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川西民居斗拱在当代雕塑中的运用
作者: 徐希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芙蓉古城   当代雕塑   川西地区   川西民居   望柱   架上雕塑   地方特色   城市雕塑   中国传统民居   中国城市  
描述: 我们不能以往某些简单刻板的观念来理解当代的雕塑,它同样需要传承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本课题对川西民居斗拱艺术在雕塑的体现以及分析,结合斗拱的特点和时代意义,把推动雕塑艺术上升到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从侧面反映我们艺术家们的远见卓识和社会责任感,促使更多人关注中国当代的雕塑的同时提醒国民维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我塑华凤喈:雕塑《知县华凤喈》的创作感想
作者: 鲍俊丽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科举   创作构思   教育史   校区建设   历史感   老校区   人物形象塑造   江苏省宿迁市   教育事业费   重在表现  
描述: 雕塑《知县华凤喈》是应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新校区建设所塑,这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踏进老校区大门浓烈的书院气息扑面而来,一方大石上雕刻着金色的"钟吾书院"字样,时任宿迁知县的华凤喈便是钟吾书院的筹建者。
城市雕塑的艺术价值浅议
作者: 朱亚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型建筑   内在含义   中国城镇   精神面貌   艺术价值   审美意识   审美角度   城市现代化建设   城雕   城市雕塑  
描述: 城市雕塑作为一个城市里面的一种公共艺术,它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的象征。从最近几年来看,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度不断加快的时候,城市中间的雕塑数量也在不断增多。雕塑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是其最根本的特征,它的内在含义一定要通过其美的外形来向观众展示。城市雕塑艺术的实用价值以它特有的功能促进着世界各地区和人类多个民族在各种社会形态下发展。
德化陶瓷雕塑的艺术魅力探析
作者: 陈燕婷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装饰   生产基地   享誉国际   陶瓷雕塑   流程制   瓷都   陶瓷发展史   陶瓷制品   生活用具   成型方法  
描述: 德化是我国三大陶瓷生产基地之一,有着"瓷都"的美誉。德化陶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唐宋开始就以瓷观音开始享誉国际,尤其新中国成立以后,德化的陶瓷更是迅猛发展,其品种之多已经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诸如:生活用具、文具、玩具等等。而陶瓷雕塑作为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通过雕或塑等成型方法表现自然形象或抽象造型,经过干燥、烧成和色彩装饰等多道生产工艺流程制成的陶瓷制品。发展至今,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艺
谈抽象雕塑的欣赏和教育问题
作者: 张磊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艺术作品   艺术价值   美的本质   审美活动   理论分析   艺术审美   晦涩难懂   造型元素   抽象表现  
描述: 抽象雕塑是雕塑家摒弃了再现物象具象特征的塑造方式,以点、线、面等最纯粹的造型元素,运用非再现的雕塑构造语言表达美的本质,传达其主观精神而创作出的符合美的规律的雕塑造型。面对抽象雕塑如何去审视、欣赏并读懂呢?对于艺术欣赏者来说,相对于一目了然的具象写实雕塑,因为抽象雕塑的晦涩难懂,往往会被忽略抵制,甚至无视。现今抽象雕塑艺术审美中的焦点问题仍以"看得懂与看不懂"为标准评判艺术价值,其中除了审美能力的原因,实际上还是"要不要看懂",也就是审美取向的问题。审美取向决定了审美态度,面对丰富的雕塑构造语言,审美取向也应当是更加开放的多元化诉求。本文通过艺术审美理论分析,透过对一些现象的解读,分析抽象雕塑的欣赏和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服装设计中“雕塑感”的塑造特性
作者: 孙莉萍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装设计   源本   雕塑感   空间性   二度空间   制作手段   三维结构   三度空间   立体裁剪   服装造型设计  
描述: 服装设计中的"雕塑感"是对造型艺术中雕塑元素的捕捉和融合。利用二度空间的布和三度空间的人体,从空间上找到了实现服装雕塑感的媒介;利用成熟的立体裁剪方法,结合雕、刻、塑等制作手段,从过程上找到了实施服装设计中雕塑感塑造的方式。同时,人体的三维结构及其延伸形态,也为塑造服装的雕塑感提供了无限的创作源本。
现代室内环境中装饰雕塑探究
作者: 赖诗恩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追求   空间的   室内装饰   居住环境   顾客感受   装饰雕塑   室内环境设计   美学要求   现代室内环境   生活水平  
描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于居住环境的期待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实用性,也更多的追求其艺术性和美感。一方面,因为雕塑的范畴和表现手法很广,能够在室内装饰中起到活跃气氛,增添美感和艺术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雕塑在室内空间的分割和协调上也有很强的实用作用。在众多新兴的室内装饰中,装饰雕塑成为了室内环境装饰的时尚方法,得到了设计师及大众的喜爱。本文将就装饰雕塑在现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进行一些介绍和探究。
汉代雕塑艺术风格及造型特点探析
作者: 徐凯歌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造型特点   汉代雕塑   艺术风格   艺术作品   创作才能   文化艺术   艺术创作   文化特征   雕塑艺术   霍去病墓  
描述: 汉代疆域统一、国势强盛,两汉的文化艺术,呈现出勃勃生机,以其雄浑率直的博大气质和不朽的业绩而闻名于世,汉代雕塑艺术的特点,无论在艺术风格还是雕刻技巧等方面,造诣极高,汉代雕塑古朴、雄健、浪漫纤秀、写实和写意的造型特点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成为我国传统雕塑艺术史上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里程碑,我们应当学习其传统艺术精华和塑造特点,并运用到现代艺术创作中。
从洛阳两汉人物俑看汉代陶俑雕塑艺术
作者: 俞磊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莽   木俑   人物俑   模制   雕塑技法   出土物   西汉晚期   雕塑艺术   西汉初期   泥性  
描述: 通过对洛阳地区两汉墓葬出土人物俑的系统梳理。从雕塑艺术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了洛阳两汉陶俑的雕塑艺术特点,和优秀雕塑技法。在雕塑艺术特征上分为三期,指出西汉初期至新莽时期受楚地木俑影响较大。新莽时期至东汉中晚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雕塑造型技法,并进行详细论述。至东汉末年衰败。洛阳两汉的墓葬中人物俑出土量有限,不如建筑器具和禽畜俑普及,但各时期均有葬出土。西汉早中期的墓葬中出土的人物俑绝大部分是俑头,也有少量的全身陶俑和胸像俑。新莽至东汉时期陶俑的出
探讨金属材料在现代雕塑中的应用
作者: 王茜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感受   现代化大工业   立体主义   拼贴   空间特性   金属材料   物质需求   工业性   现代性   审美层面  
描述: 我们知道雕塑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在保证功能为先的基础上,还要能够满足人们除了物质需求之外在精神感受和审美层面上的不同需求。金属雕塑作为雕塑艺术中的一种,它以本身独特的材质及空间特性充分发挥了着自己的作用。本文通过四部分的系统研究分析、了解和运用了金属材料的独特性、工业性、现代性与发展方向等各个领域的别样风景。
< 1 2 3 ... 1883 1884 1885 ... 1900 1901 190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