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9017 条
-
人物介绍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介绍
《现代青年》
艺术市场
《人民日报》
中国美术家协会
职业画家
《中国书画》
意象油画
-
描述:
沈文林1959年生,浙江杭州人,职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会员、浙江油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意象油画研究会会员、浙江开明画院特聘画家、浙江当代油画院院士、国际ICAD商用美术设计师协会(A级)设计师。以抽象油画表现形式心研天宇万象之心境心得,彩色浓重夸张,造型飘逸神秘富有想象力,极富观赏阅读性。出版有《中西审美之异同》《浅谈装饰设计中空间意识与主题营造的重要性》等,作品多次在《中国书画》《中国文艺家》《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周报》《博宝艺术》《现代青年》《画说天下》《艺术市场》《中国美术市场报》等刊物上刊登并在各类专业画展上参展,作品多为各家私人及会馆收藏。
-
刘瑾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观念摄影
摄影作品
艺术家
行为艺术
“70后”
生存体验
刘瑾
-
描述:
刘瑾,1971年生于江苏,刘瑾是“70后”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艺术家之一,表达人类的生存体验是其作品的核心.艺术家创作涉猎有行为艺术、观念摄影、录像、雕塑、绘画等。其早期的绘画作品及观念摄影作品《青春残酷》、《戴眼镜的人》系列等等。
-
雾锁梦香
-
作者:
西茜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奋不顾身
津渡
幻想
灵魂
帷幕
宿命
背影
油画
锁链
梦游
-
描述:
浅浅的迷雾,封锁着津渡,也锁住了梦游人的心。有没有一段梦,能映出人一生的光景,不为应验,只为给幻想和期待,留下奋不顾身的缘由。有没有一个人,在雾中渡口,认出了我的背影,道一句:前世忘生死,今生如初见,在我颔首回眸的霎那,诗意阑珊。来不及微笑,那人已化为云烟,一瞬间,诗意凝成浓墨,滴入一盏清水,水杯乘风而飞,落入我轻微颤抖的掌心,我久久伫立原处,端详这水墨交汇的古典,直到此梦落下帷幕。携梦而归,心生莲华。画笔和油彩,是我最信赖的亲信,一切闺中密语,都交由它们传达。我爱油画的严谨和深度,也爱水墨的神秘与洒脱。重拾根植于灵魂的水墨情节,几乎是宿命般的必然。水墨无声无息,守着一方领地,踏足此景的有缘人,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着虚无的墨色,与希望的洁白。今生的触动,也
-
艺术时间
-
作者:
解毅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残缺
风景
综合材料
反思
绘画
艺术时间
自然
青花
对话
-
描述:
艺术时间
-
2014年现代青年最喜欢的艺术家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现代青年
交流展览
四川美术学院
优秀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青岛
上苑
油画系
-
描述:
杨萍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93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六届油画研修班2000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史论系研究生同等学历班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访问学者主要展览及发表1990年四川省优秀作品展,香港希尔顿画廊1994年北京油画展,北京国际艺苑;2003年举办‘生态·秩序’个展,中国北京798艺术工厂—仁画廊2006年当代十人油画联展,中国青岛雕塑艺术馆2006年第四回韩中美术交流展览,韩国中州
-
《姿态》:袁耀敏艺术述评
-
作者:
皮力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性
女性符号
内框
东方女性
-
描述:
对袁耀敏而言,生活并非是坚不可摧的,她要做的是用自己的眼光寻找日常生活的缝隙,并用自己的艺术将这种缝隙扩大。袁耀敏早年的作品一度用女性符号来消解男性叙事。在她的创作中男性和女性、阳性和阴性符号一直是处在一种对立的存在关系之中。这些符号互相消解,又彼此共存。这次袁耀敏选择了用于刺绣的绣花绷子作为主要符号。她用东方女性劳作的符号(绣花绷子)来取代阳性的艺术符号(传统的油画内框)。和她以前的作品相比,这些作品开始了对女性艺术本身的
-
都市水墨:杨萍艺术述评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拼贴
综合材料
启东
杨萍
肺水
审美性
塑料制品
生存环境
系列作品
-
描述:
系列作品《都市水墨》以综合材料的方式表达了对当今生态环境的忧思和呐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日益遭受空前的污染和毁坏,《都市水墨》采用永远无法降解的塑料制品和传统绘画并置、拼贴、重叠、交叉等表现手法,力图表达对生存环境污染的直击、拷向和反省。画面中塑料制品的直接拼贴与素描手绘形成反差和悖论;水墨式的油画与塑料的艳丽色彩交融成趣。贯穿于作品中的眼眸在画面中的大蠹运用既传达了作品
-
媒材与媒介的实验
-
作者:
查常平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人文山水
屏风
艺术性
综合材料
实验
媒材
梅兰竹菊
油画创作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在一组12米长、2.15米高的屏风上,分别以象形与大写意的方式,利用综合材料将"瓜果梨桃"、"花鸟鱼虫"、"人文山水"、"梅兰竹菊"这些文字艺术性地书写呈现出来,形成《十六扇屏风》的全图(2009)。人们隐隐约约地可以从中看到这些文字在创立之初所依据的自然之形以及从中引申出来的会意。由于使用了综合媒材,我们很难将这些作品同传统的中国山水画联系起来,也不能将之归于一种西式的油画创作。若要勉强为之命名,我们可以称之为"综合书写"的艺术,一种以汉字的象形为图式根据、把屏风的装置形式与水墨、颜料结合起来的艺术。但是,总体上,艺术家解毅的这组作品,还包括《受伤的囍》、《山水》(2009)与《井》、《反斗》、《罐式》、《山
-
时间的呼吸
-
作者:
雁西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支离破碎
语言
综合材料
呼吸
当代艺术
艺术创作
作品
青花
传统文化
瓷片
-
描述: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作品,文明在破碎的瓷片上发光,原来支离破碎,除了心痛和残缺,同样可以有时间的呼吸,从时间的深处走来,是记忆的重新打开,瓷片上的中国如此之美,没有语言,即使诗歌也不可能,而解毅通过艺术的图式做到了。这样的瓷片在倾诉岁月流逝之消失与永恒,倾诉传统文化之消减与经典,在海南一个朋友的海捞瓷中,看见过类似的瓷片,非常兴奋和激动,而看到解毅的作品,我才领悟:残缺之美,是大美,甚至是最美。或许正因为人类有着这样的美或渴望这样的美,我们想到文明和时光的流逝,会有一种安慰。
-
岁月的礼物:解毅艺术述评
-
作者:
宁红
来源:
现代青年(细节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社会意识
构造
境界
礼物
特征关联
青瓷
艺术创作
作品
重新布置
-
描述:
解毅的作品立足于元代青花瓷碎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他的画面亮丽、婉约、流畅、多姿而平实无华,渗透着人们的某种社会意识,因而舍弃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青瓷整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