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闫平、王克举的油画艺术
作者: 尹毅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艺术   西方绘画   创造性   风俗画   色彩   作品   评论家   中国油画   艺术学院  
描述: 一自1991年开始,闫平不断推出以《母与子》系列为主的油画作品,引发了一些资深评论家们的关注与兴奋,并随着她的一件件新作问世,在画界传来阵阵喝采。著名油画家钟涵先生说:《母与子》的异彩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西方绘画中的‘室内画派’在这里得到创造性的发挥。著名油画家韦启美先生说:我好久没有见到如此出色的用色彩‘画出来的’风俗画了。
其势恢恢 其韵融融——读何燕明先生的写意性雕塑
作者: 吕品田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方式   艺术家   寻绎   建国初期   装饰   雕塑家   作品   工艺美术   艺术追求   写意性  
描述: 是在几年前一个小型聚会上结识何燕明先生的。这位兼备学者和艺术家气质的长者,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知道,他是一位出色的主编。当年的《装饰》生气勃勃、新意迭出,是有先生的学养和眼界在做支撑的。我也知道,他是工艺美术界早有影响的理论斗士。寻绎建国初期工
市场新动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明与宣传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特点   大城市   甲壳质   电动自行车   人口老龄化   家具市场   老年人   氨基葡萄糖   密封铅酸蓄电池   单身公寓  
描述: 只要到市内各大家具市场去走走看看,不难发现玻璃家具正以其典雅大方、玲珑洁亮的个性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青睐,逐渐成为家具市场的“新宠儿”。 据一些家具市场的商户们介绍,现代人追求的理想家居,要求具有舒适、温馨、浪漫的氛围。充满现代气息的玻璃家具明亮灵透、轻巧可人,极具浪漫气息,无论摆放在居室的任何地方,都能与其他家具和谐搭配,浑然一体,更显得色彩绚丽,使满室生辉。 现代新型的玻璃家具在感观上通体明亮洁净,占地面积
略谈我国古代的雕塑和叠石艺术
作者: 常学丽   来源: 文史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明史料   柳亚子   王瑞丰   《南明史纲》  
描述: 略谈我国古代的雕塑和叠石艺术
蔡岚的工笔重彩人物画
作者: 禾子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工笔重彩人物画   仕女画  
描述: 我与蔡岚面识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但对他的盛名早有所闻。记得那是在国画院的一次展览会上,我第一次拜读他的工笔重彩人物。钦佩之余,才确定了他在我脑海里的位置。从中国绘画史实来看,工笔重彩人物画先于写意人物画。大师辈出,流派纷呈。从东晋的顾恺之到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日方、孙位……杰作多多,辉煌至极。两宋至元“文人画”勃起,逸笔草草以水墨写意,以超逸高尚为标,影响面之大,追摹人之多也是少见的。但工笔重彩人物画,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淹没,仍有不少后起之秀继承发展。五代南唐的顾闳中、周文矩,北宋的李公麟,南宋的陈居中、李嵩,元代的赵雍,明代的唐寅、仇英,清末民初的任熊、任薰、任颐虽有转机,但势单力薄难挽衰势。究其原因:一是古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丧失、掠夺、流失、深藏传摹不广。二是西画东渐、新学兴起。随着时代的变迁、审美品格的更新,对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又持之偏见,总认为是“匠气”、“呆板”。三是社会的动荡、外强入侵,不少文人画家地位低贱,要从正面振兴国邦、参予议政不能实现。于是逃避现实,寄兴山林,欣赏闲花野草,热衷于“四君子”绘画和淡抹荒山野水,以此言志,这是阶级和地位所限。这种思潮,弊多利少。因此水墨写意的山...
