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73 条
-
陶瓷原料中的铁
-
作者:
张忠铭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除铁方法
黄铁矿
存在形式
磁铁矿
日用瓷
原料品质
陶瓷制品
金属铁
陶瓷原料
危害作用
-
描述:
铁作为杂质存在对陶瓷制品是十分有害的,特别是对日用瓷,因其着色性极强,从而严重地影响制品的质量。今就历年来的一些实践和探索,提出有关看法,以和陶瓷界的同事们共同研究、商榷。一、铁的危害作用铁为陶瓷原料中均含有的着色氧化物,只是其含量有所不同而已。通常把铁的含量多少作为其原料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铁在日用陶瓷中经细分散后其主要的危害作用是着
-
五彩浪花(六首)
-
作者:
李赤
来源:
广西文艺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展
人生阅历
大写意
中国画
西画
意象
雕塑
-
描述:
五彩浪花(六首)
-
国外装修材料和建筑塑料动态
-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技术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机涂料
室内装修材料
不锈钢板
建筑塑料
塑料墙纸
花岗石
住宅建筑
水溶性涂料
干粘石
饰面板
-
描述:
一、室外装修材料: 比较普遍的用彩色磁砖,马赛克,水洗石子,干粘石,大理石,花岗石喷彩色水溶性涂料或无机涂料。特殊的地方采用铝合金板,不锈钢板,玻璃饰面板。也有预制墙面上制成各种花纹或主体浮雕花纹装饰。二、室内装修材料: 住宅建筑,采用塑料墙纸,印花泡沫塑
-
新的战斗:观看全国美展作品油画《课前》
-
作者:
魏新燕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战斗
美展
观看
作品
课前
油画
-
描述:
跨进这时代的画廊, 吮吸着百花争艳的芳香, 一张油画-《课前》 象磁铁一样把我吸引到她的身旁. 在那寂静的战地营房, 唯有这时钟在滴搭作响. 又一根腊烛即将燃尽, 被子依然整齐地放在床上. 那划满了红线的宣讲底稿, 看,一个战士即将奔赴那批林批孔的战场!
-
小消息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成
原料
石英
红星
节约
耐用
紫木节
焦宝石
景德镇市
消息
-
描述:
景德镇市红星瓷厂最近用焦宝石(25%)、紫木节(25%)、石英(50%)制成耐用渣并托烧民红杯、裕丰杯。这种耐用渣并可使用40—50次。节约了原料,降
-
展览瓷选登(图片)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芙蓉
茶具
园盘
综合装饰
图片
花海
展览
青花
新产品
颜色釉
-
描述:
~~
-
科技消息几则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铝硅酸盐
除铁方法
隧道窑
化学法
机械设备
高岭土
计算公式
自由态
化合态
可溶性物质
-
描述:
·化学法除铁·釉料对变形的影响·介绍二个随道窑计算公式·一种新的模用材料·新式装饰机械设备介绍化学法除铁釉料对变形的影响介绍二个隧道窑计算公式一种新的模用材料新式装饰机械设备介绍化学法除铁在高岭土和粘土中,铁以自由态(含水或无水氧化铁)和化合态(铁的铝硅酸盐)存在。比较好的除铁方法是化学法和磁选法。用化学试剂处理瓷土时,自由态铁可以变为可溶性物质,用水洗掉,但化合态铁却无法除去。化学法除铁是在高岭或粘土中加入比重为1.84的工业硫酸(应控制含铁量和浓度)。试验表明下述情况除铁效果较好:
-
消息几则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能力
间歇运动
干燥时间
设计要求
日用瓷
喷射头
联动机
链式干燥机
热风温度
干燥工艺
-
描述:
△苏州日用瓷厂正在安装一条盘类阳模成型——链式干燥联动线。该线带模干燥与白坯干燥均使用小气流喷射快速干燥工艺(分别为四层与六层风盒),采用左右分段,布局新颖。按设计要求,生产能力720件/时。具有干燥时间短(带模:5分,白坯:20分,共25分钟),占地面积小(外形尺寸:长5米、宽1.54米、高约2.5米)等特点。△淄博瓷厂一条盘类成型——干燥(带模)联动机即将试车。联动机由一根驱动链条带动32只载模座作间歇运动。在干燥工位上,装有一排喷射头,热风经喷射头射向坯体。按设计要求,产量:360~480件/时;热风温度:150℃;干燥时间:3分钟。
-
展览瓷选登(图片)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咖啡
茶具
综合装饰
图片
展览
月季花
青花
粉彩
石榴
-
描述:
~~
-
花釉
-
作者:
曹荣海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推动作用
宋代
原料组成
烧成
花釉
钧窑
窑变
装饰
颜色釉
-
描述:
花釉(见彩色插图)是一种在瓷器制品上运用多种颜色交混一起,形成各种纹样的釉面装饰。花釉始于宋代钧窑的釉变。宋代钧窑开始烧造钧红颜色釉,结束了青瓷独占鳌头的局面,对颜色釉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红釉是由多种原料组成,而窑内温度和气氛有高低和浓淡的变化,烧成时,有时由红色变成其他颜色,产生出乎意料之外的效果;有的烧成波涛翻滚,如碧海的怒涛,有的烧成红、紫、兰等各色斑驳,象满天的彩霞。对这种现象的出现,开始当然是偶然的。人们难以解释这种道理,只是感到惊奇而已。到明代,对于窑变,一般人认识还是模糊不清。发展到清代,才由偶然的发现逐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