器掠影
-
作者:
尹青兰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平天国运动
景德镇瓷器
光绪
国家主权
黄金时期
浮华
统治集团
鸦片战争
-
描述:
经过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清王朝的统治风雨飘摇,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一方面不断出卖国家主权以换取暂时的稳定,另一方面则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在这种背景下,景德镇瓷器生产有了复苏迹象,但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这只是短暂的回光返照,是清王朝经过康雍乾瓷器生产的黄金时期后所呈现出的最后一抹浮华的光影。
-
乱真与鉴真光绪仿康熙青花瓷的鉴别
-
作者:
王军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鉴别
康熙
鉴真
制瓷业
光绪
社会经济
瓷器
-
描述:
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官民窑制瓷业都得到蓬勃的发展,特别是康乾时期的瓷器生产,不仅品种丰富,产量也巨大,其制作更是精美。可自乾隆以后开始衰退,但到光绪一朝其瓷器的生产,无论是品种、数量、质量均比前几朝有所提高,这一时期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最大特征是仿古。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记载,
-
李亮国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系
南平市
艺术设计学
福建省
中国画专业
美术学院
研究生课程班
美术家
景德镇陶瓷
师范大学
-
描述:
李亮1967年12月出生于福建仙游,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武夷学院艺术系副教授、福建省陶行之书画院理事、南平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199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98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课程班,200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生活与陶瓷专业,获硕士学位。
-
甘肃首届平川陶瓷文化节举行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能源基地
江西省
中国西部
陶瓷研究
陶瓷文化
景德镇陶瓷艺术
文化研究
平川区
工艺美术
-
描述: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甘肃省白银市政府主办,平川区承办的中国西部(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于8月19日至20日在西北能源基地、陶瓷重镇白银市平川区隆重举行。受组委会邀请,景德镇市陶研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宁勤征,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杨曙华、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所美研室主任、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赵中良及江西省陶研所《陶瓷研究》杂志副主编曹新民等一行六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