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9514 条
-
让孝义面塑活起来
-
作者:
李惠男
来源: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民俗
中国结
文化魅力
孝义市
面塑
雕塑
俗文化
山西省
-
描述:
2月14日,我回到家乡山西省孝义市。听说"第四届年俗文化展"已经启动,于是我来到天福广场,游走在喜庆的红色里,穿行于如织的人流中,观赏地方民俗展示,体验传统文化魅力。进入"面塑·剪纸"展厅,只见大厅中间陈列着一个大型雕塑,很多人在欣赏、合影。脖子上搭着红围巾的一位50来岁男子正在给人们介绍:"我创作的这座面塑雕塑名叫百狗闹新春。它的背景是一座狗形状的山,山前面有一只白狗,取百狗之意,山
-
川西林盘:不断创新的田园意趣
-
作者:
张微微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美好生活
竹林
田园
意趣
川西
“新”
创新
-
描述:
青花瓷、盖碗茶,斑驳的竹桌凳,一舍茅屋,一顷竹林。端坐林中,听雏鸟在欢唱;散步田园,闻菜花之芬芳;嬉戏水边,观鱼游之徜徉。这是川西林盘里惬意的闲暇时光。这番根植在记忆深处的景象,成为生活在现代"水泥盒子"里的人们一抹无名的乡愁,一种向往的美好生活时光……
-
初探法治公园的雕塑设计——以郫都法治湿地公园为例
-
作者:
魏建斌
来源: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关系
主题雕塑
法治公园
-
描述:
法治主题雕塑是法治化进程的重要宣传载体,越来越被各级部门重视。本文以郫都法治湿地公园为例,寻找目前法治主题雕塑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研究出主题雕塑的功能作用与艺术创作规律、文化底蕴之间的关系。以期今后在类似文化建设中,能创作出既能体系文化精神,又能展现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来,以减少和杜绝公共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破坏。
-
浅议中西方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
作者:
林智惠
来源:
四川建材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观设计
现状
发展方向
-
描述:
园林景观,园林+景观谓之园林景观,它是在生态学、环境学、景观学等相关原理的指导下,将人工植物群落作为主体,并与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所构成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所以园林景观是一种自然景观、生态景象,它融入自然,又凸显出人类的文化底蕴。已成为一种美的视觉形象。
-
浅论比例与尺度在建筑构图中的运用
-
作者:
施乾雨
来源:
四川水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尺度
建筑构图
比例
-
描述: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产物,是承载着古代和现代的人类文化文明成果的载体。实用、坚固、美观的三要素也一直是古往今来的建筑所遵循的原则。人类在设计建筑时,对美观的追求和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建筑,其美感的基础都是要建立一套和谐的秩序,并在此秩序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变化,才能给人美的视觉享受,这就涉及到了建筑构图基本原则,本文将从建筑构图基本原则中的比例与尺度的定义和来源以及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对建筑比例与尺度的认知和分析。
-
魏晋石雕对晋商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
-
作者:
任健
来源:
四川水泥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晋商
城市规划
石雕
-
描述:
地方石雕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创作出的视觉感人的艺术形象艺术,这些晋商石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晋商经济、历史、文化的整体反映,也是制作石雕的艺术家和工匠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的集中体现。而采用的石头也是不易风化,用在大型雕塑上的花岗岩和大理石。这种城市布局是历代都城中未出现过的。虽然这条中轴线未在城市的正中央的位置,仍旧使整个都城的规划显得井井有条。朱雀门外就是秦淮河,河两岸就是居民区和商业区了。建业作为东吴的都城有五十一年的历史,西晋时改称建业为建康,建康后来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延续了这样的城市布局。
-
四川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展示——明月峡“中国蜀道文化陈列馆”
-
作者:
暂无
来源:
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统一战线
明月
四川
道文化
陈列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基地
-
描述:
明月峡“中国蜀道文化陈列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明月峡的核心文化景点,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展陈面积7000余平方米。全馆采用动静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手段,以发生在千年蜀道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和核心文化遗存为展示重点,通过实物、文字、图片、浮雕、多媒体等素材.
-
油画艺术精神体验下的油画教学与改革
-
作者:
曹阳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议
改革
油画
精神体验
-
描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高校艺术教学中,各种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其中,大大提升了艺术教学效率。然而,油画这一艺术形式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教学时仍然离不开大量传统教学方式,无形中增加了油画教学的复杂性。本文从油画艺术的精神体验视角出发,对油画教学展开论述,并结合当前优化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油画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
中国意象性风景油画的民族精神表述探究
-
作者:
宁婷
汪清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诗性意蕴
民族精神
意象性
-
描述:
写意精神的彰显,民族精神的植入,赋予了中国当代意象性风景油画自身文化认同的维度,本文将主要围绕意象性风景油画中民族精神的表述方式进行探究,从彰显诗性意蕴的文化特质、嵌入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和凸现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三个方面进行剖析,由此去找寻既能够承载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又能够镌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长印迹的中国意象性风景油画的发展之路。
-
元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写意性缺失的启鉴
-
作者:
王小路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逸笔审美
品评
语汇
写意性缺失
-
描述:
在元代成熟的美学思想下,花鸟画中的逸笔审美演变为自我情思精神价值的追逐,它与当代工笔花鸟画绘事者胸无成竹,得画且画的"无立意"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而当代大多数工笔花鸟画作品写意性的缺失,其实就是工笔花鸟画审美思想和评品原则错位缺失的直接体现。文章旨在探讨元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写意性缺失的启鉴,从而建立和完善属于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评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