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2199 条
-
《四十二章经》与“二老谈经”传说
-
作者:
宋殿兴
来源:
世界宗教文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
《四十二章经》
天竺
佛教经书
高僧
传说
佛经
-
描述:
《四十二章经》是中华第一部佛教经书,是东汉永平年间,天竺高僧摩腾、竺法兰在中国共同翻译的,也是他们在华唯一翻译的一部经书;二老谈经为两座顶部如巨型人头浮雕的并立石峰,相传是摩腾、竺法兰二老谈论佛经的地方。
-
TVCC火灾:道歉如何更有效
-
作者:
冯春海
来源:
市场观察·广告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央视
道歉
街道办事处
财产损失
元宵节
火灾
交通拥堵
建设工程
-
描述:
道歉背后折射了组织的危机发展观,只有将赢得财富和危机管理并重的组织才能直面危机,只有将利益相关者利益和组织利益等同的组织才能真诚可信。2009年2月9日,元宵节,皓月当空,烟花绚烂。在五彩缤纷中
-
玲珑剔透鼻烟壶
-
作者:
暂无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选择
高等教育
五彩缤纷
新时代
物质生活
时代变迁
复古
当代女性
思想特质
高品质
-
描述:
玲珑剔透鼻烟壶
-
危机下的黄金雕塑家
-
作者:
暂无
来源:
市场瞭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青春版
福建省
中国
雕塑
美术馆
推介
学会
-
描述:
危机下的黄金雕塑家
-
如果不是张迷
-
作者:
Grey
来源:
市场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嘲讽
男主人公
出版社
张爱玲
经纪人
自传体小说
宋
团圆
-
描述:
曾被张爱玲在遗嘱中要求销毁的小说《小团圆》,在她过世14年之后,由台湾皇冠出版社于2009年2月26日“违规”出版了。这部被看作张爱玲自传体小说的手稿多年来一直不曾曝光,为了让它面世,张爱玲挚友兼
-
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油画系教授约翰内斯•海泽西访谈
-
作者:
刘泠杉
来源:
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欧洲绘画
大学课程
柏林墙
艺术家
访谈
原东德
创作过程
德国
油画
-
描述:
本期推出两位艺术家的访谈。一位是德国多特蒙德大学油画系的约翰内斯·海泽西教授,一位是本院的青年雕塑家喻高老师。两位艺术家有许多共同特点:都出生于艺术世家,都既在高等院校从事艺术教育,又从事独立创作。当然,他们之间也存在诸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使用媒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等等。通过两位艺术家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到,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经验结合起来,是今天的艺术家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
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十大新闻
-
作者:
暂无
来源:
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装设计
青花瓷
突出贡献
科技奥运
礼仪服装
火炬接力
北京市
北京奥运会
服装学
残奥会
-
描述:
1、我校师生奉献奥运做出突出贡献五项奥运服装设计在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上大放异彩:先后成功设计奥运会、残奥会制服、奥运会火炬接力服装、奥运会颁奖礼仪服装青花瓷系列、
-
喻高访谈录
-
作者:
饰编辑部
来源:
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院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奖学金
佛教艺术
作品
服装学
雕塑
美术馆
研究生
-
描述:
简历:1971生于北京1996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6~1999在中央美院雕塑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2000至今任教于北京服装学院,2005~2006在中央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展览活动:
-
中国当代油画过渡时期的戴士和油画——戴士和油画艺术展观后感
-
作者:
马杰
来源: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境界
苏式油画
写意
写生
-
描述:
戴士和油画是将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写生方法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用笔挥洒自如的表现相结合,将二维平面表现方法引入到油画写生创作之中,形成他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借西方绘画中的“写生”和中国画的“写意”长处,将中国画的“写意”观念移植到“写生”中,把原来的艺术创作的自然状态提升到心灵的“境界’,把西方绘画中的“写生”观念引用到“在场”的体验中。但由于其作品中仍有传统油画写生的痕迹,在构图,造型,表现等方面都留有一些“小尾巴”,使他的油画艺术仍有很浓的“写生”味,没有达到至高的“境界’。
-
精神界面——兼论油画技法与其他
-
作者:
李士进
来源: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法
绘画
精神界面
-
描述:
绘画中的技法分为共性和个性两个范畴,它们彼此联系又区别巨大。共性技法是公共约定的常识,而个性技法是画家个人实践经验的集合,与隐秘体验和风格密切相关。本文指出,作品是画家与观众沟通的精神界面,而技法是构建精神界面的实现手段。但在成熟艺术家的工作中,创作意图和枝法常常浑然一体,彼此构成灵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