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2457 条
-
超高温隧道窑用耐火材料的标准和使用
-
作者:
谭立华
来源:
国外耐火材料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高温
烧成
标准化
耐火材料
-
描述:
本文叙述了用于耐火材料制品烧成的高温隧道窑的设计特点,特别注意到窑内能承受1700℃以上的高温的部位。窑墙、窑顶以及窑车耐火材料的选择受这种特殊窑的设计的影响。本文集中叙述了烧成温度1800℃时烧成优质耐火材料和碱性耐火材料使用的一些标准。熔融浇注耐火材料使用在隧道窑的关键部位是合理的。高级耐火材料的正确选择以及合理砌筑,改善了隧道窑的操作,延长设备寿命,并可提高制品质量。
-
高温隧道窑窑墙内衬损毁的某些特征
-
作者:
王福成
来源:
国外耐火材料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高温
磨损
耐火材料
内衬
-
描述:
在以前作过的研究工作中,主要注重高温隧道窑窑顶的研究。但是,《镁砖》股份公司高温隧道窑多年操作实践表明,窑墙内衬磨损的因素是由生产时间决定的。 塑性变形是窑墙内衬的最主要的磨损形式。塑性变形是在高温时有很大的不变挤压负荷条件下产生的并取决于许多因素:制品的体积膨胀、接触的窑顶制品对窑墙的压力、对砌体上层的重力应力等等。变形的后果是个别砖
-
隧道窑烧成带制品的温度控制
-
作者:
李林式
来源:
国外耐火材料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烧成制品
温度控制
-
描述:
窑内烧成(加热)制品表面的实际温度,是控制烧成工艺过程的主要参数之一。 许多烧成建筑砖和耐火砖的窑炉,其烧成带的温度都是用装在窑墙或窑顶的热电偶来测定的。从热电偶得来的信息传到窑膛热工制度的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来调节一组烧嘴的空气耗量,并在异常条件下截断煤气的输入,如柯尔切瓦多夫斯克厂(基辅市),《胜利》公司
-
高温隧道窑烧嘴套区衬砖损毁机理的研究
-
作者:
新民
来源:
国外耐火材料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
损毁机理
陶瓷隧道窑
烧嘴套衬砖
耐火材料
-
描述:
高温隧道窑烧嘴套区耐火材料损毁机理是很复杂的,且一直对其研究不够。 本文介绍根据隧道窑在最高温度1650~1850℃下烧成方镁石和镁尖晶石质制品时获得的实际资料进行研究的某些成果。 烧嘴套衬砖用的耐火材料是在苛刻的条件
-
木质磺酸盐在耐火材料生产中的应用
-
作者:
新民
来源:
国外耐火材料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镁质耐火材料
粘结性质
木质磺酸盐
粘合剂
-
描述:
耐火材料生产工艺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尤其是用机械手从压砖机上取下成型制品和不经预干燥直接码在隧道窑窑车上,时常造成缺角掉边而出现废品。这就要求必须提高生坯强度,特别是使用效果更好的结合剂来达到提高生坯强度之目的。
-
“写意”与“写实”艺术谈
-
作者:
冯树鉴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齐白石
工笔
整体感
树丛
整体效果
意念
写意画
白描
艺术魅力
马蒂斯
-
描述:
的艺术则以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念为目的。”(邵大葳《马蒂斯和他的写意艺木》,《文艺研究》1986年1期。)经常欣赏齐白石画的读者,不难发现白石老人作画,写意(白描)处泼墨挥毫,挥洒而成,如画树丛之类;而画小虫,却心细如丝,触须、脉纹都一一可辨。
-
略说“遗貌传神”
-
作者:
李子燕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因时而异
红楼梦
古典小说
手法
美丑观念
语言艺术
性格刻划
肖象
曹雪芹
林黛玉
-
描述:
我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有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即刻划性格、神态时,力求精细、鲜明、生动,力求达到呼之欲出的程度,而对外貌的摹写则往往较为抽象、简略。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就基本上采用了这种遗貌传神的手法。他塑造了几十个富有个性、栩栩如生的人物,而对人的容貌、身材却着墨不多。几乎没有一个工笔的肖象画。例如林黛玉的外形,也只是这么几句话:
-
幸福的五色饭
-
作者:
李玫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山
小城
五色糯米饭
天然公园
熟悉
香气
回味无穷
小学
幸福
水电站
-
描述:
放学回到家里.一眼看见桌上摆着一碗五色糯米饭。哪里来的五色饭?妈妈说:“是王叔叔从我们住了七年的小城带来的。你一定想不到那里变化有多大……”这熟悉的五彩糯米饭,依旧如此晶莹可爱,如此香气扑人。我的思绪随着这缕清香飘到了那个偏僻的山
-
曲折有致的艺术波澜——描叙技法谈
-
作者:
李衍年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园林
艺术
故事情节
含蓄美
技法
曲折
美学观点
语言文字
节奏
美感
-
描述:
一马平川的景色,坦荡开阔,固给人精神一振的美感;而那玲珑剔透的园林,在绕山渡水、穿廊过桥中,沿着蜿蜒曲径去探寻幽境,会使人获得更多的游兴和感受。从美学观点说,曲线比直线美得多。高低不同的有节奏的音符,组成美妙的旋律;人体姿态有节奏的变化
-
成都人爱辣椒
-
作者:
何明洁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灯笼椒
小贩
形似
成都
小辣椒
巴蜀
朝天椒
牛角
菜市场
-
描述:
成都人爱辣椒。那一簇簇通体红灿、角儿尖尖的小辣椒在绿叶的掩映下,如红玛瑙嵌在碧玉中一般实是招人喜爱。骄阳下,当巴蜀大地上那一簇簇小辣椒成熟的时候,那繁荣的菜市场上便成了辣椒的世界:形似牛角的牛角椒,小巧玲珑的朝天椒,圆圆的灯笼椒……一筐筐,一箩箩,遍布街头巷尾的市场。小贩们悦耳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竞相购买,买来做豆瓣,买来穿成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