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6231 条
-
综合物探方法在某煤窑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
-
作者:
杨红平
来源:
地球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震映像
采空区
瞬变电磁
综合物探方法
-
描述: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以及地震映像法的方法技术,并在实际勘探结果中圈定了23处低阻异常,地震映像印证了14处,提高了异常的可靠性,以便指导后一步设计施工。
-
绘造社的建筑地图
-
作者:
暂无
来源:
地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图
南锣鼓巷
DAS
高密度
建筑
作品
城市风貌
轴测图
-
描述:
这是绘造社DAS团队在城市绘本《一点儿北京》中收入的南锣鼓巷区域轴测图。作品以全景轴测图的方式记录了南锣鼓巷今天的城市风貌。由于南锣鼓巷地区范围较大,重要的店铺分布较广,因此这张作品先将南锣鼓巷拆解,再将其进行了高密度整合;颜色上则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工笔重彩和建筑彩绘,营造出欢喜热闹的氛围。
-
斯皮提:那么远,那么近
-
作者:
尼佬
理池
来源:
地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斯皮提
雕塑
艺术评论
-
描述:
从马纳利(位于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有“印度小瑞士”之称)到卡扎(位于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山谷区),其实只有200来公里的路程,我们却整整走了11个小时。原因无它,只是路烂。这里的山路何止是十八弯,简直都有八十八弯了。下了“八十八弯”。沿河谷东进,还要翻过4450米的昆卓拉垭口,才能抵达海拔3550米的卡扎。
-
二长花岗岩三轴加卸载过程中声发射特征分析
-
作者:
周煜
纪洪广
张月征
侯昭飞
向鹏
来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轴试验
应力水平
Kaiser效应
声发射
Felicity效应
-
描述:
为认识二长花岗岩在不同受载路径条件下破坏过程中声发射特征,通过三轴循环加卸载压缩试验和声发射试验,分析了玲珑金矿二长花岗破坏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和声发射特征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花岗岩的循环加
-
节理发育岩体隧道支护的动态设计方法与应用
-
作者:
徐建平
桑运龙
刘学增
杨志峰
来源: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态设计
公路隧道
支护参数
节理特征
-
描述:
动态设计方法对隧道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利益分配与协调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岩土体的复杂多变特性,致使隧道工程的动态设计仍处于尝试阶段、相关理论亦不成熟。基于理论分析与试点工程总结,针对节理发育地层,将隧道支护动态设计方法划分为预分析、支护参数的初步调整、节理特征的精细化描述、支护参数的优化分析4个步骤,并明确各阶段的实施要点。依托井冈山、桦树墕等隧道,开展试点工程,阐述动态设计方法的实施流程与要点,分析其应用成效。结果表明,基于动态设计方法提出的支护方案与实际围岩情况吻合,经济安全性更为合理,该方法已在江西井睦高速井冈山隧道、内蒙古榕乌高速桦树墕隧道、窑沟隧道及贵州独平高速的多条在建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推广应用,获得良好成效。
-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评价
-
作者:
陈长林
来源:
地下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家海凸起侏罗系八道湾
烃源岩特征
准噶尔盆地
-
描述: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周围存在多个生烃凹陷和多套烃源岩,具有较复杂的油源关系,侏罗系八道湾组供烃凹陷不明,制约下一步勘探。利用烃源岩总有机碳、热解、镜质体反射率等相关资料,通过对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进行烃源岩质量评价,认为二叠系烃源岩以Ⅱ2、Ⅲ型干酪根为主,东道海子北凹陷、阜康凹陷有机质丰度较好,成熟度均达到成熟阶段,而五彩湾凹陷虽有较好丰度,但有机质成熟度低,因此东道海子北凹陷及阜康凹陷可作为供烃凹陷,五彩湾凹陷由于成熟度较低,不适合做供烃凹陷。
-
郯-庐断裂带陆内伸展构造:以沂沭断裂带的表现特征为例
-
作者:
李洪奎
禚传源
耿科
梁太涛
来源:
地学前缘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堑垒构造
盆岭构造
大陆弧花岗岩
羽状构造系统
庐断裂带
郯
-
描述:
郯-庐断裂带构造系统是中亚-特提斯构造域转向滨太平洋构造域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及扬子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中段研究其地质构造演化最佳的观测场所,也是露头分布集中、地质现象多样的区段。沂沭断裂带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左行平移、伸展、拉张及挤压作用后,形成了以堑垒构造、盆岭构造、羽状构造系统及大陆边缘花岗岩系为典型陆内伸展构造的特征表现形式。沂沭断裂带堑垒构造为马站—苏村地堑、汞丹山地垒和安丘—莒县地堑两堑夹一垒的构造格局,是由白垩纪以来陆内伸展造成的差异性升降运动所致,其运动学方式多样,构造变形特征性质复杂,形成围绕沂沭断裂带的羽状断裂系统,鲁西地区以NW向的断裂构造为主,鲁东地区则是NE走向的断裂构造。受侏罗纪以来沂沭断裂带强烈的左行平移作用,形成了广泛发育的裂陷盆地和伸展盆山耦合系统,可进一步归纳为泛裂陷型盆地系、狭窄型裂陷盆地系、菱形状裂陷盆地系和胶莱盆地系统四种类型,这些裂陷盆地与隆升山体共同构成了典型的盆岭构造体系。与盆岭构造相伴的岩浆事件形成了大陆弧花岗岩系统,胶北俯冲型大陆弧花岗岩主要有玲珑造山早期二长花岗岩组合、郭家岭造山中期花岗闪长岩组合、伟德山造山晚期闪长岩-花岗岩组合和崂山后造山晶洞过碱性碱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组合;鲁西俯冲型陆内弧花岗岩包括铜石造山早期闪长(玢)岩-二长(斑)岩-正长斑岩组合、济南—莱芜造山中期辉长岩-闪长岩组合、沂南造山中期闪长岩-闪长玢岩-花岗岩组合等。大陆弧花岗岩与山东的金矿、多金属矿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白家海凸起北缘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