秀美中显露旷达--读陈曼蓉的画
作者: 廖友朋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宽阔的道路   工艺设计   文化修养   画家   文化内涵   绘画题材   个性风格   时代特色   绘画艺术   作品  
描述: 读女画家陈曼蓉的作品,感到她在工笔画上进行了刻意的钻研:在构思和意境的表现上,发挥了写意的特色;在吸取艺术养分上,她又兼收并蓄,于表现主题、意境以至形式美等方面,注意由表及里的消化,有机地将它们溶为一个整体,使其作品在细腻秀美中透露出旷达和雅气,散发着清新的书卷味,形成了她的作品从传统美的氛围中洋溢出时代特色的个性风格。陈曼蓉的绘画题材是多方面的,但她刻意创作的还是人物,其成就也多在于此。我以为,她的那张《红楼十二钗图》便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幅画构图合理匀称,人物众多但起伏错落有致,设色富丽而不艳俗,清雅文气溢于画幅。初看此画便觉悦目,进而在内在美的魅力吸引你深入地再看下去。应该说这种题材是较难画的,由于人物众多,且全为妙龄女郎,稍有不慎,便会出现众人一面的窘像。然而聪明的画家首先在人物发型、服饰上求得直感效果的区别,以表现人物身份、文化素养;在她们的行为动作上展现各自的地位、身份及情趣;以她们的形体和面部刻划来表现各自的性格。从她们的不同的神态动作中,便可让人领略到画幅后面的东西。一幅题为《薛涛诗意》的仕女图,画家的创作构思又是另一种取向;首先,人物很美,但又不唯美,画家从人物的眼神描绘中去表现人物的睿智...
重访“汉阙之乡”
作者: 张彦夫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府君阙   《华阳国志》   中国西部   四川渠县   州刺史   无铭阙  
描述: 70年前,我在小学读书时,经常往来于四川渠县土溪镇—燕家场那段约8公里的驿道上。驿道是米多宽的青石铺成的,随着地势的蜿蜒起伏,有的地方就在大石板上走出了路。不知已经历多少年代的人走马踏,路中间已
个人雕塑与公共艺术
作者: 邓乐   查常平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化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中国当代艺术史上,邓乐先生的雕塑作品《育》、《亘古流云》等多次获奖。他在创作中大胆致力于内空问的探索,把钻孔、光引入自己的个人化语言实验作品中,在当代雕塑家中形成了独特的图式风格。在采访中,邓乐先生还就目前公共雕塑发展的现状、困境以及前景,提出了令人深受启发的观点。
弧星璀璨照蜀土--三星堆遗址天文历法现象简析
作者: 庞永臣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现象   天文历   三星堆遗址  
描述: 在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的各类造型奇特的金属雕塑中 ,蕴含着早蜀在殷商文化初期阶段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的蜀文化的多种现象。其中以竹叶形金针、青铜树、青铜雄鸡、三叉高冠式铜人和几种造型奇诡的青铜面具等为标志的天文历法现象 ,足以体现鱼凫时代蜀国的文明程度。由一号坑的金杖表明 ,蜀有受国之器 ;由二号坑石边璋的纹饰表明 ,当时蜀王有妃十一 ,仅次于天子 ;说明蜀国多次受天子大国的册封 ,但这两次册封不是蜀王的最初受命。根据蜀王世系等资料分析 ,早蜀时代的三王蚕丛、柏和鱼凫应屡经受命。蜀王既受册命 ,大国天子应授予与其受命之数相适应的仪礼及常用历法。诸侯国的受命仪礼与中原大国的兴衰替代有着密切的关系。《尚书大传》云 :“王者始起 ,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可知天子之政是以修定正朔、变易三统等措施为开端的。王者受命应先观天文再行祭祀而后摄位 ,《虞书·舜典》云 :“正月上日 ,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 ,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 ,于六宗 ,望于山川 ,遍于群神。”蔡沈注解大意云 :“此言舜于正月朔日受命后 ,即观察饰以美珠的观天之器上的横针 ,而知日月五星运行之度。以历象授时为先 ,观象之后祭祀上下神...
谭云先生访谈
作者: 西美正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   艺术创作   作品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描述: 时间:1999年4月29日提要:公共艺术家谭云先生,在美国林雾市、中国北京等地创作30多件城市雕塑。他的《泼水节》、《草原》、《梦要成真》在全国性美展中获奖。访谈中,他言及艺术创作与公共权力的关系问题,正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心的话题,相信会给读者不少启...
< 1 2 3 ... 281 282 283 ... 310 311 3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