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文心雕龙——池清泉雕塑教学方法浅析
作者: 廖卫东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法   文化精神   传统   再认识   文人  
描述: 池清泉是山东雕塑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从事雕塑教学廿余年,对山东雕塑教育影响比较大,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文对他的雕塑教学方法进行梳理,从基础教学与创作教学两方面分析了他的艺术观与教育思想,以及其人文素养在艺术教育实践中融会贯通的运用。
国内公共雕塑创作与陈设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作者: 李传文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共雕塑   创作与陈设   公共艺术  
描述: 公共雕塑是公共空间内艺术活动的物质载体,是以城市为主体的公共空间在空间开拓中的一种诉求表达,是市民参与社会活动的一大媒介,因此,它必然要体现出公共艺术的民主性和公共特质。当前,我国的公共雕塑领域在创作与陈设等方面尚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在学习借鉴中得到解决,也亟需我们从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入手加以改观。将社会体制与艺术制度相联系、相结合加以思考,从中探索一条适应于公共雕塑发展的运行新机制成为推进当下国内公共雕塑发展与变革的关键之所在。要积极借鉴国外在公共艺术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努力使包括公共雕塑在内的公共艺术在商业化、市场化运行和转变等方面都能有所作为。
迟到30年的雕塑里程碑:再看"四面体"
作者: 陈超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局方式   表现手法   空间环境   四面体  
描述: 简述“四面体”雕塑诞生和夭折的过程,根据特定的时代环境分析其夭折的原因,并从创作理念、表现手法、空间布局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四面体”雕塑在作品现代性的先期探索与实践方面作为里程碑式作品的启示和意义。
影响雕塑创作的几个因素
作者: 廖卫东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因素   设计化观念   材质可感知性   图式与矫正  
描述: 基于对雕塑创作因素的理性分析与浅层梳理,从雕塑本体语言出发,尝试通过对题材、材质、技巧、程序等创作切入点的研究,摸索雕塑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普遍形式,探寻雕塑创作思维的新方法。在方法论的指导下,促进雕塑创作的深入,初步构建雕塑创作理论的组成形式。
中国书法·叶之二 金属焊接雕塑
作者: 张伟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因素   设计化观念   材质可感知性   图式与矫正  
描述: 中国书法·叶之二 金属焊接雕塑
简析环境雕塑的公共性
作者: 董明光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人文环境   公共性   客观环境  
描述: 环境雕塑所具有的公共环境和公众文化的属性,也就是它的公众性。环境雕塑不仅要从视觉美角度来协调与客观公共环境的关系,还要协调与它所处位置的公众文化背景的关系。雕塑自身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公共性元素,只有把客观环境的公共性、人文环境的公众性及雕塑形式美的公众性三者同时考虑,并有机地协调起来才能充分展现出环境雕塑的魅力。
从米罗的《女子》看其女子与鸟题材创作
作者: 刘玉雪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与鸟   鸟女神崇拜   绘画性   雕塑  
描述: 以中国美术馆曾经展出米罗的《女子》雕塑为切入点,发现米罗将绘画的抽象性移植到三维雕塑的过程中,经过了漫长的表现语言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女子题材一直是米罗关注的话题,鸟形象介入到女子形象中也经过了一个同处到融合的过程。最后文章试图从米罗的生活状态及图像题材渊源两方面试析女子与鸟题材出现的原因。
闯关东(雕塑) 我院雕塑系集体创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集体创作   雕塑  
描述: 闯关东(雕塑) 我院雕塑系集体创作
得心应手:2008雕塑、陶艺作品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雕塑  
描述: 得心应手:2008雕塑、陶艺作品展
箔与箔技法在中国画中的运用
作者: 于波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画材料   箔变   银箔  
描述: 对于中国画的材料与表现而言,箔是近年来引起中国画坛普遍关注的一种传统艺术媒介。一方面,箔是从古至今中国画一直在使用的一种材料,研究箔的材料特点和运用方式,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画的理解。另一方面,箔在中国传统工艺品、壁画和雕塑艺术中也曾大量使用,在当代国内外的各种艺术实践中也被广泛运用,就此而言,作为一种艺术媒介的箔,它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中得到了不同的体现。将对箔的探讨放在中国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创作这个宽广的背景中来看待,或许能更清晰地对中国画有所认识。
< 1 2 3 ... 28 29 30 ... 131 132 13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