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 】搜索到相关结果 17818 条
-
简析金铜佛造像的封底技法
-
作者:
陈丽娜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铜佛造像
装藏
封底
-
描述:
公元3世纪之前是没有佛像的,最早的佛造像是在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下诞生的,在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即便没有佛造像,虔诚的佛教信徒们仍会以佛脚印、台座或菩提树等作为佛的象征。而且早期的佛造像都不存在封底之说,现在我们见到的高古佛像的封底大多数都是后代为了方便储存、运输以及收藏等加上去的。古代佛像制作按宗教程序为佛像加持、装藏、开光,佛像具有法力后才可为修行者供奉,成为佛教徒供奉的神像。金铜佛造像内部装上填充物再用一块盖板封住,这块盖板我们就称它为“底板”。最初是用薄铜制作底板,到后期开始出现木质或泥质的金铜佛造像封底。
-
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20世纪艺术家个案解读
-
作者:
李游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语境
观念
同一性
艺术表现
-
描述:
在现代主义之后,艺术不再是拥有高超的绘画技能的代名词,西方教育界普遍将其定义成“视觉艺术”,使艺术外延到一切可使用的艺术手段和材料,艺术家充当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角色得到延续。自从1964年4月安迪沃霍尔在纽约首次举办的雕塑展上展出了他的著名作品“布里洛包装盒”后,在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阿瑟丹托的内心产生巨大的震动,在他的笔下,“布里洛包装盒”跨越时间、历史、地域的界限,成为推动艺术发展史进程的象征物,并发出“艺术终结了”的呼喊。这种观念不断引发人们对艺术的定义及其本质的重新思考,如何平衡艺术品中的观念与技术成为艺术家们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
栏目设置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栏目设置
技术工作者
舞台灯光
装饰设计
舞台机械
建筑设计
专题策划
网络产业
建筑声学
艺术批评
-
描述:
1.专题探索:每期专题策划——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探讨。主要刊发基金、课题项目。2.人文科技:着重刊发舞台机械、舞台灯光、舞台音响、建筑声学等专业剧场技术发展,以供舞台技术方面工作者交流
-
汉传佛教纹样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
作者:
南希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版式设计
汉传佛教
-
描述:
作为最早的世界性宗教,数千年来佛教以其独特的文化与魅力一直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在平面设计中更是画下了浓重的一笔。公元前2年,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揉和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印度佛教思想,慢慢演变成了更符合中国文化更能使中国人接受的汉传佛教。广大平面设计师更是从汉传佛教中提炼出种类多样的设计元素,如花纹、雕塑、壁画、文字、画像等广泛地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其中纹样、花纹被应用得最为广泛也最具有代表性,如莲花纹、祥云纹。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梳理汉传佛教纹样在板式设计中的应用。寻找汉传佛教纹样与板式设计之间的关系,让汉传佛教纹样成为设计的新创意点。从版式设计的发展而言,作为中国传统设计元素重要组成部分的汉传佛教纹样,其意蕴同样适用于现代版式设计,同样适用于传达现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且更容易使受众对版式产生亲和力。基于这些原因,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汉传佛教纹样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引导我们在版式设计中对于汉传佛教纹样的运用,使汉传佛教纹样在现代设计中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
提升喀左紫砂艺术产业价值——柴烧紫砂艺术探究
-
作者:
金爱英
林松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砂产业价值
柴烧
-
描述:
喀左紫砂矿产资源丰富,近些年来紫砂艺术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艺术产业价值的提升绝不能仅仅依靠资源,因此,喀左紫砂艺术产业的发展要从人才培养、市场培养、文化培养、创新意识培养等诸多方面寻找自己的出路。从工艺角度上思考,柴烧紫砂工艺的艺术独特性可以为喀左紫砂艺术的发展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
现代柴烧之美
-
作者:
关涛
孔佳良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过程美
传统与创新
现代柴烧
-
描述:
当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压得人们喘不过气的时候,人们开始探寻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回归到自然、质朴的生活状态,而柴烧恰恰是一种回归心灵的艺术。柴烧是一种古法陶瓷烧成技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了几千年,直到21世纪烧成方式的改变,柴烧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着现代的审美方式发生转变以及在新的艺术思潮的冲击下,柴烧已经不是单一的烧成工艺,经过去芜存菁的透彻洗礼,现代柴烧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美学神经。
-
提升喀左紫砂艺术产业价值
-
作者:
金爱英
林松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过程美
传统与创新
现代柴烧
-
描述:
喀左紫砂矿产资源丰富,近些年来紫砂艺术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然而艺术产业价值的提升绝不能仅仅依靠资源,因此,喀左紫砂艺术产业的发展要从人才培养、市场培养、文化培养、创新意识培养等诸多方面寻找自己的出路。从工艺角度上思考,柴烧紫砂工艺的艺术独特性可以为喀左紫砂艺术的发展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
美色清华——民国粉彩时装人物瓷绘(1912—1929)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国
时装
清华
人物
女性服饰
现代审美意识
粉彩
中国瓷器
-
描述:
“粉彩时装人物瓷器”是中国瓷器绘画由传统转向现代审美意识的标志,瓷画艺术家将目光瞄准时代最前沿,描绘了颇具时代气息的女性服饰装扮,记录了国门初开、新旧交替时期东方诗情和西式浪漫碰撞和融合下人物与时装的变迁史,时代意义突出。
-
油彩里的『中国气象』—徐里油画的『民族化』探索辑评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气象
中国文联
油画家
“民族化”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艺术委员会
美术创作
组委会办公室
中国油画
-
描述:
徐里,1961年生。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办公室兼创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守望中的乡土——解读郑艺
-
作者:
邓珂
来源:
艺术品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美术学院教授
画院副院长
艺委会委员
鲁迅美术学院
九六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郑艺
油画系
-
描述:
郑艺,一九六一年生于哈尔滨。一九八五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哈尔滨画院副院长、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哈尔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油画艺委会主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绘画系主任,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艺委会委员。