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9255 条
-
谈朱春林油画作品中的基督教信仰情感
-
作者:
刘斐男
张明远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生命
基督教信仰
情感
圣经
画面
种生命
作品
力量
绘画创作
油画
-
描述:
从朱春林的作品中可以找到生命中的喜乐和平安,可以把人从喧嚷的世界中带到可安息之地,他的大部分作品是以圣经的内容为主题,整个画面让人可以感受到远离幽暗,向往光明。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去体会一种温情的幸福,分享这种心境给观众带来了安宁,这种信仰情感的升华释放出了新的生命,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造就了他的绘画语言。
-
当下对于摄影艺术与油画艺术关系的思考
-
作者:
赵静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照相机
油画艺术
摄影作品
摄影艺术
思考
摄影技术
艺术特征
绘画
造型艺术
-
描述:
摄影艺术与油画艺术都是传达特定审美情感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它们同属于视觉空间艺术。随着现代社会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艺术与油画艺术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艺术创作中,只要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就可以创作出具有明显艺术特征的作品,也能推动两种艺术分别向前发展,互相之间为彼此亦增加了新的发展空间。
-
谈俄罗斯动画《老人与海》
-
作者:
马阳阳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画电影
起源
油画
-
描述:
俄罗斯著名艺术家兼导演亚历山大·佩特洛夫《老人与海》全权负责《老人与海》所有的动画创作环节。他导演过多部动画片并在赢得了许多的大奖及提名,2000年,动画片《老人与海》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短片奖;《美人鱼》和《老人与海》还在著名的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获得了特别评审团大奖。亚历山大·佩特洛夫通常采用最原始的动画制作技术,是少数几个能直接用手和玻璃器皿作油画的动画制作者之一。迷人的图象式样使影片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样独特的技巧画面正是巨幕影院吸引观众的手段。
-
方君璧中西融合的艺术观研究
-
作者:
王欣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画创作
中西融合
法国
美术学校
艺术创作
艺术观
中国画
西画
中国现代
油画
-
描述:
本文以方君璧中西融合的艺术观为研究对象,对该艺术观的发展形成过程,分阶段进行论述,介绍方君璧留学法国的西画学习经历,以及在国内对国画创作的探索,结合史料,有理有据地探讨方君璧的艺术创作,深化对其的个案研究。 方君璧是中国美术史上特殊而具有重要意义的女性。长期以来,方君璧的艺术远离国内公众的视线。她几乎是最早开始探索中西融合绘画风格的艺术家,却鲜为国内艺术界所知。
-
设计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名称
设计作品
研究方向
硕士研究生
四川
工作单位
音乐学院
出生年月
美术学
油画
-
描述:
设计作品
-
“黑白灰”:’85新潮美术后的美学色彩现象
-
作者:
赵晓婉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审美心理
新时期
新潮美术
黑白灰
艺术风格
色彩语言
社会文化
自然主义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自’85美术运动以来,以"黑白灰"为主的冷色调在很多作品中得到体现,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它更新了以往油画忠实于色彩的自然主义描绘对象的方式,开拓出一种中性的带有过滤和疏离感的艺术风格。透视这样一种现象,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代社会文化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从这个角度看,美术中的"黑白灰"可以视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特征之一,它建构了一种新的视觉真实观。同时,"黑白灰"的出现和反复个性化创造及运用,也丰富了当代艺术的视觉语言体系。
-
绘画与历史:以浙江理工大学校史肖像画为例
-
作者:
郭虹宏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背景
亚里士多德
创始人
历史
理工大学
创作
浙江
绘画
校史
肖像画
-
描述:
绘画在历史中发展,而历史在绘画中保留。油画肖像画是通过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中,彰显其人文主义的情怀。在对校史的研读与了解中有所触动,力图以绘画的形式呈现校史精神。由对校创始人林启及朱新予两位先生肖像画的创作,记录创作的过程、动机及心得。 伊波利特·丹纳:“我立志要以绘画而不是文献为史料来撰写一部意大利历史。
-
后印象派绘画表现形式特征探析
-
作者:
吴昱霏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绘画语言
现代主义艺术
印象派画家
后印象派绘画
表现形式
色彩运用
产生与发展
笔触
印象画派
-
描述:
"后印象派"一词是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被普遍使用的,被用来泛指印象派之后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派相左的艺术潮流。"后印象派"画家曾一度受到印象派画风的影响,但又不满足于印象派的法则,试图另辟蹊径。他们在反对传统绘画的同时也极力反对单纯的模拟自然,追求强烈的自我表现。文章从色彩、笔触、造型等方面对后印象派绘画表现形式的进行了深入解读,后印象派画家多个层面对油画艺术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创造的全新绘画语言,对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
当代工笔人物画“意趣”的表现
-
作者:
史康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形似
传统绘画
人物绘画
当代中国
中国绘画艺术
中国画
始终坚持
苏轼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意趣”的表现重在传达画家内心的精神情感,所谓“意由心生”,它是画家对物象的一种再认识。 1.“线”的表意性。
-
广西壮族题材在现代工笔人物画中的艺术表现
-
作者:
陈冰冰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广西壮族
少数民族地区
工笔画
黑衣壮
艺术表现
少数民族题材
广西地区
广西少数民族
壮族妇女
-
描述:
广西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壮族占广西总人口的34%,是广西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广西壮族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仍然有很多地区保留着独特、原生态的民族生活习惯。尤其是广西那坡黑衣壮以及隆林地区的壮族最有特色。广西是才人辈出之地,我国著名的绘画流派——漓江画派就产生于此,著名国画大师更是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