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26 条
-
萍乡市发现元代青花瓷器等窖藏文物
-
作者:
肖一亭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回纹
龙泉青瓷
白釉
螺旋纹
白瓷
萍乡市
藏文
元代青花瓷器
釉色
莹润
-
描述:
1985年9月下旬,萍乡市福田乡下石村发现了一处窖藏,出土了一批元代青花瓷、龙泉瓷、白瓷及青铜器。我馆考古工作者到现场进行了考察,并全部收藏了这批文物。 下石村位于萍乡城北约6公里处,这里除萍水河两岸有狭长的冲积平地外多为连
-
明外销青花瓷盘介绍
-
作者:
吴志红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盘
盘外
图版
足径
青花瓷
花口
端饰
隔立柱
绶带
八开
-
描述:
近年在我馆收集的一批文物中,有几件形制较大的青花盘,其中两件造型、纹样、风格与薛翘、刘劲峰同志介绍的青花盘(见《江西出土的明万历外销青花瓷盘》,载《江西历史文物》1985年1期)基本一致;另有三件的青花盘则有不同,特别是一件绘有山水人物的青花盘更属少见,现介绍如下:
-
江西瓷砚概说
-
作者:
吴志红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槽
正始
上凸
青瓷
墓砖
砚台
青花
江西
扁鼓
概说
-
描述:
笔、墨、纸、砚,通常被人们称誉为“文房四宝”,可见砚台是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它曾对传播文化起过重要的作用。 砚台有着久远的历史,从考古发掘的材料表明,砚台最初是一种研磨的工具,它是由新石器时代的一种研磨器发展而来的。砚台质地、形制的变化与当时的社会风尚,生活、生产情况都有关联;也和社会经济的发
-
端砚与我馆的几方藏品
-
作者:
王玉兰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水池
藏品
端砚
砚石
石眼
砚台
研墨
石质
青花
-
描述:
砚石是我国传统的文房工具,人们通常把笔、墨、纸、砚并列,誉为“文房四宝”。 砚石在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人们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中,看到上面残留着研磨过颜料痕迹的石件,这应该是砚石使用的开始。战国晚期已有专门用来研墨的砚台。汉代使用砚台已经比较普遍,文献有“同席砚”的记载。三国时曹操的《杂物疏》中提到:“御物有纯银参带台砚一枚、纯银参带圆砚大小各一枚”。这时有金属砚和石砚,从地下出土的砚台看,大多以石制成,也有陶制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
《沙堤义路记》石刻造像碑
-
作者:
陈行一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嘉靖
造像碑
沙堤
方石
碑文
阳浮
石刻造像
按察司
安县
菩萨
-
描述:
1986年3月,高安县城东朝阳门外小株桥下发现一方石刻造像碑,并镌有“明嘉靖十年”款。 此碑花冈石质,长方形,顶磨楞切角。通高133、宽79、厚18厘米。双面雕饰,一面为人物造像浮雕,另一面是文字题记,刊刻细腻,刀络流畅。 碑阳浮雕菩萨造像三尊。
-
自控燃油隧道窑 油漆废气治理设备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国轻工信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自控燃油隧道窑 油漆废气治理设备
-
采用白煤为燃料的隧道窑 厚料缝纫机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国轻工信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采用白煤为燃料的隧道窑 厚料缝纫机
-
隧道窑 锌锰干电池生产线 检测仪器 图形数字仪 PVA感光树脂版 蒸煮球自控系统 窗纱织机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国轻工信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隧道窑 锌锰干电池生产线 检测仪器 图形数字仪 PVA感光树脂版 蒸煮球自控系统 窗纱织机
-
热泵热水器 骨蛋白 热塑性工程塑料 液体灌装机 大豆剥皮技术 芳香疗效化妆品 沼气隧道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国轻工信息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热泵热水器 骨蛋白 热塑性工程塑料 液体灌装机 大豆剥皮技术 芳香疗效化妆品 沼气隧道窑
-
资城醴陵
-
作者:
高雄飞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瓷瓦
水池
彩瓷
餐具
釉上彩
陶瓷研究
湖南省
釉下彩
五大洲
瓷器
-
描述:
素有瓷城之稱的醴陵,位於中國湖南省東部。一進這座十萬人口的小城,便猶如置身於瓷器世界之中。許多房屋的頂上覆着彩色瓷瓦;新建樓房的墙面和陽台的圍欄,差不多都鑲嵌着五彩瓷磚;一些庭院里用瓷磚圍砌成的水池旁,立着彩瓷動物塑像。全城六條街道兩旁,瓷器商店、货攤,比比皆是。各色瓷器,令人眼花繚亂。全城三分之二的居民是瓷業職工及家屬。他們的產品銷往五大洲的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釉下彩:醴陵一絕 中國陶瓷藝人創造的彩瓷分為兩大類:釉上彩和釉下彩。‘釉上彩’是將坯體燒製後進行彩繪再行燒製;‘釉下彩’是燒製後的上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