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26 条
-
谈笑风生 情景交融
-
作者:
洪炉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焦尔
五十年代
苏联卫国战争
情景交融
生活情景
红军
艺术作品
性格
画面
油画
-
描述:
战争总是紧张、残酷甚至恐怖的,然而战争生活又自有其情趣和欢乐。油画《战斗后的休息》,着重表现的就是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红军部队的生活情景和指战员们的性格风貌。这一作品是五十年代初期画的,它取材于苏联著名长诗《华西里·焦尔金》。画面中心
-
他用画笔捕捉草原的诗
-
作者:
佳峻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头琴
油画艺术
草原
失落
画笔
蒙古民族
中央美术学院
捕捉
欣赏者
原时
-
描述:
每当我怀念草原时,便久久欣赏妥木斯的油画。他的画让我耳边响起草原上的歌,响起马头琴琴声,让我去追寻失落在草原上的梦。他用画笔,捕捉着草原上的诗,抓住了不可言传的草原的神韵。他的画笔画出了草原恬静的黎明,幽静的黄昏,淡淡的月色……
-
以节能求效益 增强自我消化能力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能源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能源需求
煤炭价格
工业经济
江苏
煤炭产量
-
描述:
荣城县玻璃厂是轻工业部玻璃行业的重点企业之一。主要生产设备有五座燃煤窑炉、七台煤气发生炉、四台六组、五台四组行列式制瓶机,固定资产值为839.6万元,年耗能24500吨标煤。主要产品为500毫升罐头瓶,一九八五年产量达47493吨,产值为2058万元,实现税利达到646万元。一九八
-
积极试行个体劳动者养老保险制度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改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锡市
个体经营者
社会保险制度
养老金保险
城乡经济发展
个体经济
养老保险制度
从业人员
被保险人
个体劳动者
-
描述:
近几年来,我市的个体经济发展较快,个体经营者已发展到5万多户,从业人员有8万多人。但是,目前在个体工商业者中,大多数是小本经营,经济收入不稳定,老来无保障,并且在思想上存在着“居安不思危,老来靠社会”的倾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开办城乡个体劳动者的养老保险,以解决他们老有所养的问题,消除后顾之忧,实现利国、利民和利城乡经济发展的目的。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城乡个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也要抓紧研究,进行试点,逐步实施”。根据《建议》精神和无锡市市委、市政府的指示,我们打算从今年起试行个体劳动者社会保险制度。其具体办法是:凡16周岁以上的公民申请个体开业(包括从业人员),在领取工商执照的同时,办理个体经济养老保险手续,过去已开业的个体户在验照贴花时办理此项手续,以保证每个个体劳动者都能参加养老金保险。
-
挂毯与软雕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煤矿工
体质指数
血脂
血糖
血压
-
描述:
挂毯与软雕塑
-
扬州“三菊”
-
作者:
李树源
来源:
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民间艺人
传统技法
菊花
自然美
高度统一
永寿
工艺
扬州
艺术美
-
描述:
秋光冷露梳骨寒,惟有黄花正烂漫。扬州“八怪”伴“三菊”,自古至今放异彩。扬州“八怪”自不必说了,“三菊”却值得一提。女画家吴砚耕的“画”菊,工艺大师张永寿的“剪”菊。民间艺人钱宏才的“黏”菊,堪称独树一帜,绝矣。以绘菊擅长的著名画家吴砚耕,今年76岁,她十三岁起随父吴笠仙学画,得其精髓,力求创新,精于工笔,以菊为先。在她的画面上,枝叶酣畅淋漓,花朵细腻传神,百种菊花,百种姿态,百种章法,给人以新鲜感。从她早年的《百菊图》画册里,使人领略到自然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传统技法与现代画风的
-
玲珑剔透的黄冈竹楼
-
作者:
周懋昌
来源:
散文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继儒
收藏家
评价
艺术
兴趣
宋徽宗
明代
欣赏者
太湖石
石头
-
描述:
玲珑剔透的黄冈竹楼
-
在五彩缤纷的电子世界里
-
作者:
顾晓军
来源:
散文选刊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底线
时代
国画创作
金钱
改变
工笔
事物
文学创作
新思维
改行
-
描述:
在五彩缤纷的电子世界里
-
棉秆湿贰げ质浮雕装饰纤维板中间试验研究报告
-
作者:
吴健身
王祖成
来源:
森工科技信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
初级芳香胺
美术颜料
-
描述:
棉秆湿贰げ质浮雕装饰纤维板中间试验研究报告
-
神话般的节日
-
作者:
赵洪顺
来源:
山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牌坊
神话传说
阿昌族
中缅边界
寨子
节日
自治乡
山茶花
农民画
五谷杂粮
-
描述:
正月初四那天,我怀着好奇而又神秘的心情,到座落在中缅边界大盈江东岸的关章阿昌族自治乡,采访阿昌族人民欢度“窝乐节”的实况。一进关章寨子,就见寨子东面的几个山坡上,已是人山人海。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宛如千百朵山茶花在盛开。宽敞的广场中间,搭了一个“窝乐”台。“窝乐”台有一米多高,二米多宽,五米多长,四周贴着由阿昌族农民画的五谷杂粮、牛马猪羊等彩图。“窝乐”台中央,矗立着两块高十多米的巨大牌坊。右牌坊顶端,前面绘着太阳,背面绘着一幅阿昌老人的彩像,这是阿昌族神话传说中的男始祖遮帕麻;左牌坊顶端,前面绘着月亮,背
<
1
2
3
...
8
9
10
...
121
122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