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2457 条
-
“假币之灾”不可不防
-
作者:
毛惠辉
来源:
唯实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假币
安全线
防伪措施
毛泽东
防伪油墨
防伪技术
新版人民币
凹版印刷
隐形图案
1993年
-
描述:
任何国家的货币,无论防伪措施多么有效,都有被伪造的可能。如美国的美钞,虽制作精美,防伪手段先进,却仍成为世界上伪造数量最多的币种。人民币也不例外。根据我国经济建设和商品流通的需要,1987年4月27日,我国发行了总计有14种版别的第四套人民币,增加了50元、100元两种大面额的券别。尽管这套人民币采用了凹版印刷、多色接线地纹印刷、凸版印刷,并使用了专用印钞油墨和特种防伪油墨及专用钞纸,纸上还采用了古钱满版水印和农民、工人、毛泽东浮雕头像固定水印和安全线,采了了凸印隐形图案、对印等防伪技术,其防伪手段比前几套人民币有了很大提高,达到并接近了80年代国外钞票的防伪水平,但从1988年下半年起、深圳、珠海等地就连续发现了假的大面额的钞票,从此又揭开了新版人民币的反假斗争。
-
东方女性的魅力:贺《王木兰画集》出版
-
作者:
高原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木兰
出版
画集
工笔重彩
妇女活动
东方女性
仕女形象
仕女画
山西省
-
描述:
《王木兰画集》的出版,是美术界的一件盛事,值得祝贺!王木兰女士,自幼喜爱丹青,垂髫之年学画,埋头纸香墨彩30个春秋,以塑造东方女性的优美形象为自己终身的事业,她的画集是一个完全的女人世界。在《王木兰画集》争奇斗艳的女儿国里,作者以敬慕、崇拜和同情的笔触描绘出了女性的才华、女性的乐趣、女性的命运、女性对人类对社会的奉献。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不仅是一位画家,而且是一位真诚热情的妇女活动家。
-
周冰的油画
-
作者:
周冰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
-
描述:
周冰的油画
-
崇高的追寻——观闻立鹏的油画作品
-
作者:
王维华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石
迎风
色彩
记忆
艺术家
造型
壮美
作品
油画
世界
-
描述:
苍莽博大的群山,粗犷雄浑的岩石、辉煌悲壮的秋,迎风挺立的树,奔流直下的飞瀑,这些大自然中壮美、崇高的一切,构成了闻立鹏的油画世界。通过这种力与美的结合,通过这些最单纯的色彩,通过这些最单纯的造型,我们看到了
-
汪二可的油画(组画)女人四季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组画
油画
-
描述:
汪二可的油画(组画)女人四季
-
绚丽多彩的《女画家的世界》
-
作者:
张晓军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女画家
女性艺术家
青年女性
油画艺术
生存状态
展览
集群
当代女性
美术馆
-
描述:
《女画家的世界》是一个女性画家集群展览的命题。在’95世界妇女大会即将在京召开之际,由申玲、兰子、余陈、李辰、喻红、陈淑霞、宁方倩、蒋丛忆等八位青年女性画家所组成的第二届《女茴家的世界》油画联展,于8月15日至20日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行,50余件画家新作与中外观众见面。八位青年女性以其女性画家特有的气质、特有的情怀、
-
艺术博览会,何去何从
-
作者:
白丁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买卖
油画艺术
展位
艺术市场
博览会
中国艺术
艺术家
艺术品
作品
文化部
-
描述:
1993年的某天,北京东方油画艺术厅老板何冰和手下人召开例会,商量几个画廊举办联展的事。突然,他灵机一动,想何不把这件事情搞大,办一个中国的艺术博览会。以出卖展位的方式,让画廊、画家通过博览会自由买卖艺术品。何冰这种念头一出,便立即付诸行动。他写出详细的可行性计划,并和文化部艺术局一拍即合,上上下下跑了多半
-
’96新历面面观
-
作者:
吉驰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城镇居民
百科全书
企业文化
挂历
历书
新历
封建迷信
台历
日历
-
描述:
每逢岁尾,人们都要张罗着买一份新历,台历小巧,日历方便,挂历大方,还有历书内容丰富,也挺实用。纵观今年的新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良莠混杂,不光有关部门须予关注,消费者也应留神三分。台历:宛如一部百科全书,又成企业文化的极佳载体台历配以精美的台历座,玲珑雅致,又具有记事功能,所以倍受办公桌的青睐,并且迅速走向城镇居民和
-
有话对你说
-
作者:
韩小蕙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快脚步
虚空间
上气不接下气
心路历程
托尔斯泰
黑格尔
《美文》
莎士比亚
生命激情
电影电视剧
-
描述:
不知道你在哪里,有话对你说。昨夜的一场寒雨,把已经凋零得所剩无几的北方,又剥离去一层。抬眼望过去,苍白的天空上,什么也看不见,光听到一支肃杀的悲秋之曲,反复回旋冲撞着,令心绝望。把眼光收回来,期望大地,僵硬的大地裸露出来的,还是大片大片的苍白,连金黄色的落叶也不见几张。 天间地间虚空间,皆然一片白茫茫…… 于是,感觉也不对了,好像这世界上的五彩缤纷——声响、色彩、图像、山、水、人,凡是代表着鲜活的、向上的、生命激情的花叶,突然间都从眼前消失了。
-
立体诗篇——略谈布德尔的雕塑
-
作者:
赵荆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辉煌成就
纪念碑
诗篇
维纳斯
西方近代
理论专著
阿根廷
作品
建筑雕塑
雕塑艺术
-
描述:
约半个多世纪来,在我国文化界对西方近代雕塑大师罗丹是比较熟悉的,他的作品常在各种书刊上出现,并经常发表评论的文章,也有关于他的艺术的理论专著出版;而对另一个与他齐名,在艺术上同样达到辉煌成就的巨擘,却所知不多,这个人就是布德尔(AntoineBourdelle,1861—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