作者:
鲍海娟
黎琴
郑孟林
杨翼波
何文军
吴海生
来源:
地质论评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气藏
白家海凸起
准噶尔盆地
断裂
主控因素
-
描述:
白家海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东部,是夹持于阜康凹陷、东道海子凹陷和五彩湾凹陷之间的一个形成较早的继承性古隆起,总面积约4000km~2,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油气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的油气主要分布于凸起北部侏罗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白垩系见油气发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逾50 Mt。前人从层序地层(谢庆宾等,2003)和古隆起、古构造与断裂分布等不同的方向进行了深
-
辽西燕辽生物群分布特征及新发现
-
作者:
高福亮
江洋
张国仁
潘玉啟
吴子杰
王烜
来源:
地质论评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石层
辽西
燕辽生物群
分布
髫髻山组
-
描述:
我国辽宁省西部地区一直是中生代古生物化石的重要产地,近几年发现了大量的珍稀动植物化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有一些化石的层位尚不明确。近三年来,笔者在辽宁西部葫芦岛建昌以及朝阳辖区下的朝阳县、凌源市以及建平县针对一套中侏罗世火山岩所夹的沉积岩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化石调查工作。首先,根据髫髻山组地层出露条件,在金岭寺—羊山盆地的建昌县玲珑塔大西山村测制了髫髻山组主干剖面,除此之外还在大平房—梅勒营子盆地和凌源—三十家子盆地测制了辅助剖面,同时在剖面上逐层进行化石采集;之后研究本次工作采集的化石以及收集该地区燕辽生物群化石资料;最后将化石落到准确的层位之上,并将各盆地化石层进行对比。通过剖面的测制以及化石的挖掘和调查,确定其为中侏罗世髫髻山组,属燕辽生物群中期,确定了一批珍稀化石的产出层位,为了方便不同盆地化石层对比,本文命名了两个新的珍稀化石层位——大西山化石层和棺材山化石层,将化石与层位一一对应,并且完成了对辽西主要盆地化石层的对比;与之同时挖掘出了一批珍贵的动植物化石,丰富了燕辽生物群古生物的内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
胶东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及其构造环境——来自单颗锆石SHRIMP年代学的记录
-
作者:
李洪奎
李大鹏
耿科
郭宝奎
禚传源
梁太涛
来源:
地质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生代岩浆作用
郭家岭岩体
Pb年龄
锆石U
格架
胶东地区
-
描述:
山东胶东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其主要构造-岩浆事件包括:1220~200 Ma,扬子板块相对华北板块的南北向碰撞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及同造山花岗岩与造山后高碱正长岩,属于典型的幔源型花岗岩系列;2 165~150 Ma,晚侏罗世时期形成与金矿有关的玲珑(昆嵛山)造山早期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组合,为过铝质花岗岩类,属胶东基底岩系的部分重熔产物。3 135~110 Ma,由壳幔混合岩浆结晶分异形成郭家岭花岗岩和伟德山花岗闪长岩。燕山期是胶东地区岩浆活动的鼎盛时期,表现为四次强烈的构造-岩浆事件,代表了燕山造山事件四个构造幕,并以挤压与伸展相互转化为特征。研究表明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具有继承性和再生性特点,采自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中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测定结果表明:锆石由核部到边部年龄值分别为2573~2194Ma、164.8~147.8和126.6~126.2Ma,显示了胶东结晶基底、玲珑花岗岩和郭家岭花岗岩形成的年代学信息,揭示了它们之间复杂的继承性和再生性,即新太古代胶东岩群、TTG岩系和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等胶东基底岩系交代重熔形成S型玲珑花岗岩,由壳幔混合岩浆形成的郭家岭花岗岩在形成与侵位过程中重熔交代了部分玲珑花岗岩物质并侵位于玲珑花岗岩中。分析认为2573.4~2194.4 Ma是胶东结晶基底的年龄信息,164.8~147.8Ma代表了玲珑花岗岩形成的年龄信息,126.2~126.6Ma则代表了郭家岭花岗岩形成的年龄信息。这种年龄信息组合也反映了胶东地区从新太古代陆块形成、古元古代克拉通化到三叠纪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碰撞至玲珑S型花岗岩形成、郭家岭壳幔混合型花岗岩形成演化的年代学记录,浓缩了胶东地区中生代岩浆起源和演化的过程,进而为诠释胶东地区深部岩浆作用过程提供了新的资料,并对后续的相关科学研究尤其是金矿的多期成矿作用提供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