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2 条
-
杜米埃的漫画塑像
-
作者:
让·勒内·加勃里
杜新玲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七月王朝
泥塑
艺术造型
小雕像
塑像
肖像
漫画
莫里斯
雕塑
青铜像
-
描述:
鲁佛尔宫购进的杜米埃在七月王朝最初几年用着色生泥做的36个胸像,这无疑是国家在雕塑上的最精彩的、也是最期待的收藏之一。这些胸像的历史,尽管有几点还不清楚,总的来讲还是众所周知的。在1832年4月26日的讽刺刊物《漫画》杂志上,主编菲力滂宣布:杜米埃应他的请求,制作了一个《中庸政府知名人士肖像画廊》。他用泥捏出每个人物,然后再按泥塑画成漫画。根据某些材料证明,杜米埃是在议会开会期间,在记者旁听席上做的这些胸像的;也有另一种说法:杜
-
伊万·麦什特洛维奇
-
作者:
龚田夫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主义思想
民族独立
科索沃战役
民族历史
巴尔干半岛
奥匈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南斯拉夫
民族主义者
爱国者
-
描述:
伊万·麦什特洛维奇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南斯拉夫雕塑家,他还是一位画家、建筑师和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是南斯拉夫著名的爱国者和民族主义者。艺术家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南斯拉夫民族。
-
把健康的人体美术品与黄色图片区别开来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彩色图
艺术价值
人体美术
美术史
美术品
维纳斯
审美能力
雕塑
人体绘画
-
描述:
最近本刊编辑部接到有些读者的来信,反映有的单位把《世界美术》等有关美术书刊作为黄色书刊查禁或以“借看”的名义把这些刊物没收,理由是在这些刊物中印有人体美术品的图片。某些单位的有些同志把本刊1981年第4期刊印的彩色图版《沉睡的维纳斯》视为“黄色图画”,购买和收藏这期杂志的读者受到不应有的歧视和指责。为此,不少读者投书本刊编辑部,希望我们解释人体美术品和色情画的区别。
-
世界各地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扩展法
财政部
艺术作品
纽约
艺术博物馆
省博物馆
伊斯兰
美术馆
世界
-
描述:
鲁佛尔宫即将扩展法国财政部已经作出决定,将要让出所占宫殿,使鲁佛尔宫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最闻名、最壮观的博物馆。由于场地限制,许多价值连城的绘画、雕塑,希腊、罗马及东方文物,还有伊斯兰的艺术作品不得不寄存在外省博物馆或沉睡在仓库中。
-
柑桔类的皇后——金桔
-
作者:
B.W.X.庞耐亚
赵柏林
来源:
世界农业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桔
水果
加利福尼亚
柑桔类
澳大利亚
日本
英国
印度
佛罗里达
园艺学
-
描述:
金桔是来自中国的一种柑桔,1846年由英国皇家园艺学会采集家罗伯特·福琼引进。为了纪念这位引进者,取其属名为Fortunella。几年之后,金桔又从英国传到美国和日本,而今盛产于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在澳大利亚,也已经扎根。 在日本,金桔已成为人们喜吃的水果。这种圆形的小巧玲珑的柑桔——跟印度的来
-
光彩熠熠的调色板——记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
-
作者:
珍妮特·格雷厄姆
刘一鸣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克劳
青年画家
印象派画家
展览会
莫奈
调色板
肖像画
油画
艺术评论
-
描述:
一个世纪前,有一个醉心于表现“闪烁的阳光和大自然美景”的年轻的巴黎人,开创了迥异于前一代人的画风。一八七四年四月间,巴黎的一个艺术评论家曾对一些离经叛道的青年画家举办的油画、水粉画和素描画展大发
-
最大的油画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之窗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性
小雕像
地板
妇女
房间
雕塑家
背景
线条
亚科
距离
-
描述:
最大的油画
-
墨西哥军事狂欢节
-
作者:
曹雪鸿
王平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墨西哥
节日
法国
五彩缤纷
入侵
军事
仪式
狂欢节
民族英雄
-
描述:
在欧洲和拉美的一些国家,每年都要举行狂欢节。但墨西哥则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军事狂欢节。它是为了纪念墨西哥人民1826年反抗法国的入侵。这个节日主要盛行于墨西哥普韦布拉州,每年2月29日在该州首府都要举行隆重的节日庆祝活动。节日仪式开始前,人们先放五彩缤纷的焰火和震耳欲聋的鞭炮,紧接着鸣枪向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致敬。枪声一停,广场上便人声鼎沸,欢笑
-
诺克斯威尔世界博览会
-
作者:
黎夫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部
太阳能
观众
中国展
展览馆
诺克斯
秦兵马俑
节能装置
世界博览会
参观者
-
描述:
今年5月以来,美国东南部小城诺克斯威尔,打破了往日的安静,变得异常热闹.原来一个以能源为中心、包括工艺、文物的世界博览会正在这里举行.中国展览馆前观众排成长龙,人声鼎沸,每天参观者达6万以上.他们对中国展出的不少节能装置和设施表示赞赏,更为临潼出土的秦兵马俑、22块长15英寸宽20英寸的长城古砖,五彩缤纷的丝绸以及千姿百态的细瓷制品所倾倒,许多美国人把
-
哥特式艺术和哥特建筑
-
作者:
传广
来源:
世界知识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六世纪
半圆形拱
艺术
彩色玻璃
小尖塔
建筑风格
哥特建筑
罗马式
绘画
工艺美术
-
描述:
哥特式(Gothic)艺术是指十二至十六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刻、绘画和工艺美术.哥特建筑,又译"高直建筑".这种建筑风格的特点是高、直、尖和轻巧,它一反罗马式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的教堂式样,广泛运用线条轻快的尖拱券,玲珑挺秀的小尖塔,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垂直的立柱或簇柱,以及饰有彩色玻璃镶嵌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