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44 条
-
隧道窑预热带气幕的模拟试验
-
作者:
赵祺元
来源:
耐火材料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焦油
电加热
粘土砖
螺杆泵
烧粘土
工艺流程
管状电热器
-
描述:
隧道窑预热带气幕的模拟试验
-
隧道窑热处理油浸滑动水口砖
-
作者:
暂无
来源:
耐火材料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焦油
电加热
粘土砖
螺杆泵
烧粘土
工艺流程
管状电热器
-
描述:
隧道窑热处理油浸滑动水口砖
-
隧道窑烧成带采用双层拱加热助燃空气
-
作者:
暂无
来源:
耐火材料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焦油
电加热
粘土砖
螺杆泵
烧粘土
工艺流程
管状电热器
-
描述:
隧道窑烧成带采用双层拱加热助燃空气
-
丹麦的雕塑大师—伯特尔·托尔瓦德森
-
作者:
唐朝岳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装饰品
梵蒂冈
罗马
卡兰
母亲
奖学金
哥本哈根
拿破仑
雕塑
-
描述:
伯特尔·托尔瓦德森(Bertel Thorvaldsen),1770年11月19日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他的父亲叫高茨卡尔克·托尔瓦德森,是一个海岛上的居民,母亲叫卡兰,是朱特兰人。他家开了一间小小的装饰品雕刻店。由于家贫,父母无钱供他读书,他只好每天到处游荡。长到十二岁时,他父亲让他在自已店里当一名助手。
-
旅美华人艺术家蔡文颖动态雕塑三幅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家
三大支柱
女学生
工作室
创造性的发展
美术史
密叶
雕塑家
展览会
罗丹
-
描述:
旅美华人艺术家蔡文颖动态雕塑三幅
-
托尔瓦德森雕塑作品三件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家
三大支柱
女学生
工作室
创造性的发展
美术史
密叶
雕塑家
展览会
罗丹
-
描述:
托尔瓦德森雕塑作品三件
-
格奥尔格·巴塞利茨谈话录
-
作者:
德尔菲娜·勒纳尔
费大为
徐波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国立图书馆
麻胶版画
新表现主义
法国
主题表现
双年展
绘画
作品
雕塑
-
描述:
在法国从来没有象本月那样展出这么多格奥尔格·巴塞利茨的作品。这位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自1980年以来在国际画坛上崭露头角,声望日增,以至获得在法国国立图书馆举办其版画和雕刻作品回顾展的荣誉。自然,法国人并未淡忘巴塞利茨在巴黎和外省画廊里的作品,传统的主题由于画面倒置而名噪一时。巴黎新双年展国际评奖委员会对巴塞利茨的作品也作了精选。
-
我的曾祖父是屠格涅夫
-
作者:
谷泽由起子
程鹿峰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屠格涅夫
上流社会
委拉斯凯兹
中年妇女
托尔斯泰
契诃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肖像画
二十年
曾祖父
-
描述:
一提到屠格涅夫,闪过脑际的就是《初恋》、《父与子》和《罗亭》。回想起来,当时虽然一看到这几本书上的那些生疏的地名和人名就感到困惑,但为了升学和自身的修养而不得不鞭策自己去硬啃它们。托尔斯泰也好,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也好,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他们大概都是帝俄时代的大文豪,与我理应不会有什么关系的。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住在巴黎,有一天,偶然结识了一位住在附近的中年妇女。她虽然是法国人,可是生得娇小玲珑,金发碧眼,艳丽照人。当时正是寒冬时节,我在巴黎既言语不通,又举目无亲,使我心情忧郁,只是塞纳河水一下子使我着了迷,我就在这时和她相识了。这位妇人亲切地接待我,请我喝咖啡,又请我吃饭。从此我经常到她家去作客,甚至呆在她家的时间比呆在自己公寓的时间还长。她的家很简单朴素,很难使人相信是法国上流社会的家庭,房内的墙上挂满了肖像画和照片,书
-
是他雕塑的自由女神像——美国不朽象征的史话
-
作者:
尼古拉斯·普兰
张金铨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人
象征
创造力
第二共和国
艺术家
自由
雕像
十九世纪
雕刻艺术
雕塑
-
描述:
三百零五英尺高、举世无双的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利坚合众国自由的象征,耸立在纽约港。然而,你知道是谁雕塑了这尊自由女神像的吗? 他就是十九世纪末的一位富于创造力的著名艺术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蒂。巴托尔蒂于1834年8月2日生于法国,是早年移居法国的一个意大利人的后裔。巴托尔蒂在青年时代就专注于雕刻艺术。在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于12月发动政变推翻第二共和国的那天,他走上巴黎街头,目睹了使他终生难忘的景象:一群共和党人在街上设置了路障,当夜幕降临时,一个少女手擎火把,高
-
一个女人的消逝——卡米耶·克洛代尔展览在罗丹艺术馆展出
-
作者:
米歇尔·库尔诺
胡波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十年
营养不良
艺术馆
精神病院
克洛
创作
雕塑艺术
罗丹
保尔
阿维尼翁
-
描述:
罗丹艺术馆展出了卡米耶·克洛代尔的雕塑。卡米耶·克洛代尔生于1864年,比她的兄弟保尔大三岁半,1943年可能因为寒冷和营养不良死于维勒纳夫—莱—阿维尼翁附近蒙德维格的一所精神病院里。她在那里被关了三十年。很多参观者在这些雕塑前沉思。其中一些雕塑跻身于这个新旧世纪之交时期的最美、最刚健遒劲的雕塑创作之林。(卡米耶的杰作主要创作于1888至1907年间)然而卡米耶之所以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有一些在雕塑艺术之外的原因。如果说有一个剧本、好几本书、一些重要文章以及巴黎和外省举办的展览都是献给卡米耶的话;如果说一些著名女演员自告奋勇在电影中扮演这个女子的话,那是因为,在1984年,卡米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