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命·母亲·河流
作者: 薛晓赤   来源: 陕西水利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山秀水   留得青山在   折痕   水冰   振作精神   鼓足勇气   活着   对我说   冰水   红衣  
描述: 母亲站在渭河边对我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一边听母亲说话,一边看渭水边有一女子在洗莲藕。那时,我大病初愈,本来我好歹都应回归我农村那破败的家,但是母亲担心我的病再发作,怕我回农村独自生活会太困难,因此她劝我在咸阳东河滩父亲的单位再居住休养一个时期。我听从了母亲的劝留,暂住下来,好在我不再暴发幻视、幻听,只是心里很愁:一愁初恋的情人无法挽回,二愁离家散去的妻子、女儿也难以破家重圆。如此,我愁得
油画教学中的基础研究
作者: 郑婧怡   来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油画笔   西方美术   美术学校   西洋绘画   油画技法   油画专业   朱翊钧   绘画创作   油画教学  
描述: 从油画进入中国的那一刻起,油画在中国已经存在了425年。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敬献的天主像、圣母像等,就是油画第一次进入中国。相对传统学科而言,在我国,油画专业还是一门较新的学科。1910年,留学日本和法国的周湘,在上海创办的教授西洋绘画技法的中西美术学校及布景画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这也是中国学习西方美术教育的开端。刘海粟、徐悲鸿等人均曾在此学习过油画的技法。
浅析中国油画商品性与市场现状
作者: 范锐   来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商业价值   市场分析   拍卖现状  
描述: 油画作为艺术品同时具有其商业价值,透过新一轮中国当代油画拍卖的背后,我们可以冷静分析中国油画的商品性与艺术性的双重价值.随着艺术市场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拍卖公司、画廊、艺术经纪与艺术基金等与商业有关的话题或信息.当下,艺术投资者、艺术爱好者,纷纷关注艺术品的市场价格与市场现状.中国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中国油画的商品化正处在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进程.
伦勃朗油画的光影艺术研究
作者: 胡志平   来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影   伦勃朗  
描述: 伦勃朗生于荷兰,是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在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版画和2000多幅素描。其作品完美展现了北欧民族的深情厚重和个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他的油画作品给人于最强烈的印象是为营造气氛而创造的动人心魄的光影艺术。在本文的讨论中,主要是把伦勃朗油画中光影艺术作为视觉艺术品的各种研究,如作品的风格,师承,画家艺术分期,艺术观念等等。
浅析西方表现主义油画对中国表现主义油画的影响
作者: 马忠彪   来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表现主义油画   西方表现主义油画  
描述: 表现主义画家推崇自我、反对传统绘画原则的束缚,认为做机械的再现客观自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艺术应该是表现,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一切都要为情感服务.甲午战争后大量的西方绘画资料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的绘画传统.大量留学生远赴欧洲求学,将表现主义带入中国,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表现主义油画.
探析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油画市场
作者: 危杰丞   来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油画市场   对策   问题  
描述: 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油画市场存在的问题,包括交易不规范、评价鉴定体系落后、诚信的缺失、投机现象严重等,并根据具体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时我国油画市场进行了展望。以期能对规范油画市场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油画创作构图的形式
作者: 祝芳   来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绘画作品   成功   观众   构图   油画创作  
描述: 构图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语言,它对于一幅绘画作品有着不可取代的意义。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是看作者主题的选择或是颜色怎样的搭配,更主要的是看怎样的一种构图,构图的好坏也是烘托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失败的构图主题再怎么新颖也不会吸引观众,相反成功的构图则会引起观众对这幅画的无限遐想。
走进大山的儿子:罗建华先生个展简析
作者: 蒋莹   来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建华   裸山   油画  
描述: 西方的表现主义的界定相对自由,它指的是创作主体的感情意气,直接体现在造型、色彩、构图上,并让参照对象为此扭曲、变形、夸张,形成个人的风格式样,如鲁阿、奥尔巴赫用的是内敛厚重的画法,而科科施卡、克力则不同……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贝克曼说:“眼睛的劳作捕捉着每一片光影,心灵的力量则使精神不断地拓展其空间观念”。用坦诚的心灵拥抱自然、崇尚自然为绘画前提,感受那熟悉的空间而创造空间是罗建华绘画的初衷,为了更加强有力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必须是艺术性的表达。同时为了更加强有力的凸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作者将自己表述的语言用艺术的夸张展示出来。在现实情感猛烈的震撼中,作者将自己内心追求的朴实的精神世界展漏无疑,构成了完美的作品。
综合材料在当代油画中的作用
作者: 王威   来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材料   多元化   当代油画   油画创作  
描述: 随着时代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艺术形式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综合材料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通过其美感,把当代油画推向了新高潮。
吴冠中绘画美学思想研究综述
作者: 王健   来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民族化   中西   中国画现代化   昊冠中  
描述: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留学大潮,在东方与西方、传统和现代激烈碰撞的巨大洪流中,成千上万的有志青年以振兴中华民族和挽救民族文化为己任,飘洋过海寻求真理。昊冠中是旧中国最后一批被选派去法国留学的画家,立足民族本位他学贯中西、贯通古今,呕心沥血、潜心绘画六十多年,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和创新,成功的将西方现代艺术规律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韵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油画的形式表现出东方的神韵,以水墨的方式展现西方观念。吴冠中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当代画家,也是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中国绘画史上一位极具有争议性的画家,影响大是因为他在中西艺术融合的能动性探索上,所倡导的油画民族化与中国画现代化的绘画语言和勇于创新的科学艺术现在中国当代画坛上独树一帜且影响深远;争议大是因为他在中西结合绘画道路的探索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开拓、创新意义的绘画艺术学说,如《风筝不断线》、《内容决定形式?》、《笔墨等于零》等文章,在当时的美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 1 2 3 ... 23 24 25 ... 1900 1901 190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