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7818 条
-
浅谈我的创作
-
作者:
潘初华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艺术
结构
-
描述:
创作说明基于对油画的认识,阐述如何完成作品《守望》,以及表达我个人对此时心中对未来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的追求。由创作灵感来源出发,集中阐述创作的艺术特点及风格,同时细致地描述了创作过程,进而对油画创作的感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我以《守望》为主题,主要是想表现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势必将面对一些挫折和困难,初出茅庐的我对这个社会也充满着新奇和探索,同时也有着恐惧和害怕,表达了我此时的心境与矛盾的情绪。
-
浅谈工笔人物画的传神写意
-
作者:
丁国铭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法理论
发展历程
品性修养
传神写意
-
描述:
工笔人物画是众多中国传统的绘画科目一种,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工笔人物画核心即是传神写意,中国画的“传神写意”,不仅仅是画面本身的表达,更重要的是作者想通过画面所传达出来的精神。恰恰是这一点,是最难做到的,同时也是画家不断追求的最高境界。
-
以形写神
-
作者:
王庆成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造型
意象
写意性
-
描述:
在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性”是非常关键的,与西方的写实不一样,中国传统的工笔绘画讲究“传神”“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工笔“写意性”的运用使得工笔人物画多了几分生机,对塑造人物形象和造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
唐代花钿妆饰艺术初探
-
作者:
袁丽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
色彩
张萱
内容
-
描述:
往往在以唐朝为背景的影视剧中经常我们可以看见女子额头、眉心间或绘或贴一个赏心悦目的图案,我们将这种图案称之为“花钿”。抹脂粉、画黛眉、贴花钿是古代女子化妆的基本步骤,可见花钿在古代女子服饰妆饰史上占有一席之位,是面部妆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钿发展到唐代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制作材料上都可谓出其不意,精美绝伦,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便是唐代的花钿妆饰艺术。
-
简析青花瓷器
-
作者:
魏花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影响
特点
发展
-
描述:
青花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创新性的发展,用清代时期的青花瓷器举例说明青花瓷器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
古玩故事三题
-
作者:
李桂芳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植物纹样
装饰
-
描述:
一、失踪的青花瓷瓶 陈村是在另一座城市的古玩鉴定研讨会上接到了妻子的电话。妻子在电话里哭着说,老陈,出事了,咱们家那件青花瓷瓶被偷了!我去菜市场回家就看到那瓶子不见了!小偷没撬门窗,屋里也没任何痕迹,不知他是怎样偷走的呀! 陈村急忙低声说,你赶紧报警!妻子说,警察来过了,没找到犯罪分子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
-
《五彩田园》
-
作者:
韦巍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流
艺术瓷
陶瓷展厅
工作人员
日用陶瓷
日用瓷
组合
工艺
集团
三环
-
描述:
《五彩田园》
-
中国校园歌曲艺术元素探析
-
作者:
王哲
项亮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讽刺
理性
-
描述:
校园歌曲是来自生命中最细腻的感动,透射了大学生的五彩生活,反映了不同时期青年的纯真。优秀的校园歌曲是学生课余活动和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七十年代以来的校园歌曲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校园歌曲的艺术元素出发,就音乐的旋律、节奏、演唱、演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校园歌曲的艺术元素进行多角度观察,阐述校园歌曲独特的艺术风貌及社会意义。
-
现代陶瓷首饰艺术研究
-
作者:
汪春香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讽刺
理性
-
描述:
当下我们的服饰已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黑白灰时期,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五彩缤纷、赏心悦目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款式,撞衫已是追求时尚的人士们尽量回避的。服饰品作为服装的一部分或点睛之笔近几年备受青睐,令人眼花缭乱。服饰品不仅具有装饰和美化服装的能力,而且是佩戴者内心修养的一种综合体现,日益成为展示个性、引导时尚的焦点。
-
新时期女性魅力的潜悲情——析毕淑敏笔下的卜绣文形象
-
作者:
张颖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潜悲情
新时期
女性魅力
-
描述:
从我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部分女作家掀起“婚姻自主,个性解放”的浪潮至新时期女作家们关注女性命运及女性健康成长,中国的女性主义思潮可以说经历了一个艰难突破的探索时期.近乎完美的女性魅力书写都伴随着艰难困苦的自我救赎,这种救赎不免又加深了女性在社会环境之下的潜在悲情.本文将从毕淑敏代表作《血玲珑》出发,从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的视域中浅探新女性卜绣文的潜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