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α—半水石膏模具
作者: 李妙良   来源: 瓷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械强度   气孔率   耐磨性能   半水石膏   技术指标   器型   结晶析出   批量投产   陶瓷工业   六角形  
描述: 目前,陶瓷工业生产中使用的β一半水石膏模具,普遍存在机械强度低、气孔率高、耐磨性能差、器型不规整、表面粗糙、使用次数少(50~100次)等不足之处。景德镇市高档瓷会战指挥部,为提高石膏模具质量,已制成α一半水石膏模具,经过批量投产使用,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
从日瓷泥釉料的分析结果谈景瓷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 杨国钧   来源: 瓷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场所   制瓷技术   景瓷   日本制   素烧   泥釉   青白瓷   越瓷   瓷业   影青瓷  
描述: 去年景德锁市先后两批陶瓷工作者去日本参观了一些陶瓷工厂,并从其生产场所带回来一些日本瓷泥釉料,我们将这些泥釉料进行了分析,并与景德镇制瓷泥釉料进行了比较,从中看出,我们与日本在泥釉料上的一些差异。总的来说,日本制瓷在泥釉料加工上比我们精细,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降低粉彩瓷铅溶出量取得成效
作者: 本刊通讯员   来源: 瓷器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贸部门   溶出量   抗折强度   专业小组   半水石膏   粉彩瓷   陶瓷公司   陶瓷研究所   模具质量   国际规定  
描述: 粉彩瓷是景德镇传统产品之一,鲜艳富丽,有立体之感,历来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但因其铅溶出量均高于国际规定标准,严重影响出口。1977年9月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和江西省陶瓷公司根据外贸部门对粉彩瓷的要求,成立了"降低粉彩瓷铅溶出量"的研究专业小组,并已获得了实验室粉彩瓷
探索烧瓷新能源——焦炉煤气——采用焦炉煤气焙烧景德镇瓷器的工艺试验
作者: 吴海山   梅村   吴莹   袁鑫   史振华   胡文华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试验   窑内温度   匣钵   窑具   发生炉煤气   景德镇瓷器   燃烧速度   技术改造工作   陶瓷工业   烧瓷  
描述: 采用焦炉煤气在还原焰气氛中烧成瓷器的试验,迄今国内尚未见有报导,本刊发表"探索烧瓷新能源一一焦炉煤气"一文,期望对各地区的节能、治理三废、技术改造工作会有所启发和帮助。
也谈轻工系统大专教材《陶瓷工艺学》
作者: 杨物华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中国陶瓷   升温速度   长石   素烧   日用瓷   二次烧成   大专教材   石灰釉   陶瓷工艺  
描述: 似应酌情增述我国日用瓷传统釉料的种类(如石灰釉、石灰—碱釉、长石釉等)及其特性。根据文献记载和解放后对我国历代瓷胎釉的研究表明,石灰釉是我国南方瓷区(如景德镇)自唐代以来沿用并不断改进提高的一种釉。唐代在今日浙江的绍兴附近烧制青瓷称为越窑,早期的越窑器含CaO高达18%,其它窑亦大多在10%以上。青花釉是典型的石灰釉,如青花釉釉式为:
福寿牌粉彩瓷
作者: 彭太煜   来源: 企业经济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彩瓷   景德镇   艺术瓷   釉上彩   瓷板   色彩   合格率   原料精制  
描述: 景德镇艺术瓷厂生产的福寿牌粉彩瓷,是以珠明料在瓷器上描绘线条,再盖以透明低温彩料和在玻璃上进行演染的釉上彩绘装饰形成.它的造型品种繁多,有36粉彩孔雀百花争艳大瓷板,古彩斗方精工细彩群仙贺寿三百件大花瓶,以及款式不同的薄胎花瓶、瓷板,文房用具、餐具、茶具、酒具、花钵、坛罐等;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工笔没骨、写意等技法,内容有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图案等.在生产上,从原料精制、成型、烧炼彩绘到包装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现在采用电炉烤花.质量优良稳定.合格率达90%.粉彩瓷以它的"色彩丰富粉润桑和、晶莹透亮、美观雅致"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出
萨维奇《中国陶瓷简史》读后
作者: 杨熙龄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器   陶瓷史   读后   景德镇   中国陶瓷   釉上彩   原始青瓷   学术界   新石器时代   原始瓷器  
描述: 英美学术界对于我国的陶瓷史本来是比较熟悉的;他们在这方面的著述不算太少.较旧的著作,如1915年出版的罗勃特·L.霍布逊(R.L.Hobson)的《中国陶瓷》二卷,至今仍为西方研究中国陶瓷者所必备.晚近的著作有赫内(W.B.Honey)的《中国和其他远东国家的制陶艺术》(1945年版).1960-65年分册出版的《中国艺术》四大卷中的陶瓷部分,据说也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新版《英国大百科全书》(1977年美国编刊的第15版)中乔治·萨维奇(George Savage)先生所撰长篇《陶瓷》条目下第三章《东亚和东南亚陶瓷》中,论述我国陶瓷部分所占篇幅不少
试探魏晋南北朝青瓷与青铜艺术的关系
作者: 汤重熹   曹瑞忻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工艺特点   青铜器   魏晋南北朝   青瓷   青铜艺术   姐妹艺术   造型艺术   装饰手法   发展  
描述: 本文援引了大量的魏晋南北朝青瓷与古青铜器的实物图样,对它们的造型、纹饰及器皿上附件的装饰处理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青铜艺术对青瓷艺术的深广的影响,且青瓷在吸收青铜艺术的同时,根据瓷的特点而有所变革和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认为陶瓷艺术的进展与学习姊妹艺术、推陈出新有密切关系。
宫内节育器的X线检查
作者: 陈英夫   来源: 江西医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医务工作者   检查方法   宫内节育器   子宫位置   误诊   正常解剖   生理变化   计划生育   耻骨联合  
描述: 宫内放置节育器是计划生育行之有效的措施,其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效果好。取出后又不影响生育,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对检查宫内节育器的位置是否正常,则要求医务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应对小宫的正常解剖位置及生理变化熟悉了解,否则产生误诊,造成不良后果。
广西出土的陶瓷器
作者: 李鸿庆   来源: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青瓷器   古窑址   广西地区   陶瓷工艺   原始瓷   出土   影青瓷  
描述: 我国陶瓷工艺,历史悠久,烧造地点遍及全国。但是从古籍文献中,很难找出有关广西地区烧造陶瓷的记载,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块空白。建国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考古工作中发现古窑址多处,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
< 1 2 3 ... 92 93 94 95 9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