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2233 条
-
轴承磨料磨具热处理设备15米电热隧道窑改造
-
作者:
何振洲
杜秀琴
王明儒
来源:
哈尔滨轴承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加热
隧道窑
轴承
热处理
-
描述:
在轴承磨料磨具热处理设备15米电热隧道窑上改变了原来的自耦变压器供电的方法,采用了专用双圈电炉变压器供电,在耐火材料质量和砌筑方法上又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这样,解决了该窑炉投产三年来一直悬而未决的经常损坏而停产的问题,使得该窑炉正常生产。
-
印度尼西亚发现若干德化窑青花瓷盘
-
作者:
陈丽华
来源:
海交史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白瓷
德化窑
中国陶瓷
磁州窑
白釉碗
出光美术馆
传世品
爪哇海
邢窑
中国古陶瓷
-
描述:
印度尼西亚发现过大量的中国古陶瓷.在皇宫附近、古贸易中心,以及许多地方,象难以攀抵的山顶、沼泽和密林丛中都发现过中国陶瓷.最近从爪哇海沉船中打捞到几千件中国陶瓷,许多保存尚好.从海里被发现的陶瓷制造的年代最早是宋代而最早被发掘的陶瓷制造的年代则为店代,这证明了中国陶瓷在印度尼西亚分布很广.
-
张新亚——豫东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
作者:
筱奕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均收入
向前滚动
世代
列车
豫东平原
明珠
鸣声
雕塑
京广线
顶着风
-
描述:
一列北上的列车顶着风雪,喘着粗气奔驰在京广线上。 车厢内三个中年汉子蜷缩在一角,一床粗布单子并不富裕地蒙在他们的身上。张新亚微闭双眼,迷朦中任思绪随那车轮隆隆的轰鸣声有节奏地向前滚动……
-
绿丹兰的多彩之光——记绿丹兰集团总裁李贵辉
-
作者:
刘战英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商办企业
小老板
香港
化妆品生产
总裁
李贵
大老板
征文
天然香料
-
描述:
一个曾名不见经传并在商界堪为小字辈儿的人物居然在不到四年时间里奇迹般地向世人营造出一个光彩夺目的实业集团——绿丹兰。 赫然雄踞的绿丹兰以其巨大的膀臂豪迈地将这个被誉为“商界奇才”的人物在世人面前高高托起——李贵辉。 李贵辉——绿丹兰 前者是后者的雕塑大师。 后者是前者形象的真实写照。 绿丹兰——李贵辉 前者在忠实地记录后者呕心沥血撰写着的一部巨著…… 后者在坦诚地通过前者述说着一个纯朴却并非耸人听闻的故事……
-
德国圣诞市场五彩缤纷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外星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形式表现
尼古拉费欣
-
描述:
德国圣诞市场五彩缤纷
-
以色列的雕塑
-
作者:
苏放
来源:
海外星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形式表现
尼古拉费欣
-
描述:
以色列的雕塑
-
美国雕塑拾零
-
作者:
苏放
来源:
海外星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形式表现
尼古拉费欣
-
描述:
美国雕塑拾零
-
美国杰出雕塑家奈维尔逊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外星云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形式表现
尼古拉费欣
-
描述:
美国杰出雕塑家奈维尔逊
-
珍藏一个喜悦的拜见(外一篇)
-
作者:
梦莉
来源:
海燕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国
南中国海
中国文学
作家
南河
优秀奖
天津
散文
冰心
北京
-
描述:
我到过不少次北京,每次总有一个念头,很想往拜会我敬仰和心仪已久的老作家冰心女士;可是,每一次都没有实现。冰心女士是一位举世闻名的老作家。她老人家已是九十一岁的高龄了,我恐怕去拜见她,会打扰她的清静,很想见她,又怕麻烦她。因此,虽然好几次有机会可以去见她,总是在最后打消了去意。可是,等我回到泰国之后,我又怅然若失,懊悔万分。有一次,为了对她老人家一种爱慕之情,我站在北京中国文学馆里的一幅冰心女士的油画前拍了照,算是曾经和她老人家合影过。今年四月中旬,我前往中国广州参加春交会之后,转道北京赴天津。天津的百花文艺出版社在去年举办了中华精短散文大赛征文,参赛的作品有十几万篇,二十四篇
-
对面的窗口……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海燕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剥蚀
住宅楼
窗口
老人
工作岗位
铝合金窗
风景林
办公桌
窗户
眼镜
-
描述:
我的办公桌靠着窗户,每当工作累时,我便摘下眼镜,望着对面。真希望那是一片风景林,或是一片海,以便心灵小憩。那是一幢住宅楼,建筑多年了。一扇扇铝合金窗不甘于陈旧,装扮着现代。那扇窗户的绿色已被风雨剥蚀,在一片显亮之中显得有些寒酸、破败。每当我注目对面时,总因那扇窗户的显眼,目光长久地停在那里,脑子里若有似无地想着什么事。直到那天是戴着眼镜望对面,才发现那个窗口趴着一个老人,一动不动地对着我这面。我看得清老人苍老的面容,暗淡的衣色。从此,这便是我远望的唯一风景。我像鉴赏一幅为岁月剥蚀的油画,慢慢地品味,她曾经怎样的人生?她的儿女是否孝敬她……这些都是揣摩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她镶嵌在窗口上清清楚楚的寂寞。常看到这样的老人,本可以还在岗位上继续发挥,只是规定年限已到。在离开工作岗位后,一